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個地下水自動監測站,每天6次自動采集、傳輸、存儲地下水數據,無需人工值守,測量精度更高。記者從北京市水文總站了解到,地下水自動監測系統有效提升了首都地下水監測能力,地下水監測信息和分析評價成果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順利舉辦提供了堅實支撐。
去年汛期,受多輪強降雨影響,北京地區地下水位上升明顯。生态改善、地下水源地儲備增加的同時,也會給地鐵等地下工程的建設、運行帶來風險。尤其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舉辦期間,地下水監測工作至關重要。
北京市水文總站地下水監測評價科科長白國營介紹,北京地下水自動監測系統由1241個監測站組成,其中國家級監測站726個,市級監測站515個,實現了國家級、市級監測信息聯動管理。所有地下水監測站全部采用一體化自動監測儀器,各項監測要素信息可實現自動采集、傳輸和存儲。數據上傳至後台後,工作人員還可以在線整編,确保數據質量。
記者注意到,一體化自動監測儀的傳感器埋在水下,另一端連着一個 “微型電腦”,有的是類似手機大小的小方盒,有的外形則像一根棒子,安裝在監測井的井蓋下方,工作人員還在外層罩上了保護罩用于防潮、防護。白國營表示,相比傳統的人工測量地下水水文信息的方式,一體化自動監測儀每天可以采集6次數據,包括水位、水溫、埋深等,時效性更強。同時,穩定性更好,測量出的數據精确度也更高,“自動監測儀的測量誤差一年也就是兩厘米左右,這比人工測量的誤差要小了好幾倍。”白國營說。
據粗略統計,自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以來,北京地下水自動監測系統僅每天固定采集的水位、埋深、水溫等基礎數據已累計多達60餘萬條。截至2022年2月底,北京市水文總站還通過北京地下水監測系統采集到的數據向有關決策部門報送冬奧場館、生态補水等重點區域地下水動态日報、周報、月報等分析成果325份,為京港地鐵公司等多家軌道運營公司提供地下水監測信息及分析評價成果14份,并及時對外發布地下水信息和分析評價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