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公孫龍白馬非馬觀點錯在哪裡

公孫龍白馬非馬觀點錯在哪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1 10:16:23

公孫龍白馬非馬觀點錯在哪裡(把白馬非馬解釋為)1

公孫龍(約前320—前250),姓公孫,名龍,字子秉,戰國趙人,為先秦名學之集大成者。今本《公孫龍子》一書,其《迹府篇》乃後人彙集公孫龍事迹所成,而《通變論》《堅白論》《白馬論》《指物論》《名實論》五篇可信為公孫龍本人作品。先秦名學辯題甚多,“白馬非馬”雖非創始于公孫龍,但他的《白馬論》卻最為世人所熟知。然而,“白馬非馬”論題的真實含義卻始終難以被世人确切地了解。

“白馬”何謂?公孫龍在《名實論》中曾說:“天地及其所産焉,物也。”又說:“夫名,實謂也。”他承認客觀存在的實物,且給予實物以具體的名稱。“白馬”之“名”用以稱謂現實中白色之馬這一“實”,公孫龍不否認此點。他在《白馬論》中說:“馬固有色,故有白馬。”又說:“合馬與白,複名白馬。”公孫龍不否認現實中的白馬,隻不過它是被“白”限定了的“馬”而已。

“非”字何義?學者有将“白馬非馬”解釋為“白馬不是馬”者(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三松堂全集》卷二),亦有将其解釋為“白馬不等于馬”者(屈志清:《試論公孫龍的哲學思想》,《社會科學戰線》1979年第1期)。公孫龍曾在《通變論》一文中系統地論述了他的“二無一”論題,這個論題又服務于“白馬非馬”論題,“非”即“無”,他是在說白馬無馬、無白,亦即白馬不是馬、馬白不是白,公孫龍絕不是在簡單地論證“白馬不等于馬”這一常識。公孫龍将兩物之間的“異”“不等于”等同于“非”“無”,凡兩物之間有差異,其關系便為“非”,不存在聯系。公孫龍在《白馬論》中說:“求馬,黃、黑馬皆可緻;求白馬,黃、黑馬不可緻。使白馬乃馬也,是所求一也。所求一者,白馬不異馬也。”接着又說:“馬者,無去取于色,故黃、黑馬皆可以應;白馬者,有去取于色,黃、黑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馬獨可以應耳。無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馬非馬。”公孫龍論證“白馬非馬”的思路就是通過“馬”與“白馬”的不等、相異來論證“白馬非馬”。

“馬”字何指?此乃千百年來學人無法确切了解“白馬非馬”含義的關鍵所在。公孫龍在先秦思想家中比較獨特,其獨特之處便在于他不滿足于現實世界的思考,他努力對現實世界做出抽象化的思考,形成了一個由共相組成的所謂的彼岸世界。

公孫龍在《堅白論》中說:“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堅焉,不定其所堅。不定者,兼。”又說:“堅未與石為堅而物兼,未與物為堅而堅必堅。”其所描述的就是這樣的彼岸世界。他在該篇又接着說:“白固不能自白,惡能白石、物乎?若白者必白,則不白石、物而白焉。黃、黑與之然。”現實世界中的“白石”已說明“白”能“白石、物”,則“白”固能“自白”,即“白者必白”,其所論述者乃是作為共相之“白”,“堅必堅”者亦同此理,乃謂由共相所組成的彼岸世界不依賴于現實世界,是獨立的存在。

公孫龍看來,現實中的“白馬”是由“白”之共相與“馬”之共相和合而成,《白馬論》說:“馬未與白為馬,白未與馬為白。合馬與白,複名白馬。”所謂“馬未與白為馬”乃“馬”之共相之義,而“白未與馬為白”則是“白”之共相之義。共相和合而為實物,這裡公孫龍割斷了實物與更為本源的彼岸世界之間的聯系,他在《白馬論》中又接着說:“白者,不定所白,忘之而可也。白馬者,言白定所白也。定所白者非白也。”此即“馬白非白”。“白馬”之白,是以殊相形式而存在于現實世界,為“定所白”,它不是那種以共相形式存在于彼岸世界中的“白”,即它不是“不定所白”,兩者間無聯系。公孫龍所謂“定所白者非白”亦即“馬白非白”,其“非白”的“白”即“不定所白”,是可為物所“兼”的“白”,乃“白”之共相義。同理,“白馬非馬”等同于“定所馬者非馬”,其“非馬”的“馬”即“不定所馬”,是可為色所“兼”的“馬”,乃“馬”之共相義。

“白馬非馬”是說“白馬”之馬,是以殊相形式而存在于現實世界,為“定所馬”,它不是那種以共相形式存在于彼岸世界中的“馬”,即它不是“不定所馬”,兩者間無聯系。殊相非共相。先秦文字簡要,一字多詞,每個漢字都存在多個義項。馬之殊相義、共相義,均可用“馬”之一字以示之,但在公孫龍“白馬非馬”論題中,“非馬”之“馬”僅取“馬”之共相義。“馬”之殊相義,則由“白馬”“黃馬”“黑馬”諸“名”承擔。學者若将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題依照字面意思解釋為“白馬不是馬”,失之籠統;若解釋成“白馬不等于馬”,則為不确。

公孫龍的“非”即“無”,亦即“相異”“不等于”,反向則可推知他的“是”當即“不異”“相等”,他的思維模式為“甲是甲”。一物隻能“是”它自身,隻與自身存在聯系,與任何它物之間隻存差異,沒有聯系。公孫龍切斷了事物之間應有的聯系,每個事物都是孤零零地獨存于世界,故而他的世界是一個物物相離的世界,這就是他的世界觀,所以他在《名實論》中說:“離也者天下,故獨而正。”天下事物無不“離”,每個事物隻能是它自己,即“獨”,事物間不存在聯系。白馬隻能是白馬,“白馬”此“名”隻能專門用來稱謂白馬此“實”,如若用來稱謂馬、或白,皆不可,用來稱謂黃馬、黑馬,同樣不可,故公孫龍在《名實論》中又論述道:“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夫名,實謂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則不謂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公孫龍這種名與實相專應的思想,不僅是《名實論》的核心,也是《公孫龍子》一書的綱要,貫穿了他的整部作品。

欄目主編:王多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

作者單位: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