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瓷器和陶器主要區别

瓷器和陶器主要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9 12:52:11

瓷器和陶器主要區别(陶器與瓷器的區别)1

陶瓷陶器與瓷器的合稱。陶器與瓷器的區别不在于有釉沒釉,陶器可以有釉,如漢代琉璃釉器(俗稱:漢綠釉)、唐代五彩琉璃器(俗稱:唐三彩)等等。瓷器也可以無釉,如白瓷素胎器,由于質地潔白細膩,所以沒有人會把它看成陶器。其實商周至戰國時期我國南方地區采用瓷石生産的所謂硬質陶器,其胎質已經達到瓷化程度,敲擊之聲清脆悅耳,也應當屬原始瓷範疇。 陶器與瓷器的區别在于,一、使用材料;二、燒成溫度,二者缺一不可。陶器可以使用包括瓷土在内的各種礦物粘土制作,燒成溫度較低,多在700—1000℃之間,胎體基本燒結,不再遇水分解,但氣孔率和吸水率較高。在顯微鏡下觀察胎體,極少存在玻璃相莫來石結晶體,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瓷化,敲擊之聲較沉悶。而瓷器使用的是氧化鋁含量較高的瓷土即高齡土燒制。瓷器的燒成溫度至少在1100℃以上,胎質基本瓷化,顯微觀察有大量莫來石結晶體存在,氣孔率和吸水率較低,敲擊之聲清脆。有關陶器與瓷器的區别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燒成溫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達到800℃以下,最高可達1100℃左右。瓷器的燒成溫度則比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達到1400℃左右。 二、堅硬程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低,坯體并未完全燒結,敲擊時聲音發問,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上作坯。燒成溫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高嶺土在燒制瓷器所需要的溫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體,在燒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璃質。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殼,卻并不透明。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兩種,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挂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六、概念不同 陶器:用粘土為胎、經過手捏、輪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幹燥後,放在窯内燒制而成的物品。 瓷器: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等組成,經混煉,成形,煅燒而成的外表施有釉或彩繪的物器。瓷器和陶器雖然是兩種不同的物質,但是兩者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系。如果沒有制陶術的發明及陶器制作技術不斷改進所取得的經驗,瓷器是不可能單獨發明的。瓷器的發明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制陶過程中,不斷認識原材料的性能,總結燒成技術,積累豐富經驗,從而産生量變到質變的結果。 所以,廣義地講:瓷器是從陶器發展而來的,可以說沒有陶器的發明與發展就不可能有瓷器。瓷器出現以後陶器還是在繼續生産,陶器和瓷器是各自獨立發展,并且從生活用品逐漸轉變為收藏藝術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