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産品标簽ce是什麼意思

産品标簽ce是什麼意思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09:02:29

很多剛入互聯網的新人或者剛剛做産品推廣的同學,經常會聽到一些詞,比如CPA/CPC/CPD/CPM等等,通過百度查詢,也能大概理解其意思,在我做産品推廣期間,發現含義大家可能都懂,但是什麼情況下,用那種方式推廣更為合适,一些人就一頭霧水了。這篇文章,我就深入淺出的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為大家講解下,什麼産品适合哪種推廣方式,以及每種推廣方式的利弊。

産品标簽ce是什麼意思(科普産品推廣中CP)1

一、各種名詞含義解釋

我們在做産品推廣時,最常見的合作方式有CPA/CPS/CPC/CPM,以及不常見的CPD/CPT/CPL,以下來詳細解釋這7個名詞。

  • CPA:百科解釋是指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并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簡稱為CPA。然并卵,這個和我們互聯網裡面說的CPA,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們說的CPA指的是按激活或者注冊付費,比如一個激活,就是一個CPA。
  • CPS:百科解釋信息物理系統CPS是一個綜合計算、網絡和物理環境的多維複雜系統。是不是有點懵,懵就對了,因為這個不是我們互聯網的CPS,我們說的CPS,指的是按分成結算。比如遊戲的CPS,用戶充值了,渠道和CP一起分錢的合作方式叫CPS。
  • CPC:按點擊付費,一個點擊幾毛錢到幾塊錢,後面的C是Click的縮寫,鼠标點一點,廣告費少一點。
  • CPM:每千人成本,這解釋我都看不懂,通俗來講就是廣告曝光一千次的價格,比如一個M是10塊錢,就是廣告曝光1000次,收10塊錢。
  • CPD:你覺得這個D是day還是download呢?如果你知道CPT的話,用排除法,就知道這個是按下載來收費了。因為CPT是按天來收費的。
  • CPT:想不到英文裡面還有中文的縮寫,按天收費簡稱“T”,我想說的是這是一個美麗的巧合,實際上T指的是time,有的平台會把廣告時間控制到幾個小時,那就是T,而不是天了。
  • CPL:這個有知道的嗎?做為多年的運營老司機,我也是前幾天才聽到這個詞,下意識覺得對方是不是敲錯鍵盤了,一百度發現,還真有,指的是以搜集潛在客戶名單多少來收費,我把這個叫做運營中的黑天鵝事件。

二、适用場景和産品介紹

CPA:

适用場景:開發者想要迅速起量,快速提升活躍用戶數據的時候,比較喜歡用這種推廣方式。

這裡面根據公司的需求,也分兩種玩法:

  • 一種是做給投資人看的,為了融資,需要有個漂亮的數據,就必須把預算花出去,把日活做起來,日活有個幾百萬時,再去融資,會容易的多。這條路,在互聯網初期比較盛行,在當下已經吃不消了,投資人也學乖了,開始關注用戶LTV(用戶價值)了。
  • 另外一種是公司正常的發展需要,靠自然流量,用戶起來較慢,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必須要花錢去買量,像騰訊、百度和360,是花錢買CPA的大戶。

适用産品:應用居多,遊戲較少。

這個也是産品屬性決定的,遊戲可以分成的方式去合作,應用沒有收益,别人為什麼要推你呢?沒有理由,那隻能給錢咯,按照激活的數據,一個激活給幾塊錢,簡單易行,操作方便。商務買量的時候,就像吃串串一樣,一根簽一塊錢,多少根簽給多少錢。當然,這裡面最難的其實分辨量的真假。

CPS:

适用場景:産品有收益,大家共同承擔風險,多賺多分,少賺少分,适用于應用市場推廣手遊。

一提起CPS,首先想到的是網遊,這個吸金大戶,上線渠道第一件事就是接渠道的支付SDK,遊戲内的充值收益,渠道門兒清,而且現在上線渠道,幾乎都不要人工對接了,根據後台提示操作就可以完成上線了。作為網遊CPS推廣的商務,工作就很輕松了,把渠道找到,按照渠道的後台提示,輕輕松松上線,難的是要量。

每天上線的遊戲數量很多,資源位又有限,還是那個問題,别人為什麼推你們的遊戲呢?因為充值好呀,産品吸量呀。滿足這2點要求的手遊,渠道爸爸最喜歡了,甚至你不需要去抱大腿,對方還會給你推薦。這是少數情況,大部分情況是,大家充值都差不多,為啥推你的呢?就需要刷臉了。

适用産品:網遊和極少數的電商。

網遊就不必多說了,CPS是必選的合作方式,還有一些對産品數據很有自信的,會去買CPA,是為了把盤子做大,把能洗的用戶都洗一遍。電商之前有人提議過做分成,就是H5的電商,有了收益,大家分成,這樣做的比較少,但是也有。老虎講運營也投過課程廣告,按分成來的,大家55分,廣告主沒有風險,風險都被我給承擔了,心疼的抱住胖胖的我。

CPC:

适用場景:信息流廣告,隻要去投信息流廣告,基本上都是按照C來計費。新鮮出爐的信息流廣告耶,不點擊不要錢,不買也來看看勒。

初次接觸信息流,覺得,哇哦,還有這麼神奇的事情,不點擊不收費,那幹脆把素材做的特别不吸引點擊,即能獲得曝光,又不怎麼花錢,後來深入了解後,發現自己想多了。沒有點擊的話,根本就展示不出去,那種展示次數多的,都是點擊率高的。

作為平台,是希望廣告位賣的錢越多越好,那展示次數不變的情況下,點擊量越高,收到的廣告費越多,所以,就會有誰家點擊率高,誰家的曝光就多的情況了。

适用産品:網遊、應用、H5,适用的範圍相對前面幾種,範圍就廣的多了。

有的同學可能會問了,那我為什麼信息流刷出來的都是遊戲居多呢?因為遊戲賺錢呀,能投的起。信息流裡面70%都是遊戲投的,還有就是H5,那種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廣告,ROI很高,也能投的起。

CPM:

适用場景:網站廣告和部分信息流。我們去找站長投廣告的,經常會按照M來采買,也有部分信息流是按照展示來收費的,比如朋友圈。

我做産品推廣期間,很少有做M的,大家似乎都有個共識,M的不靠譜,你光給我曝光1000次,就不管其他的了,那要是去刷點曝光,豈不是很簡單的事情。所以呢,千萬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以為别人會去刷曝光嗎?那當然會啦,傻子才不刷呢。

刷曝光在技術上實現,要比刷點擊簡單多了,而且不用做點擊模拟,頂多是點擊率過低罷了,如果是刷點擊,那後續的行為,也要刷一下,比如下載、激活,不然别個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刷的了。

适用産品:品宣廣告和頁遊。

說是品宣廣告,實際上也有效果廣告的屬性在裡面,我在朋友圈裡面刷出來的汽車廣告,算是品牌曝光吧,結果點進去還要留聯系方式,這波做品宣的都是被做效果廣告的帶壞了。

CPD:

适用場景:應用市場推廣産品的時候,會按照D來結算,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計費方式呢?還是緣于甲乙雙方的互不信任。

最開始應用市場都是買A的,随着扣量盛行,渠道的地位上升,話語權就落到了渠道爸爸身上,怎樣能夠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自然是按照自己的數據來結算。就演變成了,由開始時,CP給後台數據為結算依據,變成了渠道給後台,按照下載數據來結算了。

這樣的好處是,不存在扣量的情況了,不是CP說幾個激活就幾個激活了。按照D來結算,渠道幾乎沒有任何風險了,作為CP,就需要提升産品的轉化率,來降低獲客成本了。

适用産品:應用和部分單機遊戲。

我是這樣認為的,如果是個性化的産品,品牌辨識度高,做關鍵詞優化,比做D更劃算,市場裡面60%的下載量來自搜索,搜索的詞,基本上是固定的,能把産品做到關鍵詞前面去,有持續的流量,比D這個一次性買賣要劃算的多。

CPT:

适用場景:大的、有範的、端着架子不放的大媒體,會按時長收費,一天的價格在幾十上百萬都很正常,對于我們這種推廣預算不足2000的人來講,隻能望而興歎。

CPT最常見的資源是開屏,那個真的是蠻燒錢的,而且能達到什麼效果,也很難說。做廣告推廣,要的持續性的曝光,預算幾百萬的,投CPT開屏,曝光一天就消耗完了,如果是投CPC,覆蓋十幾個媒體還是可以的。這個就因公司而異了,我們小公司推廣預算是2000塊錢,别人是2000萬,投個開屏跟玩兒似的,不能比不能比。

所以,我們看到的開屏廣告,幾乎都是大公司,什麼天貓、汽車、可樂,反正我沒見過樓下的串串火鍋店,投過開屏。

适用産品:品牌曝光的客戶,偏品宣,帶點效果那就更好了。

像這種的客戶洽談方式,和我們平時的效果廣告又不一樣了。投個幾萬幾十萬的,是靠效果。投個幾百幾千萬的預算,那就是資本的遊戲了,但願大家都能跨進這個圈,玩資本的才是大佬。

綜上

把最常見的合作方式的術語,做了些簡明扼要的說明,這也是我們運營日常經常接觸到的,做産品,無非就是兩件事:買用戶和洗用戶。

說洗可能有點過了,這樣來說會好很多,做産品,無非就是兩件事:一件是把客戶引進來,另一件事是讓産品産生收益,而CP(X)解決的就是第一個問題,你明白了嗎?

#專欄作家#

老虎,老虎講運營,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運營一百年,精通運營的各個模塊,數據、用戶、推廣,信手拈來,将APP運營玩轉于手掌中。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