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張家的孩子,昨天中風拉醫院去了!”
“哈,人不才37歲麼?是不是中了什麼邪了!?”
中風,一直是大家比較害怕的事,救治及時,頂多留點後遺症。不及時,比較嚴重了,人說沒就沒了。
不隻是我們的中老年人害怕這事,上面的對話是真實的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三十多,甚至二十多,就出現了這些意外。
這人是真的中邪了麼?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心腦血管意外————中風的事:
面癱、半身不遂,中風什麼情況?相信大家多少都了解過中風: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語不利。
像是西醫講的腦血管問題: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血栓、腦栓塞出現以上主症,可參考調治。
主要的病因病機在于:
當然我們要分輕重,分中腑髒、中經絡,中腑髒,危重,需及時搶救,中經絡較輕,但不能掉以輕心,以防變化。
常常中風會留有後遺症,就像是我們說的嘴歪、舌頭歪,嘴巴不利索等。
說到這大家對中風有個簡單的認知了,接下來講講肝腎虧虛型————中風是怎麼個調治法:
之前有這麼個患者,就叫他老劉吧,56歲,什麼問題?看診的兩個月前跟别人吵架氣的坐地上了,完了身體就出問題了,左側不遂,左手腫脹,說話不利索,舌頭僵硬。
一查:頭部CT示右側基底節梗死竈。
刻診:脈沉細緩,舌淡、色黯,左側半身不遂,伴左手腫脹,言語遲澀,沒胃口、神疲體乏、二便正常。
發病時左側不遂,舌頭僵硬,口齒不清,并無神志問題,診為中風中經絡。
發病無發熱惡寒、關節酸痛,排除真中風,是為類中風。
他是吵了架之後出現的問題,半身不仁不用,左手腫脹,上下肢疼痛,考慮肝郁氣滞、痰瘀阻絡證。
已有2月,吃不下飯、神疲體乏,痰瘀阻絡時間久了,損耗了氣血,脾氣也虧虛了,舌象脈象也剛好應證。
氣血虧虛,瘀阻脈絡,當以益氣養血、祛瘀通絡,取補陽還五湯加減
當歸、赤芍、生地黃、川芎、桃仁、紅花、清半夏、橘紅、桑枝、地龍、黃芪、牛膝
啥是補陽還五湯?黃芪、當歸、赤芍、地龍、川芎、桃仁、紅花。
能補氣、活血通絡,是清代名醫王清任治療中風後半身不遂的著名方劑。關于這個方劑還有一個小故事:
相傳,嘉慶年間,有個軍機大臣也是中風之後半身不遂,說話不利索,嘴角流口水,小便失禁,方法找遍了,找到了王清任先生。
人家來了肯定要問啊,為啥之前開的方不管用?一看,當歸活絡通經、赤芍川芎利血活血,紅花和桃仁活血祛瘀,地龍破瘀通絡,确實是一個活血通絡的方劑,但是缺少一味君藥。
王清任先生說:人體五髒皆依氣血運行,氣血沒毛病人體自然正常,中風後遺症,多因氣虛,無力推動血行,氣滞血瘀,自然會出現這些問題,缺一味動力————黃芪,補陽動力重用黃芪,氣行血暢,人體方可複原。
人體陽氣有十成,左右各五,少一側則廢,喪失五成,所以旨在補還五成的陽氣,所以叫補陽還五湯。
生地黃、川牛膝、桑枝滋補肝腎,生津潤腸,養血補血,逐瘀通經,橘紅、清半夏理氣寬中、燥濕化痰。
由此,前後數月調治,他已經能幹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了。
當然了,也是要注意生活,本身就是吵架出的意外,雖說人挺過來了,還是要時刻注意,免得重蹈覆轍,這不是打遊戲,生命隻有一次。
注意:本文配伍僅供參考,調治主張一人一方,可以給大家調方,但是沒有通用的量,請勿盲目使用。
如果對大家有幫助,建議分享出去讓更多的朋友受益。
我是@心血管範立華主任關注我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中醫##健康##養生##中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