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題,我估計稍稍對HiFi有點了解的朋友應該都已經get到是哪個梗了!
4.9元的原道就能觸發老燒的“悔恨之淚”……
get不到也不要緊,看下去就知道了!
說到原道,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它的由來确實就是經典。它的原型是豐達的一款專門用來給各個廠家貼牌用的平頭式耳塞,而後來被森海看上了,并且被冠以MX500的編号。但随着平頭耳塞的日漸式微,如今的耳機大廠已經很少再推平頭耳塞了。反倒是一些DIY性質的小廠卻仍樂此不疲地繼續推出各種“發燒”性質的平頭塞。我之前也曾經入手過包括潛39、天佑HI-Z、愛微翼 和尚、晨光 蜂鷹H1、甚至比較中古的達音科 DN-E10,這些其實都是基于MX500的緻敬産品。
不過真正喚起了大衆對于MX500集體回憶的,還是要數NiceHCK推出的原道。
最近NiceHCK推出了新版本的原道,并且命名為原道無迹,據說主要變化是采用新的透明材質外殼,并且在調音上也進行了優化。
而我到手的是透明寶石紫的版本,結果廠家贈送的中空海綿套愣是很任性地給了草綠色的……
不過沒曾想這麼配搭起來,居然有種EVA裡初号機的感覺來,也算是神來之筆了!
其實MX500一直被“緻敬”,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它确實很經典,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豐達當初的結構專利早已失效了。因此任何一個有能力生産的廠家都可以直接根據MX500的結構來進行複制,正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MX500本身成熟的調音結構,隻要不作死就基本不會死。剩下的無非就是如何在單元、焊線、焊工上下功夫,讓聲音進一步提升而已。
而NiceHCK無疑是當中最出色的,不僅将原道做到了大批量的工業化生産,更重要的是價格也是壓低到别人難以比拟的程度。
就拿新版的原道無迹來說,日常價貌似就9.9元,遇上活動疊加個券之類的,完全可以做到7.9元到手甚至更低。
就這樣的價格,你還能要求什麼,能聽個響就已經很不錯了!
偏偏原道無迹還不隻是聽個響那麼簡單。
當然我不是老燒,也沒有到退燒的年紀,自然也不會觸發我的悔恨之淚。
就平心而論,原道無迹本身單論素質的話,真不算出色,跟同樣大規模工業化生産的Creative創新 AURVANA AIR相比,後者的聲音素質是完勝原道無迹的。
但聽音樂并不是單純聽素質,更多時候還需要音樂韻味對口才行。所以才會有素質塞和味道塞的區别——很顯然原道無迹就是屬于後者。
原道無迹作為作為一款平頭塞,天生就是會漏音的,但也因此會帶來相對寬松、自然的聲音。尤其是跟當下很多封閉式的入耳式耳機相比,平頭塞的聽感雖然不像開放大耳那般開闊,但确實也是具備一定的先天優勢。
正常來說,就算是手機直推也不會出惡聲,但是動圈嘛,當然還是推力大一點會更好。反正我現在日常都是拿它來視頻剪輯時直接插在MBP上用,真要聽歌就是上Audirect Beam 3Pro來推。不過即便如此,你也不要太指望原道無迹來給你呈現什麼複雜的場景,還是老老實實聽聽流行人聲就好了。
特意翻了幾條平頭出來做對比,從左到右分别是愛微翼 和尚 Monk Plus、EarPods無線控版(配iPod Touch的)、原道無迹、拜雅DP100。
原道無迹的整體素質要強于和尚,大體跟EarPods以及DP100持平,低頻在配搭中空海綿套的情況下顯得比較充裕,因此整體氣氛可以完勝EarPods以及DP100。尤其是原道無迹整體聲音的通透感要比較好,而且音染對于人聲的渲染也比較濃郁有味道。所以就聽感來說,原道無迹這7.9元确實是值——因為哪怕是和尚也做不到7.9元,更不用提EarPods和DP100了。
但你要說原道無迹很強?最少在我聽來,是不如被我供在神壇上的大法MDR-E888那麼好聽的,而且後者顯得更加有個性和味道,這也是我入手這些個“MX500”們沒有一個能做到的。
不過如果你隻是為了聽個響,或者偶爾放松想簡簡單單地聽首歌,那麼7.9元的原道無迹絕對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