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是2000多年來的中國智慧,孔子說,中庸之道是人類最高的智慧,“知者過之,愚者不及”,那我們應該在實踐中如何運用中庸的思想呢?今天我們來聊聊。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我國古籍經典《中庸》的思想,前面我們用幾期内容來詳細介紹了第一章的内容,接下來今天我們開始分享《中庸》的第2-5章的内容。這幾章的内容,主要是論述中庸思想的重要性。首先,中庸不僅僅是一種至高的道德标準,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至高的實踐智慧。
孔子說“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意思是說,中庸是一種至高至極的境界,很少人能始終一直奉行。
曾仕強老師說,中庸就是合理;林語堂老師說,中庸就是度,看起來都很難把握,那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和踐行中庸之道呢?
首先,我們要理解中庸的智慧是來自于對大自然萬物的觀察,來自于對古人經驗的總結,而不是某個擁有超高智慧的人的憑空想象和設計。所以,要踐行中庸之道,我們要區分兩個概念:理性原則和實踐智慧。我們知道人是有理性的,在理性上,我們希望一切事情的變化都是具有某種特定規律的,就像物理世界的運動變化一樣,具有高度的确定性,理性原則是對現實的抽象,抽象成為一條條結構清晰,邏輯一緻的标準和原則。
在哲學家林語堂看來,這是一種“數”的思維,是一種追求精确性和确定性的思維方式;而中庸之道是一種“度”的思維,是一種保持不确定性,保持動态調整的一種實踐智慧,它追求不是精确性,而是合理性。理性原則和實踐智慧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前者是以人的理性原則為參考的,而後者是以實踐結果為參考的,根據反饋來不斷調整,這是一種動态的系統思維。
我們舉一個例子,比如遊泳,在任何一本教如何遊泳的書裡面,都會告訴你各種規範的标準動作,應該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手臂應該如何擺動,呼吸應該如何調整,所有的一切都是有一套标準的,但是光知道這些标準,顯然不能幫助你學會遊泳。要學會遊泳,你需要做的是在實踐中不斷調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沒有一套客觀的絕對标準,你不能看一本書就可以學會遊泳。
你可能說,這不就成了沒有原則和标準了嗎?其實不是,隻是我們對原則的不同理解。在理性的領域,我們以理性為原則,而在實踐的領域,我們以最終的實際效果作為參考,同時也有一個底層原則,比如自然法則。
比如吃的太飽和吃的太少,對身體都不好,而唯有恰當的飲食才是中庸之道,才是符合正常的新陳代謝規律的,因為你的最終目的是要身體好,而不是符合某個飲食博主給出的菜單;再比如過度鍛煉身體和完全不鍛煉身體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保持适度的鍛煉,才符合中庸之道。而這裡的關鍵在于,是否符合一個人的自然規律,而符合這個自然規律,人才會生活得更好。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很多吃播,大吃大喝,很多人為了博取眼球,單手批木棍,一根手指做俯卧撐,鐵砂掌,一陽指等等,這樣的人可能最後都會烙下一身的病根,這些都是違背中庸之道的,因為這不符合自然規律,超出了人的自然承受能力。
其實中庸之道和道家思想所推崇的自然之道是類似的,莊子講了很多類似的故事,比如著名的“螳臂擋車”,螳螂以為自己的力氣很大,用自己的手臂去阻擋飛馳的車輪,結果可想而知。違背自然規律必然會遭到自然的懲罰。但這套自然規律并不存在于人的理性中,而是存在于大自然中,或者存在于人與自然的實踐互動中,這是我們踐行中庸之道,要明白的第一個前提:理性原則和實踐原則。
雖然他們都是某種原則,但是它們的出發點和目的是不一樣。如果我們再深入思考的話,中庸之道是一種超越了人的理性的實踐智慧。中庸思想的基本假設是,世界是變化的,并沒有一套一勞永逸的标準可以指導每一個行為,或者換句話說,這種變化規律是我們人所無法完全掌握的,所以孔子說“知者過之,愚者不及”,太自以為聰明和愚笨都是不可取的。莊子說“吾生也有崖,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随無涯,殆已”,總之,人的能力、知識是有限的,我們自以為的聰明,在大自然面前其實是非常渺小的。
而中庸思想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放棄某種主觀的預設,而去符合一個更大的自然秩序。在古人看來,大自然是一個完美的和諧共生的系統,大自然内在的這種秩序,中庸稱之為“和”,道家思想稱之為“道”。這種自然秩序有一個最高的目的,那就是“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也就是萬物和諧共生。所以,中庸思想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它讓我們學會了,放棄自身主觀性的預設,不要隻站到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要把自己置身于更大的系統中去思考和實踐,最終實現和大系統融合。
另外,我們可以把中庸思想看成一種系統思維,在系統論裡面,任何一個系統都包括三個層次:要素、關系和目的。所以,當我們運用中庸思想的時候,首先需要找到自己在一個系統中的位置,進而找到系統的最終目的,當然還要找到系統内部的要素和要素之間的關系。舉個例子,當你面臨職業選擇的時候,是選擇一家錢多活少離家近的公司,還是選擇一家工資不高,但成長性更好的初創公司。我們經常會面臨這樣兩難的選擇,而這樣的選擇之所以難,是因為我們沒有把這個選擇放大一個更大的系統。
實際上如果你站到自己人生這個系統來看,你可以想想,你的人生追求和目的是什麼?你是一個追求拼搏的人,還是一個追求穩定的人,一定找到你的參考系統,所作出的選擇就不一樣。總之,站到一個大的系統中,以始為終去做出選擇,這樣的選擇就和某個系統的最終目的具有了一緻性。當然,人生的各種選擇是非常複雜的,一個人生處無數個系統中,不存在絕對理性的完美選擇。一個人有自己的理想,一個人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社會責任。但有一點是不變的,你的任何選擇都應該融合與某個更大系統的目标。關于如何在系統做出明智的現在,如果感興趣,後面我可以做幾期關系系統決策思維的内容。
總之,真正做到中庸,需要極高的智慧,中庸之道的關鍵,不在于眼前非此即彼的取舍和折中,而在于從系統看,它應該是最佳的選擇。始終關注更大的系統的目标,而采取和系統目标相一緻的行為,這才是踐行中庸之道的根本。中庸之道,不是沒有原則,而是心中有一個更大的原則。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内容,請繼續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