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天生的都各有一張身份證, 上面印有五光十色的線條, 誰也不能僞造.憑着這一身份證, 無論元素藏在哪裡, 或含量極其稀少, 科學家都能把它識别出來.
在1666年, 物理學家牛頓, 發現一束白光在三棱鏡片下, 竟然成為一條彩色帶, 其中紅、橙、黃、綠、藍、靛、紫, 就像雨後轉晴的天空, 出現的彩虹那樣, 從此物理學中, 就興起了光譜學這一個分支.
不同的光源發出不同顔色的光, 本是很平常的事, 自從有了光譜學, 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們, 開始研究不同色光的光譜有什麼不同, 由此發現, 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光譜, 并明确提出觀測光譜, 可以簡便地檢出某種元素, 甚至可以将其他星球上的元素檢驗出來.
1860年德國科學家本生和基爾霍夫兩人合作, 研制發明了分光鏡, 它的構造是将被測光源, 已知光源和目測鏡, 從可旋轉位移的目測鏡中觀察, 将被測光譜對照, 就能準确無誤的檢查發出被測光源的物質中含有什麼元素, 從而也可以發現人們未知的新元素.1860年和1861年, 他們兩人就是從光譜分析中, 相繼發現了铯 (Cs) 和铷 (Rb) 兩種新元素.铯和铷是比鉀還活潑的金屬元素, 可用電解的方法制出單質, 但必需有大量含铯或铷的某種純淨的化合物, 進行操作才是可行的, 本生和基爾霍夫雖然沒有制出铯和铷單質, 但他們的發現是被公認的, 并被載入了化學元素發現史冊.
基爾霍夫(左)本生(右)
有趣的是稀有氣體氦, 最初是用分光鏡觀察日食時, 發現月球上有它, 27年後的1895年, 同是用了分光鏡, 發現了地球上也有它.地球大氣中氦的含量占大氣總體積的百萬分之五點二 (5.2ppm) .要從大氣中直接發現氦的存在, 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從空氣中提取并制得純氦, 則更是近幾十年, 有了精密分餾空氣設備以後的事情了.
氫元素的光譜圖
人們研究了氫光譜, 計算了光譜中各線條所在位置的相應波長, 創立了行星系水平的原子結構學說, 從理論上推導出氫原子核外電子離核所在的位置和運動規律.這是本世紀初, 物理學的巨大成就之一.後來, 原子結構理論, 仍是根據光譜的這一事實, 又有了新發展, 而且跟化學結合得更緊密.其中的基礎知識、主要結論及聯系化學實際的一些情況, 在中學化學裡都有介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