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在鐵西區奉天工場文化産業園正式揭牌。在為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學生提供社會實踐、藝術創作新天地的同時,為沈城市民帶來新的藝術體驗。
活動現場,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王凱、院長曹德利,沈陽奉天工場文化産業園董事長姚博誠,沈陽春天百貨集團副總經理潘玉波為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揭牌。奉天工場負責人武迎秋表示:“奉天工場将成為魯迅美術學院師生作品展覽的主要展出場地,同時為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城市規劃與設計等專業的學生提供創新實踐、畢業創作、文創實踐的空間和平台。藝術高校的文創源動力和奉天工場的工業文化相互融合,不斷積蓄力量,将會創作出更豐富多元、高品質、高水平的藝術作品,進一步為高速發展的沈陽藝術産業奠定紮實基礎。”
揭牌儀式上,還将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7名學生聘為鐵西區志願者,“假期可以在鐵西區做志願服務,利用我們的專業知識‘美化’城市,開學之後可以在奉天工場進行設計創作,想想即将到來的充實假期我就覺得很興奮,這裡确實為我們打造了一個多維度的實習基地。”志願者李子豪說。下一步,鐵西區将正式組建大學生藝術志願者團隊,圍繞文明城市創建,開展手繪牆畫、公益廣告創作等載體活動,為文明城市創建增添藝術氣息。
魯美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劉健說:“這麼好的地方,不帶我的學生來是一種遺憾。”說起奉天工場,曆史要追溯到1928年,最初名為大信洋行奉天工場,從最初的大信洋行到沈陽冶金機械修造廠,再到今天華麗轉身的文化産業園,奉天工場經曆了近百年艱苦卓絕的變遷與發展。奉天工場作為文化産業園開放以來,成功舉辦了多項國内外大型公益性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更是成為2019年、2020年沈陽市兩屆藝術節視覺藝術開幕式及開幕展舉辦地。奉天工場力求為沈陽本土藝術家、大學生提供創新、創作、創業的平台,園區的曆史價值、文化内涵、企業家情懷,深深感染了各領域專家、學者、藝術家、高校師生及沈城百姓,成為沈陽市民喜愛的重要文化地标之一。
“‘志同道合’四個字能夠将此次大學生實習基地的設立做出最好的诠釋。我在學校有一門授課就是《城市形象設計》,來到奉天工場我就知道,這裡是這門課程最好的實踐基地。”魯迅美術學院教學質量監控中心主任、建築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姜民說。
魯迅美術學院是東北地區的一所高等美術學府,魯迅美術學院的創建可追溯到1938年創建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84年來一直都是中國美術教育事業的重要院校之一,為黨和國家的文化藝術事業做出了很多重大貢獻,其前身為環境藝術設計系,成立于1993年,是中國高等院校中較早創立的環境藝術設計系之一,也是我國美術院校中最早創辦景觀設計領域研究的院系。2017年5月,更名為建築藝術設計學院,經過30多年的發展,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已形成學術水平高、辦學規模大、跨學科多領域發展、能夠有效服務地方的辦學模式,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優秀設計人才。
未來,魯迅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将與奉天工場共同舉辦藝術展覽、文化活動及設計論壇等活動。今年10月,由魯迅美術學院和韓國弘益大學主辦的IPDF第二屆國際公共設計論壇(中國·沈陽站)将在奉天工場舉辦。
圖片來源:鐵西區委宣傳部
(二三裡編輯 馬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