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在中醫裡稱為洩瀉病,是指人體排便次數增多,排出糞便溏薄甚至如水樣的一種病症。常因感受外邪、内傷飲食導緻脾失健運所緻。
洩瀉的臨床表現有寒熱虛實之分:大便清稀、水谷不化為寒證;大便味臭、洩瀉急迫為熱證;病程長、喜溫喜按、肢體寒冷為虛證;瀉時腹痛,瀉後痛減為實證。但臨床上常常寒熱虛實夾雜。外邪以感受濕勝多見,在内有脾胃肝腎之别,脾腎陽虛多見。濕勝用祛濕健脾,脾腎陽虛宜溫補,虛證以扶正為先,久瀉宜固澀。
現介紹幾則腹瀉的食療調治方。
黃芪山藥蓮子白扁豆粥
配方
炙黃芪30克,山藥20克,蓮子50克,白扁豆30克,大米100克,紅糖适量。
制作
将黃芪加清水适量煎煮後取汁,白扁豆、蓮子加清水浸泡一晚,山藥去皮切塊,藥食與淘洗後的大米及黃芪汁加适量清水後用文火煎煮20分鐘,再加紅糖即成。
功效
健脾補氣,固澀止瀉,适用非細菌性腹瀉患者。
應用
每次1小碗,每日2次。
白頭翁白術馬齒苋湯
配方
白頭翁30克,焦白術10克,槐花15克,秦皮10克,馬齒苋30克,廣木香6克,黃連3克,山藥12克。
制作
将上藥加清水适量,煮沸後用文火煎20分鐘即成。
功效
用于濕濁内生、脾失健運,大便夾帶黏凍和血的腹瀉患者。
應用
每次1小碗,每日2次。
芡實蓮子山藥羹
配方
芡實20克,蓮子20克,山藥20克,大米100克,紅糖适量。
制作
将芡實、蓮子加清水适量浸泡一晚,山藥去皮切塊,藥食與淘洗後的大米加适量清水煮沸後用文火煎20分鐘煮至粥稠,再加紅糖即成。
功效
适用于非細菌性腹瀉患者。
應用
每次1小碗,每日2次。
補骨脂石榴皮豆蔻雞蛋
配方
草雞蛋2個,補骨脂20克,仙靈脾20克,石榴皮15克,肉豆蔻12克。
制作
将補骨脂、仙靈脾、石榴皮、肉豆蔻煎煮取汁,将草雞蛋煮熟後去殼,與藥汁共煮30分鐘即成。
功效
用于感受寒邪的洩瀉患者。
應用
吃蛋喝湯,每日1次。
本文選自《家庭醫藥》
2017年第8期76頁
(當歸 栀子 連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