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意識強?創作要靠心血北京市作協駐會副主席 喬葉,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創作意識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創作要靠心血
北京市作協駐會副主席 喬葉
堅持弘揚正道,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
——摘自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在的講話中,“人民”是個高頻詞,更是個關鍵詞。我們常說,作家要拿作品說話。可是作品從哪來,就很需要考量。說的“人民是文藝之母”“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這就是答案。這個答案其實對作家有很高的要求。想要做到這點,就要堅定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全力以赴地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讓自己的心緊貼着人民的心跳動。這也需要作家真正地紮到生活現場去感受鮮活的現實氣息,再對此進行深入的觀照和認識,在合乎文學想象和現實邏輯的前提下,以文學的方式參與宏闊的曆史進程,描繪出富有價值的建設性圖景,才能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弘揚正道,在追求德藝雙馨中成就人生價值”。以我的理解,德和藝的關系,是根和樹的關系。根不深不正,樹就很難長成。而這根怎樣才能紮深紮正,就需要像指出的那樣,文藝要通俗,但決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藝要生活,但決不能成為不良風氣的制造者、跟風者、鼓吹者。文藝要創新,但決不能搞光怪陸離、荒腔走闆的東西。文藝要效益,但決不能沾染銅臭氣、當市場的奴隸。“創作要靠心血”,心血二字,意味着要秉持專注純粹的寫作态度,去傾情傾力地采挖時代懷抱裡的富礦,去探索去領會生活賦予的一切,同時堅守着高質量的文學品格,盡己所能創作出文學精品。河南的文學前輩李佩甫老師經常教育我說:“過程是不可超越的。”意思是要靜心定神,專注于自己想要書寫的領域。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就專注書寫豫中平原鄉村,幾十年來初心不改,一部接一部地寫出了《城的燈》《生命冊》等作品,對時代經驗進行了有力表達。如他這樣當然很難,不過事實證明:難度恰恰也決定着價值。去實踐這種寶貴的價值,正是文藝工作者應有的理想和自覺。我自己在寫《最慢的是活着》這部中篇小說時,克制着某種輕率的寫作沖動,耐心積累素材,進行充分采訪,然後去進行漫長的醞釀和轉化,最終寫出了較為滿意的文本。雖然寫得不易,可這部小說已經發表了13年,至今我還在收獲着綿綿不絕的回報,讓我感覺當初的付出十分值得,也更讓我堅定了弘揚文藝正道的決心。
(光明日報記者饒翔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1年12月15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