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的物候期大緻可以分為這麼幾個時期,即根系活動期、萌芽期、展葉期、新梢生長期、開花期、落果期、果實發育期、花芽分化期和老葉集中脫落期。從這些物候期來看,說明楊梅本身就具有生理落果這樣的一個特點。楊梅的落果,一般可以分為前期落果和後期落果,前期落果主要是在4月份,而後期落果主要是在5月份。
楊梅除了會落果以外,落花也比較嚴重。楊梅開的花特别多,一株盛果期的楊梅樹,大約會開20餘萬朵花,但其坐果率僅約2%-4%,落花落果嚴重。楊梅自開花後約經2周至4月中旬左右大量落花,有總花數的60%-75%凋零脫落,稱前期落果高峰,再過2周至5月上旬,還有一次後期落果高峰,落花數約為總花數的20%-35%,在此以後幼果期至果實成熟期也不斷落果。
而影響楊梅落花落果的原因,大緻有這麼幾點:
一是楊梅的花序着生的位置。一般來講,在一株楊梅樹勢,如果花序着生與枝條的頂端,那麼其容易坐果。而在在同一花序上,僅頂端某一花發育成果實,極少數會發育成幾個果實的,其他未坐果的就會脫落。
二是楊梅結果枝條生長狀況。楊梅在開花以後,一般會抽生春稍,而且生長旺盛,也就是說,這個時期楊梅是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并存,這就會導緻新梢與花、幼果争奪養分,花果得不到充足養分造成大量落花落果。春梢抽生越多生長越旺盛,坐果率越低,甚至全部脫落。
三是外界環境因素造成落花。楊梅是雌雄異株,而且是風媒花,需要風傳播花粉,花期如果天氣環境不好,花粉傳播受到影響,就會造成授粉受精不良,從而出現落花。
四是楊梅的品種和樹勢問題。楊梅品種也是落花落果的一個原因,有的品種就特别容易落花落果。另外,楊樹樹勢也是影響落花落果的因素,例如幼年楊梅樹生長旺盛,就會比成年楊梅樹坐果率低,或者因水肥管理不當,病蟲害影響等造成樹勢衰弱,就會造成落花落果。
總的來說,楊梅在采摘前,要經曆兩次落果,第一次是在硬核期前後,這次落果要落掉将近一半的幼果。而第二次落果是從果實硬核後至轉色期間,這次落是果實轉色後趨向生理完熟過程中,核果肉柱内的乙烯含量持續增加,果實呼吸作用增強,果柄與果枝的接合部産生離層,在不受外界影響的情況下 出現的生理落果。
要預防楊梅落花落果,尤其是采摘前的大量落果,除了栽培是選擇好品種、配置授粉樹、改良土壤時,在楊梅樹的後期管理中,還需要合理施肥控制好樹勢、修剪整形确保通風透光、防治病蟲害、做到合理負載。這樣在确保楊梅樹有一個優良的樹勢樹形以後,在采前可以通過做好以下幾點預防措施來防止落果:
A避雨保護。楊梅成熟期多是暴雨較多的時間,雨水多,濕度大,落果多,若在采摘前半個月至采摘結束實施避雨,可使落果率大大降低。避雨主要是采用棚架覆膜式、簡易膜傘式、直接覆膜式等避雨技術。覆蓋後,将薄膜邊緣用塑料軟繩索打結固定在木樁上,在拱膜上面用塑料軟繩索将薄膜稍微下拉并固定在木樁上,防止薄膜被風吹開,樹冠頂部和中部外圍的枝葉、果實與薄膜保持一定距離利于通風和防日灼。
B及時采收。适時采收,可以防止一些提前生熟的楊梅掉落,所以,如果有必要,可提前突擊采收。一般來說,楊梅的成熟、采摘時期因品種和産地而異,同一樹果實成熟期先後不一,要分期分批采摘,多時每天采1次,少則隔天1次,随熟随采。
C其他措施。其他措施主要是通過針對一些落果比較嚴重的品種,可以噴防落素來預防。但是,雖然這樣做可以有效減輕采前落果造成的産量損失,但是安全性無法保證。所以,如果在做好其他措施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就不要在楊梅成熟前噴這些東西。
文|山魈
歡迎點擊關注農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