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慢性疲勞症?本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亞健康科 劉洋,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怎麼判斷慢性疲勞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本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亞健康科 劉洋
随着經濟快速發展,生活、工作節奏加快,飲食、睡眠不規律,身邊忙碌而疲憊的身影随處可見。有的人表現為整天的體力不夠,精力不夠,睡醒一覺以後仍然覺得不解乏,頸肩酸沉,幹什麼事兒都提不起興趣,記憶力明顯的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都大大的下降,這有可能就是慢性疲勞綜合征的表現,那麼一般的生理性疲勞,經過休息後是可以緩解的,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疲勞,經過充分的休息以後是不能夠緩解的。此外,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疲勞診斷是要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所引起的疲勞建立的。
疲勞分為哪幾類?
軀體體疲勞又稱為體力疲勞,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軀體的倦怠,周身和四肢乏力,表現為機體的功能活動減退或者下降,不能完成預定的任務,甚至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生活和工作效率。
腦力疲勞是由于心理負擔過重,腦力過度,精神高度集中等各種因素引起的腦部精力不夠,表現為頭腦昏沉,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失眠多夢等等。
中醫在調理慢性疲勞綜合征方面有哪些優勢?
1.良好的睡眠
如果每天連續睡眠不足六小時,體力是得不到恢複的,如果連續兩個星期睡眠不足,就會大腦産生很大影響,相當于48小時以上沒有睡覺。而過分貪戀床,睡眠時間過長,同樣有害,合理的睡眠時間應該在每天八小時左右,注意保證睡眠的質量,以第二天精力充沛為标準及目的。當然,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對睡眠時間要求有不同,生理學家研究認為,70歲以上的老齡人,每天睡眠時間不宜超過六小時,因為老年人睡眠時間越長,體能下降越多,身心兩方面加速老化。一般成年人每天保證七到八小時的睡眠時間就可以滿足人體的需要,那麼什麼時間的睡眠是很重要的,二十三點至淩晨三點為子醜時,氣血要回歸肝膽經,而人體在睡眠的時候氣血需求比較少,血液回到肝髒,使肝髒和能夠很好地進行新陳代謝,更好的産生蛋白質等有用的物質,分解人體内的有毒物質,使血液得到更新。
2. 保持樂觀的情緒,培養興趣
“心胸裡頭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保持樂觀的情緒,對健康大有裨益。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旅遊,讀書,唱歌,養花,繪畫,極具運動,多交一些有益的朋友,就會放松并充實的生活,減緩生活工作中的壓力。
3.勞逸适度
生活規律,養成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勞逸适度,有張有弛,學習、工作時要認真投入,業餘時間,要放松心情,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而且有計劃,有針對性進行身體素質的訓練,提高對疲勞的耐受性,避免滑向重度疲勞症,同時還要避免房勞傷腎。
4.适度運動
生命在于運動,這是一條婦孺皆知的真理,那麼什麼樣的運動才能給人們帶來健康,尤其是處于慢性疲勞綜合症的人們,選擇什麼樣的運動方式,運動多少才能達到恢複健康,重現生命活力的目的。
運動的原則,第一個是持之以恒,運動鍛煉非一朝一夕之事,要經常而不間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達不到鍛煉的目的的,運動養生不僅身體鍛煉,而且是意志和毅力的鍛煉。第二運動适度,《千金方》提出,養生之道,常欲小勞。如果運動超過了機體耐受的程度,會使身體因過勞而受損,在運動後如果出現食欲減退,頭暈,自覺勞累,汗多,精神疲倦等等,這說明運動量過大,一般情況下呢,以每次鍛煉後感覺不到疲勞,過度疲勞為适宜,第三個是要個性化的原則。患者可以根據症狀、個人愛好和環境條件來選擇适當的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遊泳、劃船、登山、跳繩、跳舞、打太極拳等。每天堅持散步一小時,每周五次,半年後心肺功能可以增強50%,尤其适合于腦力勞動者和老人。
5.豐富多彩的中醫療法有助于緩解疲勞
中醫學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了調攝情志、适度勞逸、合理飲食、謹慎起居等養生調攝之術,形成了食療、藥茶、藥膳、針灸、推拿、膏摩、足浴、膏方、藥枕等多種調治方法,能夠促進患者的元氣和髒腑功能恢複,達到緩解疲勞、強身防病、益壽延年的目的。
(1)藥茶療法:黃精3克,枸杞子3克,石斛6克。滋補強身,養血明目。适用于疲勞,乏力,氣短,手足無力,倦怠懶動,體力不夠,精力不足,頭暈嗜睡,腰膝酸軟,視物模糊,眼睛幹澀、酸痛,視疲勞,對于體弱的人群及電腦一族的養生保健大有補益。
(2)安神補腦膏:人參、五味子、丹參各100克,麥冬120克,枸杞子200克,蜂蜜200克。顆粒,大火煮開,加蜂蜜拌和,文火煎熬成膏,每日服用1次,晨起空腹服2勺。可以安神健腦,适用于頭暈、失眠、健忘、氣短的腦力疲勞者。
(3)藥枕療法:炙黃芪50克,茯神、石菖蒲、川芎各10克,将藥物曬幹研成粗末,拌勻,裝入枕芯,制成藥枕。可以益氣鎮靜、抗疲提神,适用于神疲乏力、頭暈、失眠等。
來源: 光明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