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斯嘉麗
抱着消遣心情看劇的人,多數是期待大團圓結局的。
但是沒想到,像《我的解放日志》這樣,根本就是生活的磨難還在繼續的結局,也能讓那麼多人喜歡,打破了韓劇爛尾的傳統,至今仍在豆瓣9.2分的位置屹立不倒,為《我的解放日志》成為今年的神劇蓋章。
上一篇,斯嘉麗分析了美貞和具先生的結局:每個主角都沒有大團圓結局,這才是今年最佳韓劇結尾,這一篇,接着說美貞姐姐和哥哥的結局。
01 琦貞:披荊斬棘地愛着
琦貞這個姐姐的角色,主要有兩個作用:
一是為了塑造美貞壓抑的成長環境,為美貞性格的合理性背書。
另一個作用,就是成為編劇筆下為愛而戰的女戰士,通俗點說,就是宇宙無敵戀愛腦。
電視劇開頭,琦貞就表明了自己出場的目的,她想要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不戀愛,甯可死。
從這個角度看,琦貞求仁得仁了。
雖然她的男朋友跟她約定了,要等到自己的女兒20歲的時候,他們才結婚,那時候,琦貞已經五十多歲了。
雖然她的男朋友還有兩個姐姐,尤其是其中的一個小姐姐特别喜歡給她臉色看。每次她參與他們家的活動,這個小姐姐就要對她冷嘲熱諷。大姑小姑難相處是很正常的,但是難到這個地步,也是這部劇的一道坎了。
但是琦貞依然照單全收了,雖然她很煩很氣,但是因為她愛這個單親爸爸,為了愛,她還是披荊斬棘地活着。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她并沒有得到解放。
電視劇的開頭,她的夢想是搬到首爾住。她跟二哥都覺得,隻要搬到首爾,他們的人生一定會不一樣。實際上沒有。
這一點,他們不如美貞通透。你會不會不一樣,看的是你的生存能力,而不是你真的住在哪裡。
每個地方,不是都有第一名和最後一名嗎?都有富豪和乞丐嗎?在香港,有人住半山,也有人住露宿街頭,難道在香港露宿街頭,跟在十八線小城市露宿街頭有什麼本質差别嗎?沒有。大家都是被城市速度抛棄的人。
所以,琦貞依然還是跟電視劇開頭一樣,在公共場合說話口沒遮攔,在餐廳大聲埋怨跟自己不相幹的人,然後得罪一票人的那個類型。從郊區搬家到首爾,她那種不讨喜的性格一點都沒變。那麼,她的人生會有什麼變化呢?
不過不重要,靠着她對愛情的全心付出,應該還是有一些觀衆緣的。
現實生活中,千萬不要模仿。編劇是不是想要表達的是,現實生活中毛病很多的角色,普普通通讨人厭的人,其實也有不顧一切的熱情?
02 昌熙:媽媽的去世讓他一夜長大
昌熙這個角色,算是全劇欲揚先抑的驚喜。
因為編劇刻意為之的隐瞞,隻看開頭的人,一般都會以為昌熙這個人一點用也沒有。
那麼大個的人了,買個車還要爸爸出錢,本身又在家吃在家住,除了路費根本沒什麼支出,跟女朋友約會都從不送人回家。做事沒計劃,天天跟大姐一起抱怨自己出生在郊區,是全劇唯二的牢騷王。
但是,随着劇情的展開,昌熙這個角色的閃光點竟然越來越多。
三段戀情。
第一次,因為他知道自己真的不咋地,主動跟女朋友以吵架的方式分手。
第二次,因為他知道自己不能給别人結婚的承諾,幹脆不要開始。
第三次,他知道自己不是賢雅想要的那種人,于是提出分手。
每一次,其實他都是非常理智,從來沒有想過傷害别人。從一個人對待戀愛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做人的态度。從這些不成功的戀情裡,反而可以看出昌熙是一個很負責的人,所以,他才會每一次都成為先拒絕的人,不要給人虛假的希望,是很多不負責任的人都做不到的事。
而且,随着編劇最終終于肯說的實情,我們才知道,原來這一家人每次吃飯都那麼死氣沉沉,是因為爸爸被人騙又被姑姑忽悠,一家人一直背着債務生活。
昌熙賺的錢很多都上繳給媽媽,他自己本身确實沒什麼錢,也不想拖累人家女孩子來蹚家裡這趟渾水。
最終,還是他為了讓爸爸有個幸福晚年,自己搬到首爾拼命工作,最後把家裡的貸款還清了。
他那專制、粗糙、而又不懂變通的爸爸,終于在死前可以好好過日子了。
昌熙的行為給他爸上了一節課,所以,最終他把能在最後一集說出很多家長想都不敢想的話:其實,如果你們不想結婚也是可以的。
做父母的,一般都希望自己的兒孫滿堂。這在東方文化裡是常理。多子多福,自己百年以後,如果兒女孤單一人,自己又怎麼能知道他們過得怎麼樣?
但是這個爸爸知道是自己拖累了全家。如果不是自己欠了債,又怎麼會累死老婆,又怎麼會把兒女困在家裡這麼多年?
兒子一離開他,多年不中用的吊兒郎當的樣子就瞬間消失了,立馬就把家裡的債務還了。如果老婆沒有遇到他,人生是不是會更燦爛?是不是至少不用這麼早離開這個世界?
懷着這種醒悟,爸爸終于向兒女說出了,不結婚也沒關系的話。真的很難得。其實,這也是編劇的想法。
這個世界很糟糕,不生孩子不是不愛對方,不結婚也不是不想好好過日子。最重要的是,我們的人生不要由世俗的形式來定義,不假裝幸福,也不假裝不幸,誠實地面對自己。
這個編劇,我看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