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荟是特别受歡迎的室内盆栽多肉植物,它有着非常獨特的外觀,葉子上雖然有很多軟刺,但卻不是很紮手,它有着非常獨特的外觀,且藥用價值比較高,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而我之所以比較喜歡在家裡養蘆荟,就是因為它的葉子可以治療輕度的燒傷和燙傷,就比如我不小心燙傷手,用大量清水沖洗後,就可以摘下一片蘆荟的葉子,将葉片裡的凝膠取出來,均勻地塗抹在輕度燙傷的地方,就可以很好地緩解燙傷,還可以避免殘留疤痕。(當然這個方法因人而異,皮膚敏感的人要慎用)
有朋友問我,為什麼自己的盆栽蘆荟養的好好的,葉片就變成紅色了。
大部分的蘆荟是喜歡陽光充足的環境的,它的葉子變紅其實也是為了适應環境,由于低溫澆水過多、曬傷、肥料過多或根部過度擁擠等情況,都會導緻葉子變成紅色。
總的來說,蘆荟的葉子變紅就是由下面這些原因引起的。
1、适應較強的光照
蘆荟是一種非常耐曬、耐熱的多肉植物,隻要避免夏季過度暴曬,特别是在夏天下午的時候,其他季節都可以多給光照,才能長得更加健壯,還有機會促進開花,但如果光照過度強烈,就容易導緻葉子變成紅色。
這個時候蘆荟的葉子變成紅色,實際上就是為了在葉面産生一層防曬霜,就是為了避免葉子被曬傷,當然因為陽光過多導緻葉子變紅,蘆荟想要恢複翠綠的狀态,就可以将它搬到陽光沒那麼強烈的地方。
2、環境的變化導緻紅葉
如果環境突然的改變,就比如溫度突然降低,早上和夜晚有較強的溫差,也是比較容易導緻黃葉的,而我們養護多肉植物的時候,想要讓葉子上色,通常就是有較大的溫差,且比較低的溫度,充足的光照,葉子就比較容易變色了。
而蘆荟的葉子在環境突然的改變下,就容易由綠色變成紅色,這些都是正常的狀況,但要避免溫度過低,最低養護溫度要保持在7度以上,要避免土壤過度潮濕,這樣才能将盆栽蘆荟養得更好。
3、夏天葉子變紅
蘆荟的葉子在夏天的時候會變成紅色或棕色,而到了秋冬季節,光照變少,也有可能會變成綠色,這些都是屬于正常的現象。
蘆荟的葉子被曬傷後,就會出現一些棕色的斑點,葉子會蜷縮枯萎,葉子還會變幹,這個時候就要減少光照了。
如果長期将蘆荟盆栽養在室内,沒有陽光照射,蘆荟的葉子會很快由紅色變成綠色。如果光照過少,還容易導緻蘆荟的葉子變得暗淡,還會導緻植株徒長。
蘆荟葉子變紅的不健康原因:
1、澆水不當
養護盆栽蘆荟的時候,一定要避免澆水過多,就容易導緻葉子和根部腐爛,如果土壤長期潮濕或積水,或葉心積水,都會導緻葉子變成紅褐色的狀态,這種狀态的蘆荟肯定就是不健康的,且很難挽救回來,特别是葉心或根部腐爛,就需要及時将蘆荟拔起來,清除爛根和爛葉,檢查一下根莖是否還健康,
如果爛根的狀況不太嚴重,就需要将爛根、爛葉切除,根莖底部浸泡殺菌溶液,放在通風處晾幹傷口,過了5天之後再重新水培生根,将根莖底部一厘米左右浸泡在水中,每隔一兩天換一次清水,大概兩三周左右就可以長出新的根系。
每一次給盆栽蘆荟澆水前,都要确保盆土已經完全幹了,再給它補充水分,要避免土壤經常濕潤,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或光照不足的室内環境。盆土缺水并不會導緻蘆荟挂掉,一般隻會導緻葉子蜷縮或葉尖幹枯,及時澆透水,蘆荟又能如何恢複健康的狀态,反而是水多時,蘆荟的狀況就頻出。
2、土壤的酸堿性
養護盆栽蘆荟要使用中性土壤,避免土壤偏堿或酸性過強,土壤的排水性也要好,這樣可以保證蘆荟的根部長得更好,可以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土質要保持疏松,可以養空氣更好地在土壤中循環,如果根部經常濕潤,或盆土闆結,對蘆荟的生長是影響非常大的。
3、肥力過多
不會對肥料的需求是比較少的,它的根部主要是用來吸收水分的,過多的肥料很容易導緻肥傷。
肥力過多也有可能會導緻蘆荟的葉子變紅,葉子尖端變幹,葉面變成紅棕色,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換盆,或用大量的清水沖洗盆土,之後及時晾幹盆土。
給室内盆栽蘆荟施肥的時候,施肥的濃度一定要低,施肥的頻率要少,室内盆栽蘆荟施肥的時候,濃度是平常的1/4就可以了,在春夏季節,可以每隔4~6周補充一次薄肥,秋末天氣變冷之後就要停止施肥了。
4、其他狀況導緻紅葉
還有很多情況會導緻蘆荟的葉子變紅,就比如土壤過度偏堿,土壤中有過多的鹽堿物質沉積,就容易導緻葉子邊緣,或葉子尖端變成褐色或紅色,這個時候一定要及時将盆土表面的土壤清除幹淨,及時用清水沖洗盆土,在春暖後可以及時進行換盆。
栽種盆栽蘆荟的時候,不要用太大的花盆,花盆太大容易導緻土壤殘留過多水分,容易導緻爛根。
總結:
蘆荟的葉子變成紅色或紅紫色,通常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特别是在極端低溫的情況下,蘆荟的葉子容易變紅,大部分的蘆荟都喜歡生長在溫暖幹燥的環境下,溫度在13~27度之間最佳,如果溫度降到10度以下,就需要及時搬到室内。
秋末的時候,如果蘆荟的葉子開始變紅,溫度較低,就是要及時将蘆荟盆栽搬到室内養護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