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梅花一直以其冰清玉潔,淩寒盛開的芳姿倩影深受愛戴。許多文人雅士更是把梅花寫進詩詞中,賦予它深刻的文化内涵。
梅花不懼冰雪,傲然飄香,如同中華民族曆經苦難芳菲自開的精神非常相像,梅花之風骨成了民族之風骨的形象代言。
《詩經》中就與許多關于梅花的詩句,例如:“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帶伊絲。其帶伊絲,其弁伊骐”,意思是布谷鳥在桑林築巢,小布谷鳥在梅樹的枝丫之間嬉戲打鬧。品性良善的君子,他的腰帶白絲鑲邊。他的腰帶白絲鑲邊,君子頭上的玉飾皮帽花色新鮮。
晉代文人陸凱,曾寫了一首詩:“折梅逢驿使,寄于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他把這首詩和剛剛折下的一枝梅花交給驿使,帶給遠方的朋友範晔。以梅贈友,風雅之至。
庚信是南北朝時期的一位文學家,早期作品辭藻華麗,文風浮誇,42歲之後,因為經曆從南朝入北,行出使之職,後被羁留于北朝,作品風格發生了巨大轉變。一改之前的詞語堆砌,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家國和親人的思念,字字蒼涼悲慨。
南北朝時期主要的文學創作體裁就是“賦”,辭賦可以分成騷體賦、文體賦、骈體賦、律體賦四種體裁,庚信将兩漢以來以散文入賦變為以骈文入賦,對“賦”這種文體進行了一次改革,使賦更具有形式美,從此,“賦”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初唐時,唐人以詩入賦,唐代王勃、駱賓王的骈體文深受庚信影響。
庚信曾經寫過一首活潑清麗的梅花詩: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這首詩平鋪直叙,清麗俏皮,通俗易懂,絲毫沒有“賦”的痕迹。
起始兩句就發表感歎,今年的春天姗姗來遲。當年臘月剛過一半,梅花依然盛開。言外之意,今年的梅花開得晚了,春天來得晚了。
這一句其實是在說他從南入北之後,季節上的不适應。南方的冬季短,梅花開的也早。
首句寫入北朝之後,氣溫比南方低,梅花自然就開得晚一些。言語之中,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
第二句比較孩子氣,似乎在和誰打賭。如果不相信今年的春天來得晚,進一起到雪地裡看一看。
第三句寫雪地裡的實況。梅樹上的冰挂還沒有消融,樹随風動,也可能是作者一行人搖樹而動,冰雪落了一地。伸出手往樹枝高的地方,覺得十分寒冷。到底看沒看到梅花呢?
第四句告訴讀者答案,早知道到雪地裡尋找梅花,費了半天勁也沒發現梅花的影子,後悔穿的太少了。
這首詩情景交融,透過孩子氣的尋找春天的小事,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思念。對梅花的思念,就是對家國親朋的思念。
詩題是《梅花》,然而隻有尋梅的過程,沒有看到一朵梅花,俏皮中盡是蒼涼。
2.杜小山的梅花清雅溫暖
南宋詩人杜耒,字子野,号小山。曾經寫過一首淡雅而清麗的梅花詩,詩名并不是詠梅,而是《寒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這是一首十分嚴謹的七言律詩。
第一句是說,在一個十分寒冷的冬天的夜裡,家裡有客來訪,以茶當酒,竹爐上的水開了,炭火很紅。
第二句是說,這就是一個平常的日子,從窗口望去,月亮跟往常一樣高挂夜空,但是因為有了梅花,所有的這一切,都不尋常了。
半夜有客,一定是志同道合的友人,彼此情誼深厚,所以少了很多客套,酒不必喝,以茶代酒,烤着通紅的爐火,驅散夜裡的寒冷,爐火上煮着一壺茶,霧氣氤氲,茶香撲鼻,不用刻意聊什麼,想說的話,都在這一碗熱熱的茶湯裡。
擡眼相視而笑,發現一輪明月映照窗前,窗邊梅樹開花了,朵朵梅花清雅無比,在寒夜中肌骨冰清,影姿綽綽,梅香似有若無,和茶香纏繞在一起,别有一般韻緻。
這首詩寫得是茶和梅,用筆看似随意而不着痕迹,其實構思嚴謹,字字珠玑。客随主便,圍爐清談。喝的是茶,聊的是梅花。
屋内暖暖,屋外寒冷。一客一主,一茶一梅,一月一窗,一冷一熱,對比強烈,卻有“饑嚼梅花香透脾,吐出新詩字字香”的感慨。
據《梅間詩話》記載,杜耒曾向趙紫芝請教寫作方法,趙紫芝回答說:“但能飽吃梅花數鬥,胸次玲珑,自能作詩。”
杜耒這一首《寒夜》詠梅,淡筆描摹,如話家常,清雅端麗,卻又情誼溫暖。尤其是愛茶之人,百讀不厭。
3.王安石的梅花峻拔老辣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改革家。他從小以讀書為樂,下筆如有神,提筆做文章。長大之後遊曆山水,對百姓生活有所了解,任支度判官時,寫下萬言書向宋仁宗陳奏實情,揭露了官制科舉、奢靡風氣,請求改治。
宋神宗時,實施變法,司馬光等人堅決反對,新法推行受阻,王安石為維護新法得罪了神宗,罷相之後退居江甯半山園,朝廷念其舊好,封他“荊國公”。
他曾寫過一首《梅花》: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首詩短短20個字,娓娓道來,言簡意赅,清幽的梅花香氣似有若無。
牆角有幾枝梅花,不懼嚴寒傲然盛開了。從遠處望去,雪白一片,但是知道那不是雪,隻聞得淡淡的梅花香。
作者以梅喻人,這是在盛贊君子當如梅,要有自己的傲骨,即便在條件十分艱苦的時候,也要不懼困難,在冰雪中開花,在嚴寒中吐蕊,在逆境中依然芬芳。
梅花不是種植在庭院的顯著位置,而是在牆角,這是告訴我們,低調做人,高調做事,這才是君子風範。
熙甯七年(1074),天下久旱,饑民流離失所,很多人把這件事情歸罪于王安石變法。神宗在重重壓力之下,不得不将王安石罷相以平衆怒,将其改認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江甯府。
這一年的冬天,王安石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詠梅絕句,借詩明志。
三首梅花詩,完全不同的風格,您更欣賞哪一首呢?您還有更喜歡的梅花詩分享給大家嗎?期待您的留言。
本文為原創,百家号首發。
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