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學者了解的西餐禮儀最全介紹:
很多打算出國做訪問學者的人士關注的問題在國外生活,西餐禮儀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基本禮儀
餐具擺放:正式場合的西餐餐具正式擺放,首先是在距離桌邊一英寸的位置擺放餐盤,盤子上會有沙拉盤、餐巾和座位牌。
刀叉使用:餐盤左側放兩把叉、較短的色拉叉、較長的是主餐叉,注意:菜品不同,所使用的叉子也不同,餐盤右側放兩把刀和兩把勺,從靠近餐盤一側開始,依次是主餐刀、色拉刀、茶匙和湯匙;正前方蛋糕叉、甜點勺,餐盤左前方是黃油盤和黃油刀,用來吃餐包。
注意:餐包不用刀來切 而是用手撕,黃油也不是用黃油刀切成小塊放在面包上,而是在黃油上輕輕挂下一層塗抹在面包上,面包也可直接蘸橄榄油吃,另外吃餐包的時間也有講究,不宜在餐前吃,那樣看起來你很餓,也不宜在餐後吃,那樣看起來你沒吃飽,而應該在每道菜更叠的過程中吃。
酒杯:餐盤右前方是酒杯,依次是喝水的水杯、紅酒杯、白酒杯和香槟杯,水杯用于換酒換菜時漱口,香槟杯又叫起泡酒杯,高瘦的杯型方便大家觀賞上升的氣泡,另有咖啡杯和墊盤會在上甜品時呈上。
餐巾:餐巾是放在大腿上,如果離開餐桌,把餐巾取下來放到椅子上,并把椅子推向餐桌,用餐結束時,把餐巾從中間拿起來,放在餐桌盤子的左側。
咀嚼:咀嚼東西的時候,嘴巴要閉緊,嘴裡有食物的時候,千萬不要開口說話,要保持細嚼慢咽的姿勢。
坐姿:坐立要直,不要将胳膊肘支在餐桌上。
物品擺放:女用手提包和男用手提箱不能放在餐桌上,鑰匙、帽子、眼鏡都不要放桌上,總之,和用餐無關的東西都不要放餐桌上。
二、點菜禮儀
順序:餐前酒,頭盤、湯、副菜、主菜、沙拉、甜品,這些就是我們一般去吃西餐的上菜順序,通常不是一起上,而是按照順序 吃完一道 撤下來 換下一道。
主菜:一般為海鮮、肉類、意大利面,主菜的肉顔色深,叫紅肉。
副菜:一般包括魚類、貝類、軟動物類、副菜的肉顔色較淺,叫白菜。
餐前酒和小食:餐前酒是一餐開始的标志,會和小食搭配在一起,吃小食的時候不宜用叉子,直接用手拿就好。
頭盤和湯類:頭盤分冷頭盤和熱頭盤一般有開胃沙拉、鵝肝醬、魚子醬、焗蝸牛;同時湯類也可以算作前菜進食,可以分為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四類。喝湯時用勺子從内向外或從外向内舀湯,不宜盛滿,要湯匙接近嘴而不是用嘴接近湯匙,喝湯底要端起。
甜品:甜品要注意叉子叉硬食物,勺子舀軟食物。
訪問學者了解的西餐禮儀最全介紹:
三、就餐禮儀
入座: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要碰到餐桌的位置站直,領位者為把椅子推進來,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桌上,與餐桌的距離以便用餐為最佳,餐台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擺弄,餐巾對折放在膝上。
刀叉:從外側往内取用刀叉、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将其切成小塊,用叉子送入口中,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着刀叉,無需放下,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要将刀叉一個放盤子上,一個放桌上。
喝湯: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喝湯時用湯勺從裡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将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盡即可。
吃肉:吃魚肉等帶刺帶骨的食物,不要把刺和骨吐到桌上,用餐巾捂嘴吐在叉上放入盤内,如盤内剩餘少量菜肴時,因用小塊面包和叉子相助而食。
咖啡:喝咖啡時,如願填加奶糖,用小勺攪拌均勻,将小勺放在咖啡的點墊碟上,喝時直接用嘴,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的舀。
水果:吃水果時,不要用嘴去咬,應用水果刀切成四瓣,再用小刀去核、皮,用叉子叉着吃。
面包:吃面包不可蘸調味汁吃到調味汁都不剩,這是對廚師的不禮貌,要用叉子叉住已撕成小塊的面包,再蘸一點調味汁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