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跳動,又在悶聲幹大事!
5月9日,這位大佬被曝出大動作:字節跳動(香港)有限公司更名為抖音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生效時間為5月6日。
更有意思的是,這并非個例,天眼查顯示,字節跳動旗下多家公司正陸續更名為“抖音”。
雖說官方回應依舊是萬年不變的“不予置評”,但改名再加上月空降的CFO高準,為上市做準備的動作,已經呼之欲出了。
改名背後的深意
此前一直傳聞稱,字節跳動不打算直接登陸資本市場,而是以分拆的形式,讓抖音打包自家國内業務上市。
這一點,正好從改名中得到印證。
有一說一,字節跳動此舉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出于全球化戰略考量,二則是發揮抖音的商業價值。
業務架構上,抖音與Tik Tok都在字節跳動旗下,雖然兩者生态獨立,但國際監管環境複雜,以字節跳動的全球化業務背景,有必要将抖音與Tik Tok業務分割,做好上市的風險管理。
在港股上市的背景下,它需要理清抖音與Tik Tok的關系,從集團改名去除這層聯想,再從業務上進行全面隔離與區分,無疑将有利于規避海外監管風險。
若海外業務有所波動,也不至于不影響國内業務的整體市值。
另外,當下抖音日活躍用戶數已超過6億,是字節跳動旗下最成功、最賺錢、最有知名度的産品,沒有之一。
目前,一個尴尬的事實是,抖音在國内的知名度比母品牌字節跳動要高得多。
當一家公司旗下核心産品的知名度與傳播度超過母公司,且母公司的戰略、流量和收入都要與核心産品挂鈎時,将該産品作為集團品牌名是常見的做法。
比如,提起美團,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外賣業務;百度基本等同于搜索;騰訊也大緻等于社交;而阿裡則是電商。
然而,提起字節跳動卻不能第一時間想到抖音和短視頻,這也是需要改名的原因之一。
抖音上市勢在必行
可以說,抖音将在港交所上市,是闆上釘釘的事。
首先,強如字節跳動,在港交所上市沒有難度,資本市場也會認可。
抖音系業務包括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可以分别對标快手、B站、百度信息流的估值水平,綜合比較下來估值不會低。
同時,國内在政策層面,對赴港上市是持開放态度。并且,前面提到,因為有Tik Tok存在,因此抖音不可能赴美上市。
另一方面,今年4月25日,字節跳動聘請高準出任CFO。而這位大佬,曾參與多家公司的上市,比如美團、拼多多、京東和小米等,說句“IPO專業戶”不過分。
讓他當抖音的CFO,不可能沒有目的,大概率是為IPO而來。
最後,從業務角度來說,抖音也準備就緒。新晉CEO梁汝波宣布的6個業務闆塊,有短視頻業務、中視頻業務和教育産業等,不怕在資本市場講不出好故事。
目前,阻礙抖音上市的,便隻剩下市場環境。
畢竟,現在港股市場中互聯網公司的估值處于低位,整個市場流動性也偏弱。對于字節跳動這隻萬億規模的“大魚”來說,目前港股水位過淺,或許難以給出一個合理的估值。
不過,這都取決于抖音自己的選擇。可以确定的是,如今抖音上市,或許真的隻欠東風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