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在人們心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位置。有一句詩這樣描寫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一天人們會和家人一起,去給先輩和已故親人掃墓,走在路上心情沉痛無比。
清明節也叫作“踏青節”,其中一大風俗就是掃墓,緬懷先祖。清明節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發揚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但是清明節掃墓其實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老人對于清明節的注意事項都比較懂,但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太在意這方面了。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關于清明節掃墓的注意事項。
清明節掃墓是一件很莊嚴肅穆的事情,整個氣氛和場景都是非常肅靜的。所以參加掃墓活動,就必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掃墓時千萬不要穿着顔色豔麗的衣服出現,這是最先輩和已故親人的一種不尊重。掃墓時盡量要穿着素色、暗色的衣服,有條件的還是選擇黑色衣服比較好。另外在妝容方面,最好是能盡量不化妝就不化妝,選擇素顔比較好。就算化妝也得是淡妝,尤其是不能塗口紅,這也是對先輩的一種尊重。
2、不嬉戲打鬧、大聲喧嘩清明節掃墓時,切記不要在墓地裡大聲喧嘩。說話時聲音小一點,語氣平和一點。另外也要看管小孩子,不能在墓地以及周圍嬉笑打鬧。很多小朋友不懂掃墓的意思,作為家長就得多注意孩子。在墓地裡打鬧以及大聲喧嘩,都是對先輩的一種很不尊重的行為,很有可能會招來黴運。很多人認為掃墓結束就可以大聲說話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隻要是清明節這一天,最好還是不要開過分的玩笑,以及大吵大鬧都是不應該的。
現在的墓地基本上都很集中,來到墓地會發現周圍可能都是自己不認識的人。這時候要注意,隻需要在自己家的墓前安安靜靜的掃墓祭拜就好了,千萬不要好奇去打擾别人。閑着沒事也不要到處亂走動,尤其是年齡小一些的人耐不住寂寞,喜歡到處看看,甚至指指點點,妄加評論。這樣做是非常不對的,這種做法很有可能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招來黴運。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都不要去打擾别人。看到其他祭拜的人,也千萬不要去搭話聊天。
雖然現在已經不讓燒紙了,但在以前掃墓很重要的一部分還是燒紙。在自家墳前燒紙時,老人都會把紙錢先散開在周圍燒一些,嘴裡還念念有詞,一些年輕人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為了安撫那些“孤魂”,因為有一些家庭因為種種原因不能按時上墳燒紙,他們的先輩就變了無人看顧的“孤魂”,之所以給這些孤魂燒紙,就是為了不讓他們來和自己家人搶錢,也是花錢破災。燒紙時切記要把紙錢都撚開,讓裡面的紙錢也都充分接觸到氧氣,完全燃燒,這樣才能讓他們收到完整的紙錢。如果紙錢燒不完全,則會引來責怪,沒準還會倒黴。
掃墓當然都得帶上一些貢品,除了魚肉這些,水果也是少不了的。但是大家要記得,兩種水果不能在掃墓時帶去上供。第一種就是桃子。桃子在中華文化裡面代表的是“長壽”,面對已故先人,桃子的寓意是不合适的。第二種水果就是梨。梨的諧音梗是“離”,在中華文化裡面是很不吉利的,有着分别、離别之意。我們去上墳掃墓當然是為了緬懷先祖,不想和他們分别,所以梨也是不适合掃墓上供的水果。
6、不可踩踏别人家的墳墓最後說道掃墓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後果比較嚴重的一點。在很多農村地區,因為以前土地沒有明顯的界線,所以一些人家的墳墓都聚集在一起,而且界線不明顯。所以上墳的時候就得注意了,千萬不能踩踏到别人家的墳墓。一來這是對别人家先輩的不尊重,二來如果被人家知道了,少不了一場腥風血雨。這個問題應該不會發生在大人身上,主要就是一些好動的小孩子亂跑,犯下這種錯誤。說一千道一萬,在這麼莊嚴的日子裡,大人還是要好好看着熊孩子。
以上六點就是分享給大家的清明節的注意事項。除此之外,大家還有什麼注意事項要分享嗎?歡迎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