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處在一個不論怎麼打罵他也還會愛我們的年紀,但是為人父母,不能因為孩子還小就一直透支孩子對我們的愛。
我們還小的時候,父母推崇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在社會高速發展,物質豐饒的年代,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也随着升華——“相互尊重”。
我們無比厭惡“我弱我有理”。家裡的老大也一樣,他也非常讨厭弟弟妹妹在家的那種“他們弱小他們有理”的樣子。然而家長們卻是放任這種局勢發展,無盡的傷害家裡的老大,我家也一樣。
有一天,哥哥端着飯在客廳吃飯,随意坐了一張粉色的小椅子。妹妹看哥哥坐了粉色的椅子,妹妹急得大哭要搶回粉色椅子,哥哥沒同意,然後妹妹一急就嘔吐了。這下問題嚴重了,他們把哥哥大罵一頓,哥哥很郁悶,就頂嘴了,結果直接被揍了……
哥哥沒讓給妹妹,本也沒什麼大錯,妹妹急哭嘔吐,更不是哥哥什麼錯,沒錯還被罵進而頂嘴也是人之常情。哥哥一系列的操作,錯在他還小,沒有大人的理性思維,更不懂面對“狂風暴雨”了要閉嘴。
又有一次,妹妹把哥哥玩具弄壞了,哥哥用力推了妹妹,妹妹又哭了,然後被某人看到了,某人又發飙了,又是出口大罵兒子,然後又是頂嘴,結果人直接把玩具砸壞了……
很無語,但是我沒有吭聲,為的是讓哥哥也長點教訓,也為某人留點威嚴。
哥哥來尋求我的幫助,我繼續做手頭的事,讓他自己哭。等我手頭事忙完,我安慰他,讓他壞了的東西就扔了,不要再糾結了,糾結也沒用,告訴他以後和妹妹打架隻會兩敗俱傷……
一家子人都覺得我太護哥哥了,其實,我隻是覺得我更尊重事實,更尊重個體。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自己都無比讨厭“我弱我有理”的風氣,我們也很讨厭被比我們強大,比我們有權的人欺壓打罵威脅,為何還要施加于自己的親骨肉寶貝身上呢?
社會在進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我們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當物質豐富了,社會安全了,我們更需要的是情感歸屬需求和尊重需求。
現在的一切,都映射着未來。父母愛年幼的子女,子女長大了才會愛父母。父母無盡的提前透支孩子的愛,那映射回來的終将是父子反目,而這不是我們想要的。也不要等我們老去時,抱怨子女是白眼狼,那都是自己曾經種下的因。
每一位寶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可以教導和指引,但是絕對不能有控制他們的欲望。我們隻是參與寶寶的成長。
社會越來越複雜,競争越來越激烈,孩子要揚帆,也必須要有一個充滿愛的港灣。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寶貝的世界也一樣不易,請給寶貝多一點的愛,再多一點點的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