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騰騰臘八粥傳承冬日溫暖?臘八粥滋味長,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熱騰騰臘八粥傳承冬日溫暖?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臘八粥
滋味長
農曆十二月初八,俗稱臘日、臘八節。
“臘”原是一種年末祭祀百神的儀式,自秦代始,農曆十二月被定為“臘月”。
南北朝時将“臘日”定為十二月初八,并作為“年節”來過。
清末徐珂編撰《清稗類鈔》說,“臘八粥,始于宋,十二月初八,東京諸大寺以七寶五
味和糯米而煮成粥,相沿至今。”據此可知,民間大衆意義上的臘八節,在北宋興起,且于東京尤盛。後漸變為民間重大節日,因其祀神、悅人,成為除瘟避禍的大衆食粥風俗。
臘八粥也叫五味粥,其烹煮之法,宋代周密在《武林舊事》中有言:“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子等作粥,謂之臘八粥。”至今,我國不少地方還保留吃臘八粥的習俗,不過用料已不止五味、七味,花生仁、核桃仁、蓮子、紅米、薏米、紅豆、綠豆、黃豆、白果、桂圓、桂花、青紅絲等等,皆可入粥。因地域不同,粥的風味各異,如淮山的薏米粥、黑龍江的小黃米粥、杭州的藕粥等等。剛熬好的臘八粥,之中有糯米、花生、核桃、蓮子、芝麻、紅棗等等,其食味令人胃口大開,吃後身上熱乎乎的。
在生命的寒夜裡,不少人喜歡把慈悲送給過路窮人,于是暖身的臘八粥變成很多困苦潦倒者永遠的記憶。北風曾吹過苦楝樹的枝桠,但陰雲擋不住臘八粥的清香。可有一位摯友,她家吃的臘八粥卻叫“一珍飯”,也就是一鍋粥全用“玉米粒”煮。她覺得,那一顆顆煮熟的玉米,溜圓、金黃,形似珍珠,比八珍米果有過之而無不及。她先把棒子上的玉米剝成一粒一粒,再放到石頭碓窩裡用石碓錘去皮,一下一下搗,實現米粒與皮的分離。到臘八節這天,将這些脫皮的玉米放在爐火上長時間煮,煮熟後的玉米粒像爆後翻卷的花紋,甜稠、飽滿、圓潤。她在粥裡加點兒鹽,一碗碗金黃鮮亮的珍珠米堆在碗裡,香氣缭繞,這獨特的臘八粥照得屋子鮮亮異常。
小時候的我,對臘八粥總是滿懷期待。這一天,雖說天寒地凍、滴水成冰,但氤氲着熱氣的心情遠勝過寒冷。我曾親眼見過母親做臘八粥的過程。頭天晚上,母親先将白雲豆、紅小豆用瓷盆泡上,給紅棗去核、栗子剝殼,所需糯米、大黃米、花生、葡萄幹等一一擺在案上。臘八節那天,天還未亮,母親第一個起床挑旺爐火,先将一大鍋水煮沸,然後放入泡好的白雲豆、紅小豆,之後放入花生、紅棗、栗子,最後再将淘好的糯米、大黃米、葡萄幹、豆腐等放進鍋裡煮上一段時間,再改用小火慢煮。前後要用一個多小時,母親怕粘鍋糊底,總是不停地攪動鍋裡的粥。
臘八粥,可不單在臘八這天吃,若在冬日裡常食,也有助于身體滋養。古人不但用臘八粥作病後調養,還常以其為治病良方。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列出有50多種粥的制作方法與适用情況,因配料不同,功效各異。如糯米百合粥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粳米蓮子粥強志補中,聰明耳目;小米紅棗粥滋腎補虛,健脾養肝等等。現在做“臘八粥”,配料多達幾十種,色、香、味俱全,營養價值極高,實為粥中上品。如今,臘八粥首要功效禦寒保暖并不搶眼,倒是健脾、開胃、補氣、安神、清心、養血大受重視;次之怡人感官仍是一脈相承,色澤美觀、香味濃郁的臘八粥,成為冬令寵愛必當仁不讓。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付秀宏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現為北京《絕妙小小說》執行主編
編輯:毛夢囡
終審:尹宏群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公衆号ID:kepuing>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