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揚州》
(唐)徐凝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所謂“相見時難别亦難”,“蕭娘”、“桃葉”均代指所思;
“愁眉”、“淚眼”似是重複,而用一個“難”字和一個“易”字表達出來,有反複留連、無限萦懷之感。
當日的愁眉,當日的淚眼,以及當日的慘痛心情,都作成别離後無窮的思念。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在這思念殷切的時候,詩人唯覺一片惆怅,沒有可以訴說的人,于是,擡頭而見月,但此月偏偏又是當時揚州照人離别之月,更加助愁添恨。
雖然時光沖淡了當日的凄苦,卻割不斷纏綿的思念。
這種掙不斷、解不開的心緒,本與明月無關,但它曾照過離人的淚眼,好比對人有情,而離别後偏偏照着愁人,又好像無動于衷,這便顯得“可憎”。
詩人在深夜擡頭望月的時候,原本欲解脫這一段愁思,卻想不到月光又來纏人,所以說“明月無賴”。
有一種似“剪不斷,理還亂”的“别是一般滋味”。
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
而徐凝這首詩中的“三分之二”不但是詩意的,而且是新奇的。
這些數目字,都不可以常理而論,而具有很強的藝術效果,緻使後世之人對揚州的向往如醉如癡,“二分明月”成為揚州的代稱。
此後宋人蘇轼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中“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也不遜色。至于“月色無賴”,後世如王安石“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中的“春色惱人”,即運用了同一手筆。
徐凝,唐代詩人,與诤友張祜年歲相當,與白居易、元稹同時而稍晚。
初遊長安,沒有拜谒諸顯貴,竟不成名。
将歸,以詩辭韓愈:“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無人重布衣。欲别朱門淚先盡,白頭遊子白身歸。”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嘗于杭州開元寺觀牡丹,見徐凝題牡丹詩一首,大為贊賞,邀與同飲,談起長安牡丹和往事,甚感相見恨晚,說笑甚歡。
更為奇巧的是,就在此時寺僧忽報詩人張祜來了。
後徐與頗負詩名的張祜較量詩藝,祜自愧勿如,白居易判凝優勝題牡丹詩,為白居易所賞,元稹亦為獎掖,詩名遂振于元和間。
明人楊基《眉庵集》卷五“長短句體”賦詩雲:“李白雄豪妙絕詩,同與徐凝傳不朽”。
徐凝其詩樸實無華,意境高遠,筆墨流暢、自然。
尤其提及牡丹的三首詩作,首首是無以複加,為後人所推崇。
代表作有《憶揚州》、《奉酬元相公上元》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