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禮贊名言?近日,由趙瑞泰編劇、王曉鷹執導、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出品的話劇《逆行》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台,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生命的禮贊名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近日,由趙瑞泰編劇、王曉鷹執導、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出品的話劇《逆行》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台。
該劇采用主線人物與碎片化人物點面結合的全景式講述,為觀衆再現了一座煙火氣十足的武漢城。是每一個微觀的個體在跳動,點燃屬于這座城市的光。他們是接送醫生上下班的志願者,是為鄰裡買菜送菜的快遞小哥,是給陌生人扔下一包N95口罩的大媽……這些至善至愛的個體撐起了這座城,構建起武漢人民的堅韌精神。
堅韌,還體現在那些普通而年輕的醫務工作者身上。縱觀全劇,廣場舞一段是表現這個群體的點睛之筆。因無力挽救病人而哀傷的年輕護士江曉玲,看到母親為安慰她而跳起廣場舞,終于破涕為笑,同時産生了用廣場舞鼓勵病人的靈感。于是,舞台背景處,一群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和患者在歡快的歌聲中翩然起舞。這是導演對生命的禮贊。
編劇以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為原型,塑造出了本劇主人公劉宇先的形象。作品将宏大叙事與個人情感融合起來,使人物的選擇更有說服力。這位為無數普通人撐起一片天的醫務工作者,同時也是一位肌無力患者。但在疫情面前,醫生的敏感和責任讓他迅速出擊。他的妻子洪枚是一名護士長,她對丈夫的支持都出于切身的理解和認同,她的隐忍擔憂與她的天職産生了精彩碰撞。
江曉玲這個角色進一步豐富了醫護工作者的形象。生活中的她還像個孩子,活潑頑皮,打扮時尚,面對最危險的工作,卻主動剪發請戰。這個形象是一群90後年輕護士的集合。舞台投影中,當演員們青春的面龐定格,并迅速切換成一張張殘留着護目鏡印痕的臉,醫護工作者的形象終于在舞台上升華。
劇作力圖以平視的目光去端詳主線人物組成的三個家庭。原來,有着鋼鐵般意志的醫生,飽嘗難為外人道的病痛和無奈。原來,總是給人安慰的護士,也會在隐蔽的角落獨自哭泣。劇作也沒有忽略現實中的醫患糾紛。陳漢生從父親亡故到母親染病,從大鬧醫院到理解醫生、感謝醫生,最後成為一名志願者,所有的轉折起伏都真實體現出了普遍的人心人情。飽含深情的演員們塑造了生動可信的人物,從而引起觀衆的共情。畢竟,對于這一題材,觀衆、演員、創作者,我們所有人都是親曆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作者:張之薇
來源: 人民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