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高考過後該不該考駕照

高考過後該不該考駕照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4 21:13:14

高考過後該不該考駕照?考駕照前先做交通文明勸導志願者,是我國各地交通運輸部門的一項創新型舉措然而在一些地方,這項舉措在“落地”時卻變了味,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高考過後該不該考駕照?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高考過後該不該考駕照(考駕照先站口子)1

高考過後該不該考駕照

考駕照前先做交通文明勸導志願者,是我國各地交通運輸部門的一項創新型舉措。然而在一些地方,這項舉措在“落地”時卻變了味。

“真沒想到,交了學費後,教練又跟我收了3次費。”假期回老家桐鄉市學車的大學生燕青(化名)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吐槽”,自己要考駕照,培訓時被駕校收取了油費、空調費、模拟費等一系列費用。其中,最令人不解的是一筆100元、用來抵扣“文明交通勸導”志願服務的費用。

根據浙江省桐鄉市公安局交警大隊2012年出台的“文明交通進駕校”活動的要求,駕校學員在常規科目學習、考試之外,還要額外增加2個小時的文明勸導活動。這兩個小時,“未來駕駛員”要頭戴小紅帽、身穿反光背心站在路口進行文明勸導。當時《嘉興日報》報道稱,凡是在該市報考駕照者,在科目二考試前必須要上路參加一次兩小時的文明勸導活動。

但這一原本旨在提高駕校學員交通文明意識的“新政”,如今卻催生了一門新的“營生”。

100元“免站口子”

“所有人在科目四考試之前,必須要完成。”桐鄉一家駕校的教練老羅(化名)說,桐鄉各駕校将文明交通志願服務列入教學計劃,采取“包幹到崗”的形式,挂鈎市區主要路口開展文明交通志願服務。

據老羅介紹,駕校接到相關部門通知後,向學員發放“學駕人員‘文明交通勸導’聯系單”,并安排學員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參加兩個小時的志願活動。按照流程,學員完成志願服務後,由執勤民警或運管部門駕培科人員在“回執單”上簽章确認,這張單子是學員最後申領駕駛證必備的材料之一。但這一看似嚴謹的流程,卻在實施過程中遇到挑戰。

“我沒有‘站口子’,教練跟我們說隻要交100塊錢,他就能解決問題。”燕青回憶說,教練當時把“站口子”的流程說得有些複雜,要求學員自己預約時間、自己來回、自己去蓋章,“暑假天熱,大家都怕麻煩,紛紛交了錢。”

記者同時聯系采訪了桐鄉3所不同品牌駕校的學員,他們均表示交過100元費用後,即免去了“站口子”的麻煩。

據了解,完成交通勸導志願服務後學員能拿到的兩張紙質證明——“學駕人員‘文明交通勸導’聯系單”和“學駕人員‘文明交通勸導’回執單”。聯系單由學員完成志願活動後帶到交警大隊,而回執單則是在執勤民警或運管所駕培科人員簽名、蓋章确認後由學員帶回駕校。

記者在學員提供的聯系單和回執單上看到,隻須填上負責巡邏該區域的中隊名稱、學員的名字和參加文明交通勸導服務的時間、地點即可,并無關于學員身份的個人信息核驗相關内容。

“别人替你去站也沒關系。”老羅向記者透露,有些教練還能拿到已有民警簽名和蓋章的單子,“一沓單子,隻需要教練替學員填一下姓名和時間地點就行了。”

一些教練向學員收取空調費、油費等

記者注意到,除了抵扣交通勸導志願服務的費用,空調費、油費、吃飯錢、香煙錢……這些被冠以各種名頭的收費對桐鄉市的駕校學員來說已是司空見慣之事。

根據《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第五十六條,“機動車駕駛培訓教練員存在索取、收受學員财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等不良行為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合格的,予以通報。”

但近年公開被處理的駕校教練卻極少見,也很少有學員敢于舉報教練。“怕舉報不成,教練給我穿小鞋。”燕青的顧慮,也是很多駕校學員的擔心。

據悉,為了保證學員的權益,交通運輸部要求各個駕校在每輛教練車内都安裝識别指紋的打卡機,并且每一位駕校學員都有一張記錄個人信息的駕校學員IC卡。每次上課,教練要在學員将IC卡插入打卡機後按指紋簽到,并在完成對每個學員規定的教學時長後按指紋簽退。

這是監督各個駕校在駕照培訓期是否按照規定對學員練車時間及次數進行教學的有效辦法。隻有IC卡記錄顯示達到了每個科目規定的練習時長,才允許學員預約科目考試。

2016年,交通運輸部又在上述規定基礎上推出了“先學後付、計時收費”的新規定。計時收費的原理便是由學員掌握IC卡,開始練習前将IC卡插入打卡機,結束練習後簽退拔卡,按小時付費學習。收費項目被分成5大類,分别是相關服務費用(包含教材費、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等)、理論知識培訓費、駕駛模拟培訓費、基礎和場地駕駛培訓、道路駕駛訓練等。其中,後三項收費又細分為按普通時段、高峰時段和節假日時段收費,分别标明學時單價。

規範收費,一定程度上斷了駕校的财路。據老羅介紹,一些在駕校任職的教練沒有基礎工資,隻有駕校按上個月所帶學員科目三的通過率或拿到駕照的學員數給教練相應的提成。而學員平時學習所開的教練車需要教練自己購買,油費也由教練個人承擔。

“這些費用七七八八算起來,教練工資太低。所以會有一些教練向學員要一些油費、空調費……”老羅說。

有意義的“新政”如何避免“被志願、假志願”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考駕照前先做交通文明勸導志願者,是我國各地交通運輸部門的一項創新型舉措。除浙江嘉興外,全國多地都制定了相應辦法。比如,廣西南甯要求駕校學員有3小時交通志願服務時間;福建福州要求駕校學員當10天勸導員;河北石家莊将原科目三室内課堂教育的2個學時改為志願服務學時,此外,北京、上海、江蘇常州、蘇州等地也都要求駕校學員有交通勸導志願服務學時。

此前,浙江省紹興市交警支隊就有内部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除了一部分志願者“站口子”态度不認真、不負責外,還有一部分志願者請他人代做志願者,“還僞造身份證,曾被我們查處過。”

上海至善青年發展服務中心總幹事季明律長期從事志願者服務工作,他告訴記者,當前全國各地在志願者團隊管理以及志願者工作與相關部門的對接上已經基本做到制度健全、合理可操作。但在桐鄉交通文明勸導志願者“打卡”的問題上,他認為仍有進一步規範的空間。

“目前看來,一線交警對志願者管理不到位,也是一個方面的原因。”他建議,出台相關志願服務抵扣政策的部門可以嘗試把“電子考勤、簽到”的做法引入到志願者服務學時的考勤中去,“實在沒有相關設備的情況下,是否可以要求志願者本人站在街頭服務點上拍照打卡,交回執時連照片一同上交。”

針對這一事件,記者緻電嘉興市12345市長熱線,對方表示這是“駕校教練違規操作”造成的問題,“交警大隊内部如果有人與駕校合夥,收取教練的費用,我們會進行查處。”

社鄰家創始人闫加偉長期研究社會創新工作,他告訴記者,桐鄉案例是社會治理能力跟不上治理體系發展的典型代表。“讓學員站馬路、做志願者才能拿到駕照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制度安排。但如何具體操作,才是治理能力的切實體現。”他認為,這一問題的參與方為政府部門、駕校、交警、學員等,因此僅把治理能力局限于“出政策”是不夠的,應該借助社會化(行風監督員對交警進行暗查)、法治化(對于造假者進入征信記錄)、智能化(引入智能軟件,對于新學員值勤志願服務進行在線考勤、時間記錄,并可引入區塊鍊技術使其時間進入時間銀行,使其打消對于此事的反感)、專業化(同時開發專業軟件、引入專業社會組織進行文明倡導等)等多方路徑。

“這些路徑肯定不是一方可為,需要社會協商和公衆參與,這樣才能杜絕被志願、假志願的現象。”闫加偉說。(記者 王烨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