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百合什麼時候挖出來?野生百合形态特征及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野生百合什麼時候挖出來?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野生百合形态特征及生物學特性及栽培
1 形态特征及生物學特性
1.1 形态特征
野生百合是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廣卵形,鱗莖無皮,直徑4 ~ 9cm,莖高25 ~ 92cm,直立莖上葉披針形多而散生,葉綠色光滑。花單生或着生莖頂,花形喇叭狀,花色為白色、淡黃、橙色等,帶清香。
1.2 生物學特性
野生百合最适宜的生長溫度是20℃左右,溫度太低,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為是長日照植物,增加光照,可以提早開花,反之,則開花推遲。喜柔和光照或半蔭,莖葉生長喜濕潤的空氣。但栽培時環境空氣濕度過高,通風透氣不好,易産生病害。對土壤要求較高,需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疏松、透氣性好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而粘重闆結的土壤不利于生長。在pH 為5. 5 ~ 6. 5 的酸性土壤最為适宜。
2 栽培技術
2.1 選地做床與定植
苗床應選擇在交通便利,排灌良好,土層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質,濕潤、土質微酸性的土壤為宜。做苗床高度為25cm,寬度1m,步道溝50cm。每年9 ~11 月秋季移栽,種植宜深,種球頂端到土表距離6 ~10cm。東西向作高苗床,行距20cm,株距5cm。并用稻草或鐵芒箕覆蓋,利于保墒、降低土表溫度、防止雜草生長,促使鱗莖發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