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微信社交十大禮節

微信社交十大禮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5-03 15:11:34

微信社交十大禮節?大家好,我是學長上周的《我這樣好看不?》,分享了不少形象管理的幹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微信社交十大禮節?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微信社交十大禮節(微信社交禮儀這樣發消息)1

微信社交十大禮節

大家好,我是學長。

上周的《我這樣好看不?》,分享了不少形象管理的幹貨。

大家還挺感興趣的。

其實啊,衣冠的周正,不僅是為了好看,它本身也是起碼的禮節。所以孔子才說“君子正其衣冠。”

我講形象管理,其實也是在講人際交往。

今天,就繼續講一個你可能很感興趣的點:《微信社交禮儀·1.0版》。

“微信社交”是我們社交中非常非常重要的場景,

但對微信交流中應該注意哪些社交禮儀,卻缺少讨論。

讀懂這篇文章,你發的微信,會更受别人的喜歡。

01

尊重别人的時間

其實,體現出對他人的尊重,并用恰當的形式來與他人相處,始終是溝通禮儀中最需要關注的兩個點。

而在微信聊天中,尊重别人的時間,尊重别人的權利,尊重别人的感受,以及保護他人和自己的隐私,或許是四個最值得關注的部分。

微信之所以不像釘釘一樣,有已讀未讀的功能,是因為它的定位是大衆溝通工具,而不是工作交流工具。

用張小龍的話說,微信希望實現的是用戶“用完即走”,也就是你使用完一個功能後,可以放心地去做别的事,而不用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時間都耗費在惦記着這個事上面了。

當然,其實你用完也很可能走不出微信,你可能去看公衆号、看視頻,可能去玩遊戲,但這是聊天之外的功能了。

微信産品對于用戶,是有着人性化的尊重的。

尊重别人,首先體現在尊重别人的時間上。浪費别人的時間,等于慢性謀殺。

當你承擔的工作越來越多,自由的時間越來越少時,你會對這句話有越來越深的體會。所以我們在微信溝通中,也要尊重和珍惜他人的時間。這是基本原則,而下面則是具體的一些策略參考:

1、關于内容:聊天的時候,有話最好一次性說完,不要把一段完整的意思分為五六個甚至十幾個短的句子/詞組發出來。

你每發一次,就會消耗别人的一次注意力(情侶或類似情況除外,下面還有很多條内容也适用這個例外,虐狗狀态的微信聊天不在咱們讨論範圍内)。

2、關于語音:除非你是很忙的領導,或者除非情況确實比較特殊,一般情況不要給别人發語音特别是長語音。

雖然說現在語音轉文字也挺方便的。但是,人家花更多的時間打字,讓你更方便直觀的直接閱讀;你為什麼為了省自己的時間,讓别人多一步操作呢?你可能沒意識到,但别人就會覺得這是不尊重。

3、關于群聊:不要動不動@所有人,不要經常在工作群裡閑聊,可以私聊的事不要老在群裡聊。這都是在逼着别人看無效信息。

4、關于廣告:無效信息裡最讓人反感的還是别人根本不需要的廣告。廣告的價值在于找到有需求的用戶,用合适的方式引起興趣,産生購買。

傳統電視廣播時代做不到這一點,但互聯網時代的廣告是更加精準的。而你如果偏要反其道行之,既不追求精準,又不注意方式的恰當,那是非常讨厭的。

所以,做廣告可以,但不要經常發廣告。私聊最好不要發任何廣告,私聊群發廣告,是對别人的極度不尊重。如果你要這麼做,被人拉黑的時候就别覺得冤。

02

尊重别人的權利

尊重别人的時間,本身就是尊重别人的權利。而除了時間以外,還有一些重要的權利,你也要注意尊重。

同樣,這句話是原則,以下具體的執行策略則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做補充調整。權利千千萬萬,這裡隻講幾個最重要的:

1、首先要尊重别人的社交選擇權,因為很可能别人會不願意和某些人打交道,或不願意參與某種場合。

比如你要把A的微信号給B,那麼你應該首先取得A的同意。你要把A拉進一個對他來說陌生的群,也需要先獲得首肯。再比如,你要和别人打語音電話,也要先問問對方是否方便。

2、其次要尊重别人的行為習慣。比如不要在早上8點前,或者晚上11點後給别人發微信消息,因為那是休息時間。

這點我自己其實做得不好,因為我确實睡得晚。不過我會注意的是,這些時間隻和極少數的朋友、夥伴發消息。其他人則一律不聯系。

3、再次,要尊重别人發表觀點和看法的權利

在工作交流中,不要隻顧着發表自己的意見。

會傾聽的人,才是會交流的人。

懂沉默的人,才是懂說話的人。

在生活中,看到别人發的朋友圈或者其他内容,如果你不同意,你可以保持沉默,也可以友善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但不要去刻意DISS别人。這除了體現出你這個人很讨厭以外,什麼也體現不了。

03

尊重别人的感受

在權利之上,還有一層内容很重要,就是感受。

能夠關注他人感受的人,才是真正的在社交,否則,那估計連事情的交涉都談不上。

1、初次交流,記得自報家門,避免尴尬。如果你們是第一次認識,或是有很長的時間沒有線上交流了,你最好都簡單地介紹一下自己。

畢竟,如果你能記住每一個打交道的人,那是你的能力。但别人如果記不住你,那是非常尋常的事情。

2、日常交流,語氣不要太生硬。甯可“賣萌無恥”,不要賣弄無聊。

比如經常加點語氣詞,加個表情包。聊天的時候也可以多說“謝謝啦、麻煩啦、不客氣”這樣的話。這不是虛僞,這是基本的客氣。

3、人與人之間,要有合适的邊界感。既不要顯得太過生疏,同時也不要親昵過度。例如,交流的時候,不要隻用“你”“我”這樣的詞,顯得彼此邊界分明,可以根據情況多用“我們”“咱們”“大家”這樣的詞彙。

但是也不要動不動就是“這是我鐵哥們”“穿一條褲子的兄弟”。鐵哥們注水了,就很容易繡的。一條褲子人人用,那就變抹布了。

4、意見相左的時候,不要全盤否定别人。建設性,是交流的核心要義。

你可以委婉地批評,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去引導别人。但不要輕易地全盤否定别人,更不要人身攻擊。誰都會犯錯誤,這再正常不過了。

我們通過溝通,是要解決問題、推進事情的,而不是比誰對誰錯的。

5、更不要和别人“撕”。我看過的微信群裡或朋友圈裡的每一場“撕扯”,最後都從道理之争變成了情緒之争,甚至惡言相向,如潑婦罵街。

撕輸了郁悶,撕赢了其實也得不到什麼好處。旁觀的人隻會默默記住你的這一場情緒失控。有這工夫,還不如發發紅包開心開心。

04

保護他人的信息

和所有的線上社交一樣,微信社交是需要特别注意信息保護的。超過了五個人的群,群内信息傳出去的速度其實遠比你想象得快。

所以,注意保護他人和自己的信息,就成為微信社交中值得專門關注的一類禮儀。

1、不要洩露他人隐私信息。不要把自己和他人的私聊截圖,或者群截圖随意地發給他人。

這不僅會讓和你聊天的人感到不快;而且你要知道,信息傳播是不受你控制的,這張截圖可能會出現在你不希望出現的地方,甚至出現在互聯網上大量的陌生人面前。這是你真正想要的嗎?

2、保護他人信息有一個值得一提的點就是,不要把别人和你的語音聊天“外放”。

别人默認和你的聊天是“私聊”,你卻把它變成了“公放”。發消息的人,和聽到的人都會不愉快。聽到的人會想,我和你的聊天是不是也會這樣被“公放”?

3、如果不想讓太多人知道某個信息,不管是别人的還是自己的,就幹脆不要在微信上發。因為,你在微信上的聊天,也很可能被截圖出去。

你不能控制别人的傳播,就嚴格把控好自己這個源頭。當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個“大喇叭”的時候,基本也就沒多少人願意和你分享了。而隻有當你身邊的朋友都認為你口風嚴信得過時,你才可能成為值得信賴的夥伴。

以上四大部分,有原則,有詳細的策略。

之所以寫着是“1.0版”,是因為,原則是确定的,策略卻很可能是可以不斷修補的。

歡迎你在評論區讨論,歡迎補充簡要可行的策略!

說不定我在更新《微信社交禮儀2.0版》的時候,就吸收了你的建議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