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體制内,獲得鐵飯碗”是諸多大學生的想法,不僅能夠享受到穩定的未來,還有着不菲的薪資待遇,再加上較高的認可度,也讓“鐵飯碗”頗受青睐和認可。
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企等,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學生報考,但報考難度卻居高不下,光是門檻便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再加上不同崗位有着不同的需求,大學生也是倍感糾結。
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大學生自身符合報考要求,那自然也會占據較多的優勢,但若是不小心報考到“蘿蔔坑”,那也有很大的幾率會淪為“陪跑”,那大學生如何辨别“蘿蔔坑”呢?事業單位考試若有特殊要求,那也很可能是“蘿蔔坑”,提前了解避免踩坑!
事業編考試若有“特殊要求”,可能是“蘿蔔坑”,報考也意義不大!“一個蘿蔔一個坑”常被用來形容事業單位考試,主要便是指崗位已經被人提前“占領”,其他人報考也會成為“陪跑”,但這不過是多數人的猜測,并沒有實際證據,但大學生如何辨别出來“蘿蔔坑”呢?事業單位考試時若有的“特殊要求”,那就要提高謹慎了,學生可要提前了解。
首先,崗位要求限制過于“離譜”,仿佛是為考生“量身定做”一般。比如說要求考生的專業、個人所得獎項、工作經曆以及學曆等,但能夠符合規定的卻恰恰隻有一個人,自然也給人感覺像是“量身打造”了。
其次,崗位隻招收一個名額,但對考生要求很細緻。多數隻招收一人的崗位,考生錄取概率也比較低,能進入面試的考生也比較少,即使筆試過關,也大概率會淪為“炮灰”,不過是陪跑罷了。
再次,明明筆試成績更高,但錄取的卻隻看面試成績。基本上考試都會分為筆試和面試,但成績分配比例卻并不相同,面試也往往比筆試更加重要,而這也會出現,考生的筆試成績優異,但面試卻比不過他人,從而會有“蘿蔔坑”的感覺。
最後,部分崗位隻是“内部招錄”,考生連報考渠道都找不到。也有的單位想要給“臨時工”轉正的機會,并對其進行“定向招錄”,其他考生即使報考也意義不大,所以考生也要提前了解清楚,避免踩坑或走彎路!
事業編制“蘿蔔坑”隻是偶然事件,大學生也應結合實際情況,争取順利上岸
其實在公務員考試中,“蘿蔔坑”是很少見的,但事業單位比較常見,但換個角度來看,要求過于嚴格的背後,也是為了招收更加符合的工作人員,也能減去不必要的麻煩和啰嗦,所以與其說是“蘿蔔坑”,不如說是“足夠幸運”。
大學生在報考事業單位前,也需要仔細了解崗位的要求與條件,并仔細衡量自己的“上岸率”,若是把握不大,那不如将目光放的更長遠些,若是能夠考上公務員,那就再好不過了。
但筆者認為,“蘿蔔坑”并非是不能談及的話題,不過是偶然的、少見的罷了,大學生也要從自身能力出發,能力越強越吃香,即使與心儀崗位失之交臂,但依然能在其他崗位閃閃發光,并逐漸攀登到更高的山峰!
事業單位考試難度頗高,除了調節心态外,如何才能實現“逆風翻盤”?學曆是就業時的“敲門磚”,大學生與其質疑考試的不公平,不如更努力地提升自身實力,在獲得更高的“含金量”的前提下,為就業做好準備,而不是空有學曆卻沒有足夠匹配的能力,那大學生想要“逆襲”也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
大學生也應重新定位自身價值,并找準奮鬥的目标,盡量報考“冷門單位”,競争小上岸幾率也更大,雖說熱門崗位更加吃香,但競争過于激烈,若是學生能力達不到“拔尖”的話,那也要認清楚現實,不要好高骛遠。
但大學生也要腳踏實地的就業,不要過于“高高在上”或是“眼高于頂”,否則就業也會面臨着碰壁,尤其是應屆大學生更要保留好“應屆生”身份,在報考部分崗位時也能更占優勢,比如選調生、公檢法等等。
筆者寄語:體制内并非是随便說說就能夠進去的,更何況公務員“逢進必考”,不論是否存在“蘿蔔坑”,大學生都要端正就業心态,畢竟态度決定一切,若是學生連就業方向都不明确,隻是在盲目就業的話,那也會荒廢寶貴的時間,甚至是成為“啃老族”!
話題:你知道“蘿蔔坑”還有哪些特征嗎?
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
(圖片均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