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大名著的排位中,《西遊記》的口碑并不是最高,甚至還有許多人将它排在末尾,認為無論是從文學價值,還是從寫作手法上看,它都無法與其他三部相提并論。
此外還有一些人妄言《西遊記》的思想淺薄,比如胡适說:“《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他并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這點玩世主義也是很明白的;他并不隐藏,我們也不用深求。”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裡也附和道:“然作者雖儒生,此書實出于遊戲,亦非語道,故全書僅偶見五行生克之常談,尤未學佛,故末回至有荒唐無稽之經目,特緣混同之教,流行來久,故其著作,乃亦釋迦與老君同流,真性與原神雜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會而已。”
胡适與魯迅把《西遊記》的思想價值貶低為“玩世主義”、“遊戲”和“附會”,事實果真如此嗎?這種文人相輕的評論切實誤導了不少人,乃至使我們輕視了《西遊》,甚至誤把它當成了兒童讀物,流弊不淺。
其實,《西遊記》這本書可謂是小說版的《莊子》,在嬉笑怒罵、滑稽荒誕的叙述中無時不隐含着高深的哲理,這點沒有功底的人是很難讀出來的。他之所以如此寫作,皆是出于《莊子 天下》裡的那句話——“以天下為沉濁 不可與莊語”的緣故。既然天下之人都是一些思維笨拙,舉止荒唐,反應呆闆的讀者,那麼就應該牢記“曲士不可語于道,束于教也”的箴言。
《西遊》的作者不肯發表莊重正經的議論,而是常常調侃,喜歡運用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來講明道理。可惜有些人就是看不透荒唐之言後面的哲理,因此就犯了胡适與魯迅這類人書生氣過重的錯誤。
為什麼說《西遊》的真正主題是求解脫?
我們且看《西遊》的第一回,看看他是怎麼講笑話,傳道理的。
這一回的題目叫“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注意這裡的“靈根”和“心性”。這一回實際上就是全書的一個縮影,是一篇小小的西遊記,講述的是猴王西遊學道的故事,而全篇哲學思想的核心也正是猴王所學的這個“大道”。
開頭是一首詩,最後兩句為“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所謂“釋厄”就是解脫的意思,猴王往西邊遊學,目的就是要求學大道,獲得解脫。
《西遊》把世界的陸地闆塊劃分為東勝神州、西牛賀洲、南瞻部洲以及北俱蘆洲四大闆塊。故事從東邊說起,因為東邊在五行中是木,因此猴王出生在木性的花果山之中。花果山之上有一塊石頭,石頭内“産一石卵,似圓球樣大”,這個石卵就是心的形狀,是為“靈根”。
石頭見風而化為石猴,乃是心動也。心就像一個猴子一樣亂跳,造成心神不甯,這便生出許多事情來。猴子剛出生的時候,就學會爬走,埋下學道的伏筆,而且兩眼冒出金光,驚動了玉帝,可知萬動皆不如心動劇烈。心動的一個顯著體現就是好奇心的驅使,書中寫衆猴在山澗中洗澡,“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這便引出了水簾洞。在衆猴之中,又屬石猴的心最動,所以就它膽敢鑽進水簾洞中尋找源頭。石猴在水簾洞中看到的景象實際上是一個五行排位,花果山為木,水簾洞為水,鐵闆橋為金,山石福地都是土,而石猴心猿似火,正好湊到了一個五行,我們不得不歎服作者隐喻的高妙。
至此,我們讀到了書中的第一次“釋厄”,即第一次心靈的解脫。正因為心猿似火,火遇到了水簾洞,找到了“安身之處”,心也便停止了騷動,安靜了下來。反映在書中就是石猴帶領衆猴進入水簾洞内,被尊稱為美猴王,享樂天真,不伏麒麟、鳳凰等管轄,自由自在,實現了意志自由,并且“将‘石’字隐了”,因為石有火,也正說明心不再動了。
悟空西遊的原因是什麼?可是好景不長,在經曆三五百載之後,石猴所代表的心又重新騷動起來,處于困厄之中——原來石猴發現自己的内心并非絕對自由,他雖然不歸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服,但至死至終都被閻王管轄着。所以,石猴面臨第二個需要釋厄的難題——“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内?”
就在這個時候,一隻通背猿猴給他出了個主意,說在大千世界之内,有三等名色是絕對自由的、不歸閻王管轄,他們分别是佛、仙與神聖,都閻浮在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這就讓石猴看到了釋厄、心靈解脫的希望,于是他開始了自己的“西遊記”,想要雲遊四海,“學一個不老長生”“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
這樣,石猴就乘坐竹筏,借着東南風往西北方向航行,先來到了南瞻部洲。他在南瞻部洲雖然學會了人禮和人話,但沒有學到“大道”。南瞻部洲的人都是一些無心之人,内心完全被外界的名利蒙蔽了,再也沒有看到生命的寶貴,因此作者諷刺說:“見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更無一個為命者。”正所謂“争名争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繼子萌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這些話,譏諷的也正是我們這個市場經濟下,以利潤為導向的社會。所以,石猴在南瞻部洲浪蕩了八九餘年都沒有找到有道之人。最後他又繼續西遊,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
為什麼隐士不算自由?在小說中,西牛賀洲同時也是唐僧取得真經、如來佛居住的地方。猴王來到西牛賀洲後,便登上了一座山。在山中遇見一個唱歌的樵夫,歌詞唱的是莊子般的隐逸哲學,說什麼“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後來,猴王打聽到,原來這歌是神仙教給樵夫的,叫做《滿庭芳》。樵夫自雲與神仙為鄰,他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困厄,所以神仙就教他釋厄之法。樵夫說:“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雖然如此,樵夫仍然沒有完全釋厄,沒有學得大道,因為他家中還有一老母,田園荒蕪,衣食不足,還有牽挂,沒辦法做到真正的“心無挂礙”,所以他不能修行。
行文至此,我們應當能夠看清第一回作者所要講的哲理了——此回旨在說明如何修持“心性”的道理,所謂的修道實際上就是修心,世間一切煩惱皆由心生。
心本來是像花果山上的石頭一樣,靜止不動的,當它遇到了風的擾亂,就會騷動起來,在騷動一陣子後,偶爾找到了歸宿(水簾洞)才重新趨于平緩。但這種平緩也是暫時的,日久天長又重新感覺到意志不自由,感覺到被管制的困厄,因此開始尋求解除困厄的法子。
大部分人在釋厄這方面是無可救藥的,他們隻迷誤于名利之中,任憑内心被外界所驅使,浮生到頭才發現一切不過是過往雲煙,墜入生存的荒謬感裡,這類人就是猴王在南瞻部洲看到的人;此外,還有一些人接近于修心釋厄,這些人主要是一些淡薄名利的隐士、樵夫,他們看淡功名,重視生命。可是,這些人也隻是接近于釋厄,還無法真正釋厄,因為他們在俗世中留有各種牽挂,無法修心求仙。《西遊》的作者認為他們就是通向神仙的橋梁,就像尼采認為人是過渡到超人的橋梁一樣,因而《西遊》的作者讓樵夫來充當石猴上山求道的指路人。
孫悟空的師父是誰?樵夫告訴石猴說,求道的地方并不遠,就在我們所在的這座山中,山名叫“靈台方寸山”,李卓吾本、世德堂本和證道本都有批注說:“靈台方寸,心也。”靈台方寸山指的實際上就是心,原來求道不必遠行,隻需在心中求便是了。在此處,靈台方寸山已經為後面的靈山埋下了伏筆,二者都是心的象征。
樵夫又說:“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這就再明白不過了,斜月三星就是一個心字,修行便要向心中求,正如《壇經》所雲:“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住在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的神仙叫做“菩提祖師”,案自《壇經》以後,如來、觀音等就已經不是客觀的神仙偶像了,而是人心的觀念,《壇經》将佛教的客觀唯心主義變成主觀唯心主義,說:“自性迷即是衆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菩提祖師實際上就是心中的一個幻念,即大智慧。所謂“菩提即煩惱,煩惱即菩提”,能在心中尋得煩惱,那也就離修心修道不遠了。
“悟空”的真正含義
石猴到了斜月三星洞之後,被仙童引領到菩提祖師面前,菩提祖師問他姓什麼,猴王答:“我無性”,猴王正因為無性,故心中無妄,方能學道。
最後,菩提祖師終于把釋厄、修身大道說了出來,他賜給猴王的名字叫做“悟空”,悟空者,領悟到一切皆是空者也。正如《心經》所言:“照見五蘊皆空”,要把世間的一切都視為空無,這樣才能識别諸法空相,一切都來到“無”的境界之中。無受、想、行、識,也無感官、眼、耳、鼻、舌、身,再到無意識,乃至無老死盡,無有恐怖,最終才能夠心無挂礙,實現了“度一切苦厄”的妙果,達到真正的“釋厄”。
第十七回,悟空也自言說:“一點誠心曾訪道,靈台山上采藥苗。那山有個老仙長,壽年十萬八千高。 老孫拜他為師父,指我長生路一條。 他說身内有丹藥,外邊采取枉徒勞。”菩提祖師傳授的道術核心就是主内,就是回複到内在自有的丹藥,而不是向外徒勞索取,屬于道教的内丹法。
本回末尾說:“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直接說明主題,作者認為人心本來就是無性,本來就是靜的;後來心遭到幹擾,才騷動起來,同時帶來了困厄;要解除心中的困厄,實現真正的釋厄,不能靠内心的短暫安甯(水簾洞),也不能醉迷于名利(南瞻部洲),亦不能僅僅抛棄名利(樵夫),而是要“悟空”。要如《心經》裡的主旨,要把世間一切都視為虛妄不實的東西,把一切都看作空,這樣才能心無煩惱,心無挂礙,真正的修身學道,實現意志自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