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課課文講解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課課文講解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25 19:18:42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課課文講解?今天劉老師給大家整理了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八單元習作範文,希望能夠給同學們和家長們帶來幫助,記得收藏保存喲,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課課文講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課課文講解(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1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課課文講解

今天劉老師給大家整理了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八單元習作範文,希望能夠給同學們和家長們帶來幫助,記得收藏保存喲!

習作七 國寶大熊貓

範文一:大熊貓的自我介紹

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大熊貓。但我既不是熊也不是貓,而是中國的國寶——大熊貓。

我長得特别可愛。圓圓的腦袋上是一對半圓形的黑耳朵,白白的臉上有一雙黑亮的眼睛,眼睛周圍長着一圈八字形的黑茸毛。這圈黑茸毛讓我看起來十分有個性,像戴着一副大墨鏡。還有我的鼻子高高挺挺的,配上一個小小的黑色鼻頭,可俏皮了。我的脖子那一圈是黑色的,像戴着一個黑色的圍脖。短短粗粗的四肢上長滿了黑色的毛。我還有一條白色的小尾巴,這條尾巴很小,也許我不說你還以為我沒有尾巴呢。

我住在四川的高山竹林中,這裡環境優美,藍藍的天,白白的雲,空氣也很新鮮,最重要的是那成片翠綠的原始竹林可以滿足我這個大胃王的需求。說到吃,我偷偷地告訴你,我的食量可大呢,一天要吃差不多二十千克竹子。

唉,說了半天,我都感覺餓了,我要去吃竹子了,拜拜!

點評:小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寫了大熊貓的樣子、生活地區、食量,其中重點寫了大熊貓的樣子,習作詳略得當,語言活潑。

範文二:可愛的大熊貓

暑假裡的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動物園。一進動物園,我就直奔大熊貓館,因為大熊貓是我最喜歡的動物。

大熊貓真可愛!它的身體胖乎乎、圓滾滾的,像個大絨球似的。它的頭、身子和尾巴是白的,耳朵、四肢和脖子那一圈是黑的。最有趣的是它的眼睛,那黑亮的眼睛周圍長了一圈黑色的細茸毛,就像戴着一副大墨鏡。飼養員告訴我們,大熊貓的眼睛雖然長得很酷,但它的視力不好。

大熊貓很喜歡吃竹子,飼養員采摘了很多新鮮的竹子放在大熊貓館。這不,那隻大熊貓正在啃竹子呢。飼養員還對我們說:“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現存數量很少。全世界隻有中國才有大熊貓,其他國家的大熊貓都是中國贈送的,大熊貓是中國對外傳達友誼的使者,所以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

大熊貓這麼可愛,又是我國的國寶,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它們。

點評:習作内容豐富,詳略得當。小作者描寫了大熊貓的外形,介紹了大熊貓愛吃竹子的特點,通過飼養員的介紹說明了大熊貓被視為國寶的原因。其中大熊貓的外形,以及被視為國寶的原因兩方面寫得比較具體,其他内容則簡潔。

範文三:國寶大熊貓

星期一的下午,老師帶我們觀看了一部《走近大熊貓》的紀錄片。它讓我了解了好多有關大熊貓的知識。

大熊貓是哺乳動物,它既不是貓也不是熊。大熊貓被稱為國寶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大熊貓數量稀少,它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二是大熊貓是生物界的“活化石”,已經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八百萬年;三是大熊貓是中外友誼的重要象征之一,經常被贈送到一些友國。

大熊貓主要分布在四川、陝西和甘肅等地,因為那些地方自然環境好、氣候宜人、竹林茂盛。現在為了保護大熊貓,動物園有一些剛出生的熊貓寶寶由飼養員精心飼養至成年後,也會被送到那些地方,因為它們天生就是屬于大自然的。

剛進入大自然,大熊貓們還有些不适應,有時還會餓肚子。慢慢地,它們尋找食物的能力加強了,也學會了躲避其他動物的攻擊,便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山林中了。

大熊貓是國寶,也是我們的好朋友,希望大家都能行動起來,善待它們,保護它們,讓它們在大自然中快樂地生活。

點評:小作者通過觀看紀錄片,學習到了大熊貓的相關知識,寫作角度很新穎。習作主要介紹了大熊貓被稱為“國寶”的三個原因,大熊貓的分布地區,及成年大熊貓被放回大自然的情況。習作構思獨特、内容豐富,突出了我們要善待、保護大熊貓的主題。

習作八 這樣想象真有趣

範文一:愛美的刺猬小姐

刺猬小姐特别愛打扮,每次出門前都要左塗塗,右抹抹,上瞧瞧,下看看,精心打扮很久才出門。外出時,經常有小動物向它投來羨慕與贊美的目光,它得意極了。

有一次,刺猬小姐聽到老虎說它身上的刺很醜,便去理發店把自己的刺給剪了。沒有刺的刺猬小姐覺得自己越發美麗動人了。一時間,其他的刺猬也紛紛模仿起它來。沒有刺,它們可以随時擁抱,再也不會擔心傷着小夥伴了。

一天,刺猬小姐正在家裡打扮,聽見一陣敲門聲。它趕緊打開門,隻見一隻兇猛的老虎露出尖尖的牙齒,做好了捕食的準備。但刺猬小姐還沒有察覺到危險,它得意地問老虎:“怎麼樣,這下我變得好看了吧?”“好看是好看,可是你馬上就要成為我的美食喽!”說完老虎便張開血盆大口吞掉了它。

被老虎吞進肚子的刺猬小姐後悔極了,可是一切都來不及了。

點評:小作者叙述流暢、自然,從刺猬小姐愛美的表現,到聽老虎說身上的刺很醜而剪掉刺,到最後被老虎吃掉卻後悔莫及,一氣呵成,渾然一體。習作語言樸實,并在完整的故事中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習作二:小蝸牛新迪

小蝸牛新迪生下來就與衆不同,它的腹足處長了兩個小輪子,因此它爬起來特别快,簡直就是健步如飛。

很快,新迪要去上學了。它每天都和姐姐一起去學校,因為它爬得很快,所以它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學校,而姐姐卻每天都遲到。姐姐很傷心,可是蝸牛本來就爬得很慢,這該怎麼辦呢?新迪看到姐姐傷心的樣子,也很難過,它決心幫助姐姐。

一天夜裡,它仔細觀察了自己的腹足和姐姐的腹足,發現它們唯一的區别就是:姐姐的腹足處沒有小輪子。難道是因為我的腹足處有這兩個小輪子,所以才爬得那麼快的嗎?那有什麼辦法讓姐姐的腹足處也長出這樣的小輪子呢?新迪一直思考着。一天放學後,新迪看見超市在賣滑闆,它突然靈機一動:如果姐姐能用上滑闆,不就可以和自己一樣快了嗎?它趕緊爬回家讓媽媽給姐姐買了個滑闆,并陪着姐姐一起練習。終于,姐姐學會滑滑闆了,它站在滑闆上也可以和新迪一樣前進得很快。

從此,姐姐每天帶着滑闆上學,它和新迪一樣每天第一個到學校。看着姐姐開心的笑容,新迪心裡可高興了!

點評:小作者設想了小蝸牛新迪健步如飛的特點,新迪還通過觀察和動腦思考讓姐姐滑滑闆上學,使姐姐上學不再遲到。小作者的想象新奇而有趣,表達的主題也很積極。另外,習作中的心理描寫體現了新迪愛動腦、聰明的特點。

習作三:不吃肉的老虎

最近,森林裡有一隻老虎得了一種怪病:它不能吃肉,一吃肉就會不停地拉肚子。所以,這隻老虎隻好改吃素了。

有一天,老虎餓壞了,決定去森林裡找蔬菜吃。可它不知道蔬菜的哪個部分好吃,哪個部分不好吃。突然,它想到以前小鹿說最喜歡吃樹葉子。于是,老虎摘下幾片土豆葉子就往嘴裡塞。“呸呸呸……這葉子真是太難吃了。”老虎邊說邊把嘴裡的葉子吐了出來。“哼,小鹿肯定是故意騙我的,說不定蔬菜的根莖才是最好吃的。”老虎在心裡暗想着。

接着,老虎挖了一棵白菜,抓着白菜的根莖就塞到嘴裡,隻見它又立刻苦着臉将根莖吐了出來。最後,迫于無奈的老虎隻好去向老山羊請教。老山羊聽了老虎的話後哈哈大笑起來,它摸着胡子說:“老虎啊,你弄反了。土豆是吃它的塊莖,而白菜才是吃它的葉子啊!這裡面可大有學問呢!”

後來,老虎在老山羊的幫助下認識了許多蔬菜,而且它還經常給老山羊送鮮嫩的蔬菜過去呢。

點評:習作開篇簡單交代老虎因得了怪病隻能改吃素,從而引發出後面的故事,符合情理。主體部分對老虎吃土豆、白菜的情景,描寫得生動而有趣。從老虎的心理活動和語言中,我們仿佛親眼看到了老虎對蔬菜一無所知的樣子。結尾交代故事結局,使習作結構完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