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呈祥
“乾隆屬于蹭熱度,但凡大家的作品他總要往上面蓋章,而且是多蓋章,像狗皮膏藥一樣。事實上,大多數文物隻要有他的印章在上面,都會有一定的貶值。”看到如今故宮裡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網友這麼說。
《快雪時晴帖》是東晉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力作,全文僅有28字,卻被曆代譽為“第二法帖”,僅次于《蘭亭序》,其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可見一斑。
01
這樣一件國寶重器,按道理說得到它的人定會視若珍寶,不敢用手直接觸碰,怎麼着也要和鑒寶專家一樣戴上白手套,對着它時也不敢說話,萬一唾沫星子濺到上面怎麼辦,至少也要用手擋住嘴。
然而,乾隆卻不把這些規矩放在眼裡,他不但直接取下來欣賞把玩,而且還在上面亂噴“口水”,替王羲之分章斷句,你說氣人不氣人?
據學者統計,乾隆(愛新覺羅·弘曆)一生共為《快雪時晴帖》題字63處,蓋章170個。原帖不過A4紙大小,全文僅有28字,他是怎麼寫下和蓋下的,估計王羲之都要困惑了。老王不要困惑,俺弘曆自有妙招。
原帖不是弄不下嗎,叫裝裱師傅過來,給帖的前面加四頁,後面加九頁,多出十三頁空白的紙,完美解決。然後,繼續題字蓋章,繼續蓋章題字。乾隆隻活了八十七歲,要是活到一百歲,不知道還要加多少頁。
02
我們都知道,乾隆也是個文化人,好詩詞,一生寫下諸如“一片兩片三四片……”的詩萬餘首,善書法,具體寫下什麼名帖不清楚,為名家作品題跋、到處題詞的事倒經常幹。前人作書,後人題跋,曆代文人墨客皆如此,也無可非議。但問題是:有必要題這麼多字、蓋這麼多章嗎?
對于乾隆來說,是非常有必要多次題多蓋的,至少前者能說明喜歡,後者可以證明印章多。另外,“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天下都是朕的,一張小小的字帖,朕樂意怎麼搞就怎麼搞,誰敢說不。
然而,該帖除去他的題字和印章以外,隻有極個别古人的蓋章,有宋徽宗、米芾、趙子昂等人,但每個人僅有一方小印而已。為什麼前面的人蓋這麼少?我真的不知道,也許他們的印章都沒有乾隆的多吧。
03
對于書法而言,題字、蓋章的多少并沒有一個具體标準,但有一個原則:不能影響觀瞻。那麼,乾隆為《快雪時晴帖》題這麼多字、蓋這麼多章好不好呢?除了乾隆自己認為好,估計其他人都會認為不好,尤其是印章,從上至下,從左至右,密密麻麻已經把原帖蓋住了。
倘若王羲之看到這個場面,不知道會作何感想,也許會懵圈,也許會惱羞成怒,反正絕不會誇贊蓋的好:“弘曆啊,你喜歡我的書法我能理解,蓋170個章真使不得。”
就如今印章的分布來說,《快雪時晴帖》已經不能再叫這個名字了,應改名《快雪時晴印譜》或《晉紙乾隆印譜》。總之,乾隆為《快雪時晴帖》題字蓋章的數量已影響觀瞻。
04
如果單純出于收藏升值的話,蓋得多是好事,鑒寶專家不是說過嗎,蓋一方印就多一個故事,多一個故事就多出幾百萬,這與網友“都會有一定的貶值”的說法不太一樣。
另外,乾隆“狗皮膏藥式”的蓋章,對後世有不小的影響。如今的書法展覽上,經常能夠看到一幅作品上大章小章疊加,并沒有人說不好,當然也沒人說好。
也許,我是說也許,當初乾隆是太過喜愛了,已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所以才不停的題字蓋章,倘若不是,也不會為其特設一個“三希堂”,将其供在裡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