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下角的曾阿姨發現天台出現類似蜈蚣的蟲子,一開始大家都沒有太在意。可誰知一個月後,這些蟲子不但沒有滅絕,而且還越來越多,形成不小的規模,可把住戶們吓壞了。
(視頻來源:惠州電視台《第一直播室》)
曾阿姨所說的蟲子↓
曾阿姨說,這些蟲子早在一個月前就出現在天台上,因為當時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藏在隔熱層下面,抱着眼不見為淨的态度,大家沒有過多理會。可誰曾想到,現今蟲子不僅越長越大,而且還經常不安份,時不時跑到居民家裡,十分招人煩。
查閱資料發現,這些蟲子雖然長得像蜈蚣,但它的名字其實叫:草鞋蟲。
蚰蜒(草鞋蟲),這種昆蟲體短而微扁,棕黃色,全身分十五節,觸角長。栖息房屋内外陰濕處。蚰蜒的形态結構與蜈蚣很相似,蚰蜒爪的頂端有毒腺開口,能分泌毒液,觸及人體皮膚後即可緻局部疱疹,令人刺痛難受。蚰蜒俗稱“錢串子”,古時稱“草鞋蟲”,有的地方稱“香油蟲”。
夏季家居要防以下這些蚊蟲
△ 蚊子
幾乎沒人能逃過蚊子的襲擊,嗡嗡叫的蚊子叮咬皮膚時會分泌唾液,引起局部紅腫、癢痛,甚至會因此感染登革熱、瘧疾、腦炎等疾病。
應對:如今,市面上防蚊的産品有很多,可以選擇安全、合适的品牌産品。若是孩子被蚊子叮咬,可以在傷口塗抹堿性的肥皂水,鹽水塗抹沖洗效果也不錯,都能減輕紅腫緩解癢痛不适。當然,也可以在藥房或醫院買一些專門的藥水或中藥制劑。
△ 跳蚤
這是一種寄生在人和動物體表的蟲子,生活中往往出現在寵物身上。一旦糾纏上人,往往會躲藏在腰部、頭發上,吸食人血,可引發季節性濕疹。被它叮咬後,傷口會出現紅疹子,紅腫癢痛持續時間長,大概7—15天才會消退。
應對:若家有寵物,一定要做好衛生工作,寵物長久“駐紮”的地方可用殺蟲劑進行清理,避免讓孩子和它過于親密接觸。小區裡寵物常出沒的地方,以及車庫等公共區域也是危險地帶。
△ 螨蟲
沙發、靠墊、床墊等等,螨蟲簡直無所不在,在溫暖潮濕的夏季更易滋生,會對人體的皮膚、呼吸道産生一定刺激。一旦被螨蟲叮咬,易引起炎症,傷口出現米粒或黃豆粒大小的丘疹、斑疹等。
應對:想要消滅螨蟲,家居環境要注意通風換氣,保持幹燥、沙發套、被罩等床上用品要勤洗勤換,被褥、草席要勤曬。不小心被叮咬後,可服用抗組胺藥,塗抹解毒搽劑,若繼發感染需考慮使用抗生素。
夏季外出不可忽視的飛蟲
△ 蜜蜂
在暑假,很多家長會帶着孩子去戶外玩。孩子若是不小心招惹了蜜蜂,很可能被它蟄傷。
應對:若是意外發生,家長應盡快用針尖或鑷子将蜂針挑出來,然後擠出蜂毒。再用肥皂水擦洗傷口,塗抹上食醋。若當時條件不允許,可折下一根帶刺植物的刺,再用清水或瓶裝水沖洗傷口,記住千萬用手抓撓。
△ 隐翅蟲
它們喜歡晝伏夜出,長得像螞蟻,體内有毒。一般爬到人體表面沒事,但若其被拍打或壓碎,體内的毒素會沾到皮膚上,引起隐翅蟲皮炎。
應對:在戶外活動時,多注意避免接觸,若是發現它爬在皮膚上,切勿拍或碾壓,應把它彈走。
△ 蜱蟲
每年的4—10月份是這種蟲子的活躍期,去戶外遊玩或在樹林中晨練者是危險人群。它們身上攜帶着病原體,可引發疾病,喜歡吸食人血。人被咬傷後,通常由7—15天的潛伏期。
應對:大家可以随身攜帶驅蚊水,最好不要在草地上或坐或卧。若發現身上有蜱蟲,萬萬不可直接硬拽,以防其嘴上倒刺身體人體。正确的做法是應先用酒精塗抹,再用鑷子取出,記住不可用手直接觸碰。被咬傷後,最好及時就醫,尤其是出現高燒症狀者。
△ 蜈蚣
人體被這種多腳蟲子咬傷後,毒液會通過傷口進入人體,引起劇烈疼痛、瘙癢,出現發熱、頭痛、嘔吐等情況,甚至陷入昏迷。
應對:最保險的做法是盡快就醫。若情況不允許,那麼應馬上用肥皂水、小蘇打等堿性液體沖洗傷口,以中和酸性毒液,再進行包紮,同時及早就醫。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用碘酒、消毒水處理。
綜合 “東江傳媒網”、育兒百寶箱、網絡
編輯 李雪 邱慧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