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家鄉總是令人魂牽夢繞,這裡不僅僅有家鄉的親人,家鄉的老屋,家鄉的老井,還有家鄉的胡楊樹等等。
在我的家鄉甯夏國營靈武農場場部門前,靜靜矗立着兩顆胡楊樹,它們沒有農場渠邊上的白楊那樣高大,也沒有果園裡的果樹那樣壯碩,更沒有路邊的垂柳那樣婀娜多姿,但在夕陽的餘輝中,它們像鍍了一層金,像一對無比忠誠的衛士,那樣的神聖而不可侵犯,默默地捍衛着農場的門戶。寒冬酷暑,胡楊樹演繹着它們自己的春華秋實。風霜雪雨,胡楊樹見證着靈武農場的榮辱與興衰。許多中青年農場人都知道這兩棵胡楊樹在農場存在的歲月很久,卻很少有人知道它們的年輪和來曆。前幾天筆者有幸在‘靈農之友’微信群裡,通過嚴紀彤、蔣生俊和王文昌等幾位老人的聊天信息裡知道了這兩棵胡楊樹的來曆。現分享出去,讓更多的靈農人知道胡楊樹的年輪和來曆,也讓後人知道它也代表着第一代靈農人勤勤懇懇、默默無聞、艱苦奮鬥的精神。
那是上世紀的1956年,靈武農場楊材亮園藝師去新疆開會學習,看見新疆的鹽堿地上生長着許多胡楊樹,了解到胡楊樹能忍受荒漠中幹旱、多變的惡劣氣候,對鹽堿有極強的忍耐力等特點,懷揣着對胡楊樹精神的敬畏之心,從千裡之外的新疆小心呵護得帶到了靈武農場,并且親自栽種在農場場部門前。六十二年的歲月很快過去,第一代靈農人已寥寥無幾,胡楊樹卻生機盎然。我覺得這兩棵胡楊樹不再是樹堅強生命的象征,它更像代表了第一代靈農人一種精神,锲而不舍,百折不撓,堅韌頑強,固守着千年不變的信念。開溝挖渠時,被鐵鍬、背婁摧殘得遍體鱗傷,隻好用腳下的黃土來為自己抹平傷口;裝卸莊稼時,上百斤沉甸甸的麻袋壓在脊梁上,從不喊累,隻有回到家裡躺在土炕上才呻吟幾聲,以緩釋身體上的壓力;炎熱的夏季農田除草時,身體機械式的站立、蹲下,仿佛體内蘊藏着無窮的動力,一天又一天,不知疲倦在耕作;深秋的糧場上,緊張而忙碌的身影加班加點到深夜淩晨;嚴寒的冬季,呼嘯的西北風也阻擋不了他們奔向田間的足迹…。第一代靈農人正是擁有像胡楊樹一樣的精神與品質,成功克服了嚴寒酷暑、荒無人煙的惡劣環境和難于想象的困難,風餐露宿、披星戴月以頑強的毅力順完成了國營靈武農場的修建任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