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一段時間各式芯片組的發布,主闆市場也熱鬧起來了,大量新型号的上市當然讓準備裝機、升級的小夥伴有了充足的選擇餘地,但也很容易挑花眼,必須做下認真的對比。在這方面,主闆芯片組能力、定位一類的事情之前聊得很多了,今天小編要說說另一個對安裝使用很重要的事兒——主闆尺寸。
主闆尺寸也就是最常見的MATX、ATX,略微少見的ITX和EATX幾種,從外觀上看主要區别就是面積不同。一般理解,主闆肯定是“面積越大配置越高、性能越好、擴展能力越強”呗,要是這樣小編就不啰嗦了,事情當然沒有這麼簡單。具體咋回事呢?咱們就來看一下吧
ATX是最基本的主闆尺寸,對芯片組和CPU需求、機箱、電源、散熱器設計方面的兼容性都沒話說。挑選時要注意,好的ATX主闆應該看起來不擁擠但也不空曠,如果闆上空蕩蕩的,那就說明這塊主闆的配置很節儉,沒必要占用這麼大塊主闆,不如選同型号的MATX闆型。
MATX就像是截短的ATX主闆,對一般用戶來說也完全夠用,闆上接口密度、數量基本不變,安裝很方便,還可以塞進更可愛的小機箱。要注意,同型号的MATX闆型隻少一條最外側插槽可以接受,如果進一步減配就不合适了,比如内存插槽減為兩個、供電電路和USB接口等比同型号ATX闆型更少等等,那就不如選ATX的版本了。
ITX闆型講究比較多,它的面積小到幾乎一定會精簡芯片組提供的插槽和接口,所以選擇的時候得考慮清楚自己需要啥,比如是不是需要兩個M.2接口?其中一個在背部可以接受嗎?隻有一個PCIe插槽和兩個内存插槽夠不夠用等等。
這裡得提一句,各尺寸主闆的CPU接口周邊空間基本是一樣的,ITX也會保證這部分的面積,所以這不是減配供電電路的理由,大家還是要盡量選供電模塊足備的産品。另外有些ITX機箱(對,主要是機箱)對散熱器高度、尺寸有要求,但因為主闆的底部面積是給夠的,所以挑選散熱器時鳍片部分可以小一些,而底部接觸面積、吸熱塊大小則應該和主流甚至高端産品一樣,沒必要縮減。
最後說說EATX,它更多是用于專業闆的尺寸,兩側8個内存插槽、6個PCIe ×16插槽、十幾個SATA接口都能擺得下。而消費級芯片組最多隻能控制4條内存、4條PCIe ×16插槽,良心商家如果能利用更大的面積拉開插槽、接口的距離,便于安裝和配件散熱,再多上點附贈功能芯片和按鍵甚至加個顯示屏等,還是很實用的。此外EATX主闆常見的中塔機箱有可能裝不下,升級小夥伴可要慎選。
EATX主闆還涉及另外一個問題,一般來說不會有廠商在消費級EATX主闆上安裝大量用不上的PCIe、内存插槽。如果你被推銷一個PCIe或者内存插槽、SATA接口特别多的平台,而且被冠以i7“級别”一類的形容,那它極有可能是淘汰的服務器/工作站平台,這樣的産品看着厲害,卻并不适合運行我們常用的消費級軟件、遊戲啥的,千萬别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