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太極拳總體特點和練習要點

太極拳總體特點和練習要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5:08:06
總體特點

太極拳在技擊上别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随人則活,由己則滞。為此,太極拳特别講究“聽勁”,即要準确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

太極拳總體特點和練習要點(太極拳總體特點和練習要點)1

(太極拳)

。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将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太極拳技擊法皆遵循陰陽之理,以“引化合發”為主要技擊過程。技擊中,由聽勁感知對方來力大小及方向,“順其勢而改其路”,将來力引化掉,再借力發力。

太極拳的八種勁:掤(用于化解或合力發人),捋(用于借力向後引力),擠(對下盤的外掤勁),按(對上盤的外掤勁,或作反關節拿法),采(順力合住對方來力,或作拿法),挒(以側掤之勁破壞對方平衡),肘(以肘尖擊人),靠(以肩膀前後寸勁擊人).太極拳是一種技擊術。其特點:“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

全面性

太極拳是一項全面的系統工程,是一種具有漢族傳統文化特色的綜合性學科,它涉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以及與人體本身有關的問題,包括古典文學﹑物理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生理學﹑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體現東方文學的宇宙觀﹑生命觀﹑道德觀﹑人生觀﹑競技觀。

适應性

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式并不難學,而且架勢的高或低﹑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适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專利。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并從中獲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極拳松沉柔順﹑圓活暢通﹑用意不用力的運動特點,既可消除練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勁,又可避免肌肉﹑關節﹑韌帶等器官的損傷性。既可改變人的用力習慣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當和呼吸不當引起的胸悶緊張﹑氣血受阻的可能性。

練習要點

拳經

十三勢歌 明朝萬曆年間山右王宗嶽

一名長拳,一名十三勢。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十三勢者,掤、捋、擠、按 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也。掤、捋、擠、按、即坎、離 震、兌,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進步、退步 左顧、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勢。

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變換虛實需留意。氣遍身軀不少滞。

靜中觸動動尤靜。因敵變化示神奇。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内松淨氣騰然。尾闾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入門引路需口授。功用無息法自修。

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義無遺。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工夫贻歎息

【十三勢行功心解】

十三勢行功心解武禹襄

以心行氣,務令沉着,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随,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頭頂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也。發勁須沉着松靜,專注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氣遍身軀之謂)。運動如百煉鋼,何堅不摧。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如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由脊發,步随身換。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斷而複連,往複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粘依。

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勁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勁斷意不斷。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氣斂入股。”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而斂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滞,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若車輪。腰如車軸。

拳經總歌 《拳經總歌》全文

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

劈打推壓得進步,搬撂橫采也難敵。

鈎棚逼攬人人曉,閃驚取巧有誰知?

佯輸詐走誰雲敗,引誘回沖緻勝歸。

滾拴搭掃靈微妙,橫直劈砍奇更奇。

截進遮攔穿心肘,迎風接步紅包捶;

二換掃壓挂面腳,左右邊簪莊跟腿;

截前壓後無縫鎖,聲東擊西要熟識;

上籠下提君須記,進攻退閃莫遲遲。

藏頭蓋面天下有,攢心剁肋世間稀。

教師不識此中理,難将武藝論高低。

姿勢

①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②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③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滞,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随,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④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⑤輕靈沉着,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極拳對人體各部位姿勢的要求如下:

頭──保持“虛領頂勁”,有上懸意念,不可歪斜搖擺,眼要自然平視,嘴要輕閉,舌抵上颚;

頸──自然豎直,轉動靈活,不可緊張;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聳、前扣或後張;

肘──自然彎曲沉墜,防止僵直或上揚;

腕──下沉“塌腕”,勁力貫注,不可松軟;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縮;

背──舒展伸拔,稱為“拔背”,不可弓駝;

腰──向下松沉,旋轉靈活,不可前弓或後挺;

脊──中正豎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内微斂,不可外突,稱為“溜臀”、“斂臀”;

胯──松正含縮,使勁力貫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穩健紮實,彎曲合度,轉旋輕靈,移動平穩,膝部松活自然,腳掌虛實分清。

要領

太極拳總體特點和練習要點(太極拳總體特點和練習要點)2

(太極拳)

虛領頂勁:頭頸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轉動,勁正直了,身體的重心就能保持穩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勢,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聳而要沉,肘不能擡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應,以腰為軸,移步似貓行,虛實分清:指打拳時必須上下呼應,融為一體,要求動作出于意,發于腰,動于手,眼随手轉,兩下肢弓步和虛步分清而交替,練到腿上有勁,輕移慢放沒有聲音。

意體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時軟綿綿的,打完一套拳身體不發熱,不出汗,心率沒有什麼變化,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确理解應該是用意念引出肢體動作來,随意用力,勁雖使得很大,外表卻看不出來,即随着意而暗用勁的意思。

意氣相合,氣沉丹田:就是用意與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與動作一開一合相配。

動中求靜,動靜結合:即肢體動而腦子靜,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謂形動于外,心靜于内。

式式均勻,連綿不斷:指每一招一式的動作快慢均勻,而各式之間又是連綿不斷,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協調而緊密銜接。

打太極拳要求松靜自然,這使大腦皮層一部分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态而得到休息。同時,打拳可以活躍情緒,對大腦起調節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練,越要“先在心,後在身”,專心于引導動作。這樣長期堅持,會使大腦功能得到恢複和改善,消除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有意地運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通過輕松柔和的運動,可以使年老體弱的人經絡舒暢,新陳代謝旺盛,體質、機能得到增強。太極拳近百年來所以在國内外逐漸得到推廣,就是因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對神經衰弱、 心髒病、 高血壓、肺結核、氣管炎、潰瘍病等多種慢性病都有一定預防和治療作用。病情嚴重的患者,要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鍛煉。

活協調,動作一緻,随心所欲。隻有周身輕靈,才能進而掌握行氣運動的本領。第二階段是練内形,也稱内勁。先以意識作為指導,練成意、氣、拳架三者合一,由外形至内形。身法是組織内形,産生内勁的關鍵環節。所以,平日行功走架,一舉一動必須由内及外,達到内外相合統一。此即“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的道理。身、手、步法一定要做到相互協調配合,達到以内形支配外形的目的。

(一)武派(郝式)太極拳是用"起、承、開、合"四個要領貫串始終,因此在習練中不可因起、承、開、合節序的關系而産生繼續的現象。應以求尾闾正中,将含胸、拔背、裹裆、護臀、提頂、吊裆、松肩、沉肘和虛實分清等法則,一個一個地逐漸掌握好。然後再求腰脊斂氣,使氣注腰間。脊骨之氣能注于腰間,一身便有了主宰。一身能有主宰,身、手、步法才能聯成一體。能聯合一體,全身的肌肉骨骼才能達到靈活協調,進一步掌握行氣運動的功夫。能做好以上這些要領,就能以意送氣達于腹部,不便之上浮,就能氣沉丹田。

(二)練太極拳必須明确呼吸自然之理,千萬不能閉氣。練拳從開始就要思想意念集中,精神貫注,周身要空松,勁才能顯得正,決不能用呼吸系統的運動來支配太極拳的開合運動。手法要氣勢騰挪,有預運之勢,無散漫之意;神聚于眼,我意欲向何處,則眼神直射何處,周身也直射何處,一轉眼則周身全轉。視靜猶動,視動猶靜,總須從神聚而來,手法達于氣勢騰挪,即可氣貫手指。

(三)平時行功走架,既要沉着穩妥,又須輕靈自如。每一拳勢必須分“起、承、開、合”四個字,但四字之間不可截然斷續,必須做到連貫自如,不能呆闆,要開中寓合,合中寓開。走架時要學會知己的本領,一動勢/必先問問自己有何處不夠,或有哪些要求不合度,隻有不斷糾正,才能不斷進步。走架的速度要慢,但要防止呆滞,所謂身法輕靈,必須貫徹于走架之中。走架的目的在于運用,平日行功走架時,就要當做正在與人打手,在打手時又要當做走架,如是相輔相成,拳藝才能不斷提高。走架成熟之時,全身似氣球,身體猶如懸空,兩手高低屈伸皆能靈活自如,兩腿不論前進後退、左右旋轉、虛實變換,無不随意所欲。太極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極,日久功深,太極拳的精妙藝術得矣。

實戰

實戰原則點有兩點:

1、聽勁:即要準确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

2、引手: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

太極拳是一門最講求省力打人的藝術,所以借力打人、引進落空是太極拳最本質的特點。要掌握“四兩撥千斤”的巧妙技藝,就是要懂得身法輕靈之理,以意運氣、以意打人,久之則身法無所不合。一身之勁在于整,一身之氣在于斂,身法能一一求對,輕靈自如,達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人一挨我,我在下即能得機,而在上即能得勢,上下相随,前後左右無不得力也。能得機得勢,乃能舍己從人;能知己知彼,才能因敵變化;能因敵變化,“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技,才能出神入化。

總之,引進落空、借力打人,周身須完整統一,動則俱動,靜則俱靜,勁斷意不斷,才能一觸即發。牽引在上,運化在胸,儲蓄在腿,主宰在腰,蓄而後發。一身須具備五張弓,才能做到蓄勁如張弓、發勁如發箭。勁以曲蓄而有餘,周身之勁在于整,發勁要專注一方,須認定準點,做到有的放矢。勁起于腳跟,由腳而腿而腰形于手指,須完整一氣,不能有絲毫間斷。

太極拳實戰講:粘,來叫順送不丢頂。遵循力學原理的運用,如合力、杠杆原理、動量守恒及慣性等原理中的力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