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不久聽生物課《複習綠色植物的三大作用》,其重點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蒸騰作用簡單介紹。從化學角度看前兩種均為化學變化,教師對中考很熟悉,一直将兩大作用的原理落腳于中考生物題裡進行複習、應用、拓展和創新,聯系到4個化學知識:一是利用氧氣助燃性檢驗光合作用中有氧氣産生,二是利用碘遇澱粉變藍的現象檢驗光合作用中生成澱粉,三是利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呼吸作用産生的二氧化碳,四是利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
陝西省特級教師,省級教學名師,鹹陽市秦都區教研室副主任于海玲
課堂上有段實驗視頻很有意思,将黑藻用漏鬥扣在盛碳酸氫鈉水溶液的燒杯裡,再用盛滿水的試管扣住漏鬥頸,光照兩天後,試管中水被排完,充滿氣體。将試管堵住取出,伸入帶有餘燼的香,香複燃;再将黑藻取出滴碘液後,變藍。由此證明光合作用産生氧氣和澱粉。
練習時出現一道往年某市中考生物題:
第一問我課堂上就有困惑:因為下面水槽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會把扣在集氣瓶中的二氧化碳吸收,綠色植物還怎麼進行光合作用?
課後與生物老師交流,他說題中要做對照實驗,将水槽中氫氧化鈉溶液換成清水即可。我追問,換清水後,兩個實驗對照後現象也沒什麼不同啊?他說還需将兩個實驗葉片各取一片用碘檢驗哪個變藍,哦,這是一個逆向思維的實驗,已知光合作用生成澱粉,再通過對照實驗有澱粉生成,倒推光合作用的反應物有二氧化碳。
我認真整理了一下,這道題思路挺好,但若從化學角度思考,感覺題幹提示偏少,想象和開放空間很大,隻有搞清題意,才能打開思路準确作答。而學生對生物中的這類問題比較熟悉,估計思維比較通暢。不知命題組有沒有作試卷分析,得分率如何?
聯想我在化學課中講解呼吸作用的探究時,實驗對比呼吸前後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量的變化。三組對比實驗,我演示一組,學生模仿着做兩組對比,用帶火星的香對照檢驗氧氣、用澄清石灰水對照檢驗二氧化碳、用鏡子對照檢驗水蒸氣,現象特别明顯,學生學的興高采烈,很自然得出呼吸作用的原理,還學會了排水集氣,體驗了科學探究的全過程。我們是抛磚引玉,簡單問題直觀化、趣味化。
化學中有生物知識,生物又離不開化學。互相聽聽課很有啟發。三千年前古希臘生物學家、散文家普多塔戈告訴我們:“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塞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被點燃的火把。”陝西省教學名師王吾堂老師說,課堂上我們不要“灌水”,而要“點火” 。教學中要特别注意精心設計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科學探究,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
延伸閱讀:
渭南白水縣收水中心校薛婷婷:一堂音樂課帶給我的思考丨課堂觀察
楊淩教師湯會娥:語文老師在自讀課堂一定要學會“偷懶”丨課堂回味
有思想的曆史課堂什麼樣?我從名師那裡發現了一點端倪丨課堂反思
特級教師于海玲:初中化學線上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建議丨“防疫有我·課程助力”
編輯:關中小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