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剛過,很多朋友放松完開始着手考慮裝修的事情了。知道我在家居行業工作,家裡有親戚朋友準備裝修,總會找我問問,最多的問題就是:選啥風格耐看?
我往往會問親戚:“你家想裝成什麼樣的啊?”
基本上的回答都很模糊,“現代簡約就行”,“要歐式的”,“我喜歡新中式”……
越是這樣簡單的詞彙定義,越是讓人頭疼。反正就是,當下流行什麼,大家就想要什麼。
圖源:Soogif
我當時也這樣,因為不想要過度裝修,所以沒有很多複雜的設計,但又不想讓自己的家太過平平無奇,總得有個風格吧。
于是翻小紅書找靈感,什麼侘寂風、奶油風、極簡風、新法式還有家徒四壁風。
就像買衣服一樣,看着一幅幅美圖,很快就挑花了眼,選擇困難症都犯了。
圖源:Soogif
最困擾我的是,要不要跟風試一下這些爆火的風格呢?
先說結論:跟風有必要,但是……
(本文以風格抛磚引玉,但不僅局限于風格,任何流行的家居相關都涵蓋。)
·【100 篇設計師案例分享】
·【5000套裝修效果圖】
如果都跟着平台去做,那我告訴你,你今天确定這個風格,明天平台的大數據又會給你推送另一種風格。
别盲目跟
如果都跟着平台去做,那我告訴你,你今天确定這個風格,明天平台的大數據又會給你推送另一種風格。
市場化的流行,滿足的是商家
為什麼風格變化如此之快?
這是市場化競争的結果,裝修這麼低頻的事情,商家不引導消費者多改變,我們可能也會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那樣裝好一套房住一輩子。
圖源:網絡
另一方面,生産工藝越來越精進,材料更加多元化。
從以前的木頭雕梁畫柱,到玻璃紅磚水泥,再到現在的鋼鐵、陶瓷、塑料、亞克力……
這麼多材料,随便幾種搭配在一起,就可以塑造出一種風格。
金屬、塑料、布藝各種材料混搭
▼
圖源:網絡
再改變些許配色,順理成章又成了另一種風格,它可以是中式、可以是法式,可以是現代,也可以是複古。
不同風格的奶油風
▼
圖源:小紅書截圖
就和買衣服一樣,還記得曾經的絲綢、的确良,現在的棉麻、真絲、雪紡、牛仔,可以使用的材料越多,衣服的花樣越豐富。
一年四季都會出現好幾個風格,如果我們瘋狂地在後面追,就好像坐上了出租車的燕子,小嶽嶽跑得再快也追不上啊~
圖源:Soogif
透過現象看本質,推崇風格的變化就像拍電視劇,一陣子宮鬥穿越,一陣子犯罪嫌疑、一陣子又仙俠玄幻,最終都離不開資本和商業運作的結果。
拍戲可以什麼熱拍什麼,買衣服可以什麼流行買什麼,但裝修不行,如果裝修敞開了裝,裝修費輕而易舉就會比房子還貴。
那些年流行的神劇
▼
圖源:Soogif
不适合自己,翻車後悔莫及
裝修是一筆實實在在不小的開銷,很多普通家庭傾盡幾代人的财力買一套房,到裝修這步都是有一定預算的。
一些爆火的風格和材料,往往都是高顔值與高價格并存的。
以微水泥為例,好一點的700~1000元/㎡,100平的房子全屋下來沒有個20~30w根本做不下來。
圖源:網絡
如果沒有仔細考量,分配好比例,一味追求美感和品質,前期花錢有多爽,後期錢不夠就有多難受。
曾經有一對兒小夫妻,為了自己喜歡的風格,硬裝部分花超了,結果到買家具時,隻能掙一個月工資買一件家具,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策略。
但如果有房貸和其他支出,每月能夠分給家具的錢也實在不多。
圖源:Soogif
而且一旦翻車,補救很困難。
不翻車幾乎不可能,這一點,無論你是裝修小白還是資深大BOSS都無法杜絕。
就連我們的大獅子,裝修過程也是翻車無數。
從淋浴房、定制櫃到洗手盆台面,再到卧室雙開門,如果不是了解這其中的必然,一般人真容易氣出點毛病來,捂臉~~
想看原視頻的去抖音住範兒哦
▼
圖源:住範兒獅子的新家
隻有少數人,需要極緻風格化
我們在小紅書上看到的這個那個風格,一部分是裝修博主為了展示自己的個性,或是給品牌代言才做的。
還有一部分是設計公司、裝修公司給大家安利的樣闆間,尤其是一鏡到底、沉浸式回家那些,都是此類。
圖源:小紅書截圖
作為一般家庭,這些東西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們,日子是過給自己的,不是在平台天天展示的。
那種極緻的風格化的東西,隻适合少數的個性非常鮮明的人。
比如明星的家,肯定和一般人是不一樣的,人家是找專業設計師,把想法一步步用裝修材料和建築結合到一起,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這個幾乎不計成本或者預算超級充足。
前幾天,金·卡戴珊豪擲5億買了海邊豪宅,她之前那套1.4億侘寂風的豪宅大家已經見識過了,這套内飾還沒有被曝光,但可想而知,隻會比那套更豪。
1.4億豪宅極簡風内飾
▼
圖源:網絡
5億豪宅外部
▼
圖源:網絡
考驗審美和功力
任何一種風格,都有它的來曆,很多風格甚至與文化變遷相關,伴随着社會不同時期發展演化而來。
如美式、法式、意式與歐式風格之間,他們都來自西方國家,不像中式與西式那樣容易區分。
它們幾乎起源于相似的文化,之間的細微差别也是在表現手法上有不同而已,有的粗犷,有的細膩。
上邊法式,下邊意式,傻傻分不清
▼
圖源:網絡
裝修公司和設計師,如果對某種風格沒有深入得研究,學到的也隻是皮毛,最後照葫蘆畫瓢,做出來的東西不倫不類。
要想做到好看又适合大多數家庭,非常考驗設計者的審美能力。
國内的意式,有樣闆間那味兒了
▼
圖源:網絡
但誰讓咱是有個性的年輕人呢,千篇一律的家總感覺少了靈魂,這個風還得非跟不可。
拿來主義要會“拿”
任何風格應用到我們家裡,都是一種“拿來主義”,拿也要有方法、講策略,絕對不是上網搜幾張美圖就可以交給工長施工了。
圖源:網絡
跟大趨勢,不追小潮流
衆多風格和新穎的材料沖擊着我們的眼球,要不要學,要怎麼學,要不要買,要買哪種?
我的建議是跟住大趨勢,經過很多人的經驗驗證過,這個東西翻車幾率小,市場、施工工藝以及售後服務體系等都更加成熟,我們就可以跟,而且盡量必須跟。
比如瓷磚、地闆通鋪就是比分區效果更好,不需要處理兩種材質的收口問題,也更具整體性。
比如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家做複雜的吊頂了,它積灰、壓低層高這已經是不争的事實,中國住宅的層高又沒有優勢,我們照做就好啦~
圖源:住範兒自攝
什麼樣的要學會冷靜對待?一些看上去很傳奇,還沒有過多在市場上,經過實際驗證過的小潮流,一定要慎重。
比如馬賽克瓷磚、蒂凡尼玻璃很好看,但是用不好就容易翻車,裝不好就像上世紀80年代的廁所。
比如工業風、侘寂風、極繁、孟菲斯等風格,喜歡溫馨的家不要選前兩個,過于冰冷;喜歡簡單的不要選後兩個,過于豔麗、繁複。
值得誇贊的是,下圖兩位設計師都通過色彩和其他溫潤質感的材料搭配,降低了冰冷感。
上工業風,下侘寂風
▼
圖源:左網絡,右設計師劉暢
上孟菲斯,下極繁
▼
圖源:網絡
跟生活化設計,不跟元素堆砌
不管怎麼樣,家是服務人服務于生活的,脫離了生活化的設計,即使它再好看,再高級,我們做決定前也得掂量掂量。
不要為了做而做。
喜歡一種風格就完全照搬,就和考試抄人家的卷子把名字都抄上一樣。
除風格外,任何一切流行的元素、産品,盡可能把他們都日常化、生活化,帶入入住後的真實生活情境,來判斷這個東西是否需要。
圖源:網絡
假設人家一家5口,一日三餐都自己做飯,我家就自己一個人,十天有八天要點外賣。
即使洗碗機再方便,我也不至于要把十天半個月的碗筷都攢一起,就為了體驗高科技帶給我的便利性吧。
甲之蜜糖乙之未必砒霜,但可能很雞肋。
圖源:住範兒自攝
軟裝多跟,硬裝少學
軟裝很容易出彩,不喜歡了換起來也容易,一套窗簾、一組家具、一些個性化的裝飾品變化,就改變了一個家的面貌。
如非特别喜愛,硬裝盡可能低調一點。
如果要做到軟硬高度統一,達到極緻,那就做好兩個心理準備:
一個是花錢别手軟,另一個是做好接受它并且和它一直生活十年的準備。
想象一下,十年前你特别喜歡的東西,十年後還依然喜歡嗎?
澳大利亞設計師
Nina Maya Skrzyns 的作品
硬裝很簡潔,僅憑軟裝就很高級
▼
圖源:網絡
不被定義,跟出個性
家是一個很抽象的詞,沒有具體的定義可以給它,所以我們的家,也不需要輕易被跟風所定義。
先好住,再好看
再好看的家,住起來别扭也白搭。
把個人需求放在第一位,明确自己想要什麼,至于别人怎麼評論一個東西的好壞,不要受過多影響,和穿鞋一個道理,高跟鞋、運動鞋都有它的受衆群體。
都說中式醜,這樣的新中式,年輕人也愛
▼
圖源:南也設計
以我自己為例,我們一直倡導說不要做榻榻米。
但我家真的做了榻榻米,不僅僅是因為那時候我還沒來到住範兒,而是我家,北方、收納不足,小卧室戶型有缺陷,擺床 衣櫃的形式嚴重浪費空間,進出動線也不合理。
所以我做榻榻米,不是跟風,純粹是更實用。
理由如下:
北方高層幹燥,不存在發黴問題,冬天有地暖,也不會返潮,當床用做成排骨架、抽屜,通風也不差。
再鋪一個好點的床墊,和床沒什麼區别。
意識到曾經的弊端
榻榻米也有了改良版
▼
圖源:小紅書截圖
放棄偏見,找到自己的風格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軌迹、經曆,每個人的喜好也不盡相同。所以,要放棄别人對事物的偏見,不要畏首畏尾,忽略自己的真實喜好。
喜歡藏書,難道因為别人說開放書架落灰就把書扔了?
喜歡腳感好,難道因為别人說現在都鋪瓷磚就不鋪木地闆了?
《Vogue》雜志
曾經報道過30個法國女人的家
每家都風格迥異、充滿個性
▼
圖源:《Vogue》
我的家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要像住範兒的粉絲那樣,喜歡囤貨的小姐姐偏偏把家裝成極簡。
90後小哥哥,就是喜歡“紅配綠”深色調的複古風,但也不耽誤他愛玩滑闆、愛彈吉他。
北歐風的家,闖入一張書法也沒什麼不妥
▼
圖源:網絡
不流行,舒服也可以很好看
說到底,風格是一種概念,而生活是一種狀态。
狀态好,我們住毛坯房也可以感受到家的氛圍;狀态不好,住在皇宮裡的戴安娜王妃,也沒比平民幸福幾分。
圖源:網絡
追求風格、追求流行,是年輕人一種積極進取的表現,表達的是對生活滿懷希望、自信樂觀的态度。
普通人對風格和流行的理解沒有那麼深刻,所以也不必強行帶入。
情人眼裡出西施,自己的家自帶美顔濾鏡,就是最好看的~
如果你和我的想法一樣,就拜托給我們點個贊吧~你對跟風裝修有什麼自己的理解,走,評論區繼續聊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