*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即使未被貓抓,也可通過接觸貓的糞便或唾液而患病,特别是1歲以内的小貓為本病的主要傳染源。雖然貓抓病的局部病變一般為自限性,但全身播散時可出現危及生命的并發症。
一名9歲女孩被貓抓傷後,出現了不明原因的反複發熱,在當地醫院治療了一個月,仍無法控制病情。醫生甚至一度懷疑女孩患上了惡性腫瘤。最終,這名女孩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被确診為貓抓病。
這個病例近日在線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Emerging Microbes&Infections》上,該研究來自于上海兒童醫學中心感染科曹清教授團隊和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袁聰俐研究員團隊。作者認為,這是一例極不尋常的貓抓病病例。
顧名思義,貓抓病是被貓抓或舔、咬後引起的,它是因漢賽巴爾通體(一種革蘭陰性菌)感染導緻的人獸共患疾病。通常認為,貓抓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不經治療也可以自行恢複,但病程較長,因此醫生仍建議進行抗感染治療,一是縮短病程,二是降低發生全身性疾病或遠期後遺症的風險。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常見動物緻傷診療規範2021版》中,将局部淋巴結腫大認定為貓抓病的典型特征,貓抓病潛伏期為3-10日,傷口皮膚通常從水泡發展到紅斑,再發展到丘疹、膿瘡、潰瘍等急性炎症反應,常伴有發熱。
但《規範》也提示:雖然貓抓病的局部病變一般為自限性,但全身播散時可出現危及生命的并發症。
一個特殊的貓抓病例
本文開頭所提到的這名女孩,因不明原因的發熱入院治療,論文稱,女孩反複發燒39-40℃,每天3-4次,除了發熱,沒有報告任何其它症狀,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個月。
通過體格檢查發現,女孩肝脾腫大,左頸部有20mm×0.5 mm區域淋巴結。初步檢測顯示女孩有輕度貧血,C反應蛋白輕度增加(18mg/L),紅細胞沉降率增加(90mm/h),白細胞、鐵蛋白、LDH、免疫功能、肝腎功能均在正常範圍内。血液和骨髓培養對細菌和真菌呈陰性;病毒血清學為陰性,結核病和梅毒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弓形蟲病和其他寄生蟲(并殖吸蟲、囊尾蚴病)的檢測結果也呈陰性。
此外,該女孩沒有免疫缺陷,沒有食用生肉或未經高溫消毒的乳制品曆史,也沒有發現癌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病史。女孩在當地醫院治療時,先是接受了5天靜脈注射頭孢曲松治療,之後又接受了7天美羅培南和利奈唑胺治療,但女孩仍然反複發燒。
當地醫院對患兒進行了MRI掃描,觀察到女孩有全身骨骼異常,因此,當地醫院的醫生懷疑她患有惡性腫瘤。但骨髓抽吸和活檢的結果,都不支持任何惡性疾病的診斷。
後來,女孩又接受了腹部MRI掃描,顯示她肝髒、脾髒和腎髒有不規則結節,腹腔鏡檢查發現肝髒表面有許多小的白色斑片結節,活檢肝髒病變的組織病理學結果顯示有肉芽腫性炎症和局竈性壞死。結合女孩在入院前6個月有被貓抓傷過右臂的病史,醫生懷疑她患的是貓抓病。
在随後對活檢組織的進一步檢測中,發現了漢賽巴通體,并且除此之外,未檢測到其它病原體。确診之後,對女孩進行5天的口服強力黴素治療後,其體溫和C反應蛋白均恢複正常。女孩出院後用強力黴素随訪6周,内髒病變和骨骼異常都明顯好轉。
這個病例的特殊性在于,貓抓病作為一種良性的自限性疾病,免疫功能正常的兒童通常會在數周内自行康複。而這一病例卻表現出全身骨骼病變,論文作者認為這是極不尋常的,因此建議應該将貓抓病納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全身骨病變兒童的鑒别診斷中。
此外,論文認為,巴爾通體感染的治療方法取決于宿主的免疫狀态,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需要延長4—6個月的治療,而且通常需要聯合抗菌治療。而對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兒童,播散性巴爾通體感染的抗生素治療的最佳持續時間尚未确定。大環内酯類、四環素類和利福平在單一或聯合治療中經常使用。一些研究建議對嚴重的播散性貓抓病,應給予至少3個月的聯合治療,如果抗生素使用時間少于3個月,複發率會更高。
貓抓病并不罕見
國内媒體關于貓抓病的報道中常用“罕見”來形容,但檢索資料就會發現,關于貓抓病的新聞報道其實很多。
據《大河報》報道,今年9月,河南信陽一男子持續不明原因發熱長達20餘天,經過發熱多學科門診多位專家會診,最終被确診為貓抓病。
圖片來源:銳景
今年3月,“西部決策”報道了陝西西安一例貓抓病病例,患者是一名女童,常與貓咪玩耍,後出現發熱、頸部包塊等症狀,在西安市兒童醫院免疫科被确診為貓抓病。
今年7月,《長江日報》報道了一位62歲老人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最高體溫39攝氏度,并伴有頭暈、頭痛症狀,在當地醫院血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血小闆偏低,貧血,血鉀偏高,肝腎功能明顯受損,治療後未見明顯好轉,後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被确診為貓抓病。醫生詢問病史得知,這位老人發病前曾被流浪貓抓傷過。
2015年,《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發表的《北京市寵物貓和流浪貓巴爾通體感染狀況調查》顯示,北京市寵物貓和流浪貓中巴爾通體感染率(血清抗體陽性率為39.4%)較高,且均為對人緻病的漢賽巴爾通體,需做好寵物貓的防蚤除蚤、流浪貓的管理來預防人類感染。
因為貓抓病的首發症狀多樣,因此患者會散見于多科室中,且容易誤診漏診。發表于《亞洲兒科病例研究》的《貓抓病7例臨床分析》一文對7例患者首診科室進行統計發現:血液腫瘤科2例,乳甲外科2例,關節外科1例,耳鼻喉科1例,日間手術病房1例。7例患者入院疑診淋巴瘤或淋巴結核或轉移癌2例,淋巴瘤1例,淋巴結炎1例,颌下腺混合瘤1例,腋下腫物查因2例。
2021年,《中華眼底病雜志》發表了《以葡萄膜炎為首發症狀的貓抓病一例》的病例報告。
該病例是一名12歲女孩,在當地被診斷為雙眼結膜炎,并給予眼局部抗感染治療,但雙眼眼紅仍反複發作,并出現視物模糊,伴上呼吸道感染及發熱。4個月後,女孩被送到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治療,醫生詢問病史發現,女孩在發病前喜歡與小區内流浪貓玩耍,但沒有抓傷史。結合患者的症狀、體征及治療史,醫生懷疑是貓抓病,采集患兒血清送檢,結果顯示漢塞巴通體陽性。最終被診斷為:貓抓病、雙眼葡萄膜炎、雙眼繼發性高眼壓。
《常見動物緻傷診療規範2021版》也描述了貓抓病的眼部症狀:貓抓病的眼部損壞包括Parinaud眼腺綜合征、視神經網膜炎、視神經乳頭炎、視神經炎等,其中Parinaud眼腺綜合征特征為耳前、下颌下或頸部淋巴結的壓痛性局部淋巴結腫大,伴結膜、眼睑或鄰近皮膚表面感染。
《貓抓病7例臨床分析》一文中援引資料介紹,貓爪病最早由法國兒科醫生Rober Debre于1931年首次描述,認為該病與貓抓傷密切相關,1950年被命名為貓抓病(CSD),但最新研究表明,即使未被貓抓,也可通過接觸貓的糞便或唾液而患病,特别是1歲以内的小貓為本病的主要傳染源。
在中國疾控中心對傳染病的分類名單中,沒有單獨的“貓抓病”條目。中國目前的法定報告傳染病分為甲、乙、丙3類,共40種。此外,還包括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和按照甲類管理開展應急監測報告的其他傳染病。而在“其它”分類中有“人獸共患病”條目。
中國台灣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發布的關于貓抓病的專刊中也稱,貓抓病通常不嚴重,多數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在2—3個月内,不給藥物也能恢複。如果症狀引起困擾,可考慮進行5天的抗生素治療,所有免疫缺陷患者(癌症患者、器官移植患者、艾滋病毒攜帶者或患者等),都應接受1—3個月的治療。
在預防貓抓病方面,對寵物貓最主要的預防方式是控制蚤類,維持飼養環境的清潔,限制寵物外出以隔絕病原。要避免被貓(尤其是幼貓或流浪貓)抓或咬,如被抓咬,應使用流動清水及肥皂徹底清洗傷口,嚴重者需立即就醫。避免被貓舔傷口。定期帶寵物貓到醫院體檢。接觸、清理貓糞便要用肥皂徹底洗手。
上述措施也适用于預防狂犬病、弓形蟲感染及貓口腔内其它細菌的感染。免疫功能不全者也能養貓,隻是需要更加注意以上防護措施,以避免感染。
本文來源:醫學界
本文作者:田棟梁
責任編輯:向宇
你想看的兒科臨床知識
醫生站App都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