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湖南省長沙生态環境監測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圖/受訪者提供
“環保”兩個字貫穿我們每天的生活,面對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環保“垂直改革”,湖南省自去年12月正式啟動生态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在行政機構、監測、監察、執法等方面均取得了明顯進展。
垂直管理是什麼?簡要來說,即地方本級業務職能部門管理由更高層級部門管理,不受本級政府管理。這樣改革的意義何在?實行省直管後有什麼好處?下一步又該如何繼續推進?潇湘晨報記者采訪相關部門領導對此進行解讀。
湖南環保“垂直改革”,上收市、縣兩級環保督察職能。這種類似于校園中閱卷老師對學生進行閱卷評分的方式,大大增強了環境評價評估的獨立性和權威性。12月5日,湖南省長沙生态環境監測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至此,湖南14個駐市州生态環境監測中心全部完成挂牌,生态環境監測機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正式落地。
省廳統一負責全省環境監測、考核
今年4月29日,《湖南省生态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省委省政府兩辦名義印發,正式開啟全省“環保垂改”。
此次機構改革後,市州生态環境局實行以省生态環境廳為主的雙重管理,縣(市、區)生态環境分局由市州生态環境局直接管理;上收市縣兩級生态環境部門的生态環境保護督察職能,建立省級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市州生态環境監測機構上收到省級,由省生态環境廳直接管理。
推進改革中,湖南省優化調整各級生态環境監測職責任務,明确由省生态環境廳統一負責全省生态環境監測、調查評價和考核工作,實行生态環境質量省級監測、考核。現有市州生态環境監測機構調整為駐市州生态環境監測機構,由省生态環境廳直接管理。
避免“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以“塊”為主的地方環保管理體制,使一些地方重發展輕環保、幹預環保監測監察執法,使環保責任難以落實,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大量存在。集“運動員”與“裁判員”于一身,在利益面前難免做出有悖于公平正義之舉,從而影響環境質量的治理和完善。
此次改革以後,“類似于校園中閱卷老師對學生進行閱卷評分的方式,大大增強了環境評價評估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省生态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餘濤告訴潇湘晨報記者,垂直改革的意義實際上是為了讓評價考核更加具有獨立性、統一性、權威性。“過去環境質量狀況由地方進行監測,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個别地方進行自評的方式,存在對環境質量數據進行幹擾的狀況,沒有通過環境治理去改善環境質量,而是用違法違紀的手段去幹擾監測數據,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把監測機構上升為省裡面來管,由省裡統一對轄區質量進行考核評價。”餘濤說。
對于環保督察職能的“上收”,餘濤表示,省生态環境部門要履行對環境質量的考核評價。由省裡統一監測,這樣能有效克服地方黨委政府地方部門對檢測數據進行幹擾,有利于全省生态環境監測,有利于“一盤棋”“一張網”的構建。
分析
以後更突出現場執法和屬地執法
改革的完成意味着什麼?跟之前的工作相比,全省機制打通之後,它會帶來一些什麼樣的改變?
省生态環境廳人事處處長歐異斌介紹:“到今天為止長沙市生态環境局班子的交接完成和駐市機構的挂牌以後,我們省級層面這次改革基本完成到位了。這次改革完了以後,可能在四個方面會産生一些改變。”
首先,行政機構方面會有改變。市州生态環境局實行以省生态環境廳為主的雙重管理,縣市區生态環境分局全部連人帶編,統一收到市級層面管理,解決基層幹預等更多的問題。
其次,督察體制方面有改變。全省的環境督察職能統一上收到省級行使,省一級成立了督察辦。省生态資源廳建立了督察專員制度,開展自然督察。
此外,環境監測方面發生了改變。市一級的生态環境監測機構,連人帶編上升到省一級統一管理,主要履行的是質量監測和考核評價工作。縣市區生态環境機構随分局統一上升到市一級層面的管理,主要履行執法監測、污染源監測和應急監測。這兩個監測機構的改變,就是為了解決以前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問題。
還有就是執法方面的改變。執法下沉,在執法的能力、執法的力量和執法隊伍上面,着重偏向于縣市,加強了市縣一級的執法能力的建設。省一級主要是管執法的統籌協調,以後執法更突出的是一個現場執法和一個屬地執法。
【來源:紅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