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13日,馬英九在台北東吳大學發表演講。他指出,中國人使用南海在漢朝以前就開始了,而且鄭和出去的陣仗是2萬8千人、幾百艘船出去,在那個年代,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國家有這個力量。
據中評社14日報道,馬英九演講吸引近150位學生到場聆聽,馬英九講到南海時,提到中國人經營南海的時間不但遠早于世界上其他國家,尤其“鄭和下西洋”的成就令西方歎為觀止。
馬英九指出,中國人使用南海在漢朝以前就開始了,當時去歐洲必經南海,南海被叫做“漲海”,因為以前中國人深信該海域的海底有很深的洞,海浪一旦下去後會進到洞裡,畢竟那時期海洋知識非常有限,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國人活動的範圍。
馬英九 圖中評社
馬英九說,明朝永樂三年有“鄭和下西洋”,其實不是“西洋”而是“南洋”,現在講好像沒什麼,其實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2003年時全世界有一個“紀念鄭和下南洋600年”的活動,因為當年是十分不可思議的事。
“鄭和當年不是像現在一樣随便弄個船就出海了,當時船上沒冰箱,出海一次好幾個月吃的要怎麼辦?所以要帶着活的豬羊雞上船,有一艘專門放家畜,鄭和出去的陣仗是2萬8千人、幾百艘船出去,在那個年代,全世界沒有第二個國家有這個力量。”
他表示,鄭和出去時是1403年,但哥倫布出發時是1493年,不但很晚,哥倫布的船隻有鄭和旗艦的5分之一,所以西方人看到鄭洋的出海陣仗,既驚訝也崇拜。有位英國海軍将領曾說,如果鄭和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非洲索馬裡附近海域,再往下、往南走越過好望角向西就會到西印度群島,到了之後,發現美洲的就會是鄭和了,如果真的成為事實,現在的“紐約時報”會用中文出版了。說完台下一陣笑聲。
馬英九指出,鄭和在世界航海史的地位比大航海時代那些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人還強很多,可是後來都被隐藏起來了,因為中國的土地實在太大了,根本沒有動力要往海上發展,陸上的東西都吃不完了,如果去馬來西亞馬六甲這地方,看到展覽的鄭和遺迹,真會令人歎為觀止。
馬英九說,馬六甲原本是個國家,鄭和去了之後,把該國國王帶回來進貢,然後給他很多好東西,當時是14、15世紀,大航海時代還沒開始,中國人在海洋上的發展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但到了18、19世紀,歐洲人有工業革命基礎,船比較好以船堅炮利到南海,所以南海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法國人占領,後來是日本人,二戰時還是戰場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