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今綸
最近,因為北京西城區即将實施“多校劃片”,一個小區對應多個學校,也就是說西城區也将告别學區房,一些家長搶着買上千萬的房子,以便在規定生效之前鎖定名校。新聞引起較多争議,其中一種觀點頗能蠱惑人心:即學區房是以透明的市場化的方式劃分教育資源,幹掉學區房必然出現權力尋租。
果真如此?當然不是!
公共教育資源憑什麼價高者得?學區房并不是世界潮流,也不是每一個大國都有學區房:美國、英國有學區房,德國、日本就沒有學區房。所以,有學區房并不代表“政治正确”。難道英美就正确,德日就不正确?不要欺負老百姓讀書少,在那胡咧咧。
先說第一個話題:幹掉學區房必然出現權力尋租?我想反問一句:有了學區房就沒有權力尋租?瞎扯。
在過去漫長的學區房年代,我見過如下情形:都是學區房,但是學位緊張,有人可以搶到,有人搶不到,難道沒有權力尋租?進了名校,還要分重點班、非重點班,這裡面都是公正公平公開的?你們不會沒聽說過領導寫條子的事情吧?
有了學區房,不過是給中産開了一個口子,讓爾等有機會奉獻六個錢包,上了車的中産美滋滋,沒上車的年輕中産很苦逼,這很公平?
錯了!學區房在很大程度上不過是把教育資源和地産資源打包出售的一種商業産品,可是這教育資源是公共的,憑什麼價高者得?
而且一個一年納稅8萬的人如果隻是因為一念之差買房在郊區,教育資源一般,而另外一個一年納稅2萬的人因為掏空了六個錢包買房在市區,享受到了較好的教育資源,這TM公平嗎?納稅8萬的人比納稅兩萬的人享受到公共福利好,這就很公平?
杠精會說,納稅8萬那位可以在城裡再買一套,他當然可以買,可是這個制度本身就是畸形的,我們是在讨論制度。
我們就不說納稅更多的人應該享受更好的教育資源了,至少,二者應該享受大緻相同的教育資源。能做到嗎?能,資本主義國家日本、德國都做到了。
在日本,無論你的娃是在東京還是鄉下,享受到教育資源都差不多。公立學校硬件、軟件都差不多,公立學校占了絕對大的比例。
日本沒有學區房,當然也就沒有圍繞學區房的權力尋租。
因此,邏輯鍊條很清晰:沒有學區房,也可以沒有權力尋租,前提是真正做到教育公平。
學習德日模式,沒人會買學區房那麼,在中國,做到“教育公平”有沒有法律支持?有!
《義務教育法》早就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将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關鍵是能不能做到。
日本、德國能做到,中國能做到嗎?我不知道,但是日本、德國确實讓國人遠離了學區房的困擾,至少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方向吧。
綜上所述:說“幹掉學區房必然出現權力尋租”的可以閉嘴了,不是必然的,是可以選擇的。
幹掉學區房确實部分幹掉了地産營銷号、中介、學區房業主、開發商、教育部門的利益。
那麼,有錢人要追求高質量的超過公立學校一般水平的教育資源,怎麼辦?很簡單。鼓勵開設私立學校,鼓勵有錢人的孩子上私立學校,收的稅用來補貼公立學校,不香嗎?
北京西城區前述新聞中的幾套學區房都是以上千萬的價格賣出的,孩子上個過得去的私立學校花不了上千萬,富人也是受益者,不用去求人,也不用去搶房。
如果真能學習德日模式,我是說“如果”,沒人會去買學區房,沒人會去求重點學校的校長,如何實施權力尋租?
幹掉學區房隻是第一步,我們呼籲第二步是實現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中國人為了房子、教育焦頭爛額,在複雜的國際國内形勢之下,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不聽房地産鍊條既得利益者的瞎忽悠,對于國家的穩定發展大有裨益。
方向正确了,就要繼續堅定走下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