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比較動态構圖和靜态構圖

比較動态構圖和靜态構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4:08:29

比較動态構圖和靜态構圖?“我覺得他們組的概念圖把因數與倍數的知識已經整理清楚了,但是在處理奇數、偶數在體系中的關系時,我有不同意見我覺得不應該把它們直接放在倍數的下面,而應在‘2的倍數特征’下面再分出奇數和偶數,因為我們是以‘是不是2的倍數’來判斷一個自然數奇偶性的”,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比較動态構圖和靜态構圖?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比較動态構圖和靜态構圖(概念構圖将思維外顯)1

比較動态構圖和靜态構圖

“我覺得他們組的概念圖把因數與倍數的知識已經整理清楚了,但是在處理奇數、偶數在體系中的關系時,我有不同意見。我覺得不應該把它們直接放在倍數的下面,而應在‘2的倍數特征’下面再分出奇數和偶數,因為我們是以‘是不是2的倍數’來判斷一個自然數奇偶性的。”

“根據概念間的相互關聯,可以有不同的層級關系,也可以用連線把不同的關聯表征出來。他們的概念圖表示得很直觀。我覺得也可以用到對‘互質數’這一概念的整理上,還要想辦法突出它是表示兩個數的一種關系。”

這是浙江省東陽市吳甯第五小學五年級《因數與倍數的整理與複習》的課堂上,學生通過概念構圖展示互評的現場讨論。

執教教師何葉飄在這堂課中設置了三個概念構圖環節:一是課始構圖,以“因數與倍數有哪些知識及聯系”為主題,請學生把已有概念、認識和困惑,以概念圖的形式表征出來。二是課中論圖,針對不同學生作品進行比較、評論,教師設計了“你看懂構圖的道理了嗎”“為什麼這樣構圖”“有不同的構圖方式嗎”“如何構圖會更好”四個關鍵問題,引導學生觀圖解釋、評圖比較、論圖思辨,使零碎的知識形成關聯的結構,表層的理解走向深層的建構。三是課尾正圖,學生通過展圖、觀圖、評圖、論圖形成新的認知,為進一步深化思考提供有力支撐,引導學生進行修正、補充或重構。

何葉飄運用概念構圖教學實現了“讓兒童的學習看得見”。像這樣的課在東陽市吳甯第五小學的日常課、研讨課和優質課中早已是常态。

協助學生看見理解的過程

東陽市吳甯第五小學引進概念構圖教學法,旨在改進畫線、圈注、加點等傳統的碎片化識記手段,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全面思考問題。自此,概念構圖使隐性的思考顯性化、零散的知識結構化、停滞的思維生長化,并成為其課堂改革的一大亮點。

學校根據課堂教學及學生認知規律,架構起一個“五級”理解層次标準:黑洞理解、經驗性理解、衍生性理解、結構化理解、抽象性理解。

過去在課堂上,經常會面臨學生理解看不見、學教不對應的困境;不重視已有的認知經驗和自我思辨重構,“重記憶輕理解”“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現象普遍存在。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構建内在心理表征的過程,學習者不是将知識從外部轉移到記憶中,而是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理解,并與外部世界互動。因此,學習活動不是教師簡單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也不是學生被動接受信息的過程,而是學生通過與外界互動,聯系自己原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産生意義的建構過程。教師運用概念構圖這一支架,可以幫助學生拉近已有認知與深度理解間的距離,促進學生喚醒零碎經驗,梳理内在關聯,為學生提供思辨、内化、拓展、完善的契機,讓學生學會學習,在構圖表征、互評衍生、自我修正中提高學習效益。

東陽市吳甯第五小學研究團隊立足學生實際情況,以可見的概念圖推動理解深化、變革學教方式,突出結構化理解和可遷移運用,實現了三大突破:一是隐性思維顯性化,學生看不見的思考過程在概念構圖中呈現出來,方便對話和思辨;二是零散知識結構化,引導學生以層級和網狀等關聯表征知識間的内在聯系;三是停滞理解生長化,在構圖、論圖、用圖過程中催生理解向深層生長。

構建“四環七式”課堂範式

概念構圖就是引導學生将自己對概念的理解“構畫”出來。為更好實現高質量育人,團隊在前期概念構圖教學基本模式的基礎上,構建了“四環七式”課堂範式。“四環”指的是“初學構圖—互學論圖—合學正圖—拓學用圖”四個環節。初學構圖,指學生在學習初始階段,嘗試圍繞學習主題自行用構圖的方式呈現已有的認知和疑惑。互學論圖,指學生圍繞不同的概念圖進行相互解釋、比較、評論,在互動對話的基礎上實現理解的衍生、改造和擴展。合學正圖,指學生通過讨論、合作等方式進一步完善理解,并對已有概念圖進行修正或重構,以達到具有上下層級和内在關聯的結構化理解。拓學用圖,指學生在應用和拓展中提煉更抽象的本質理解,并用圖将自己的所學引向更廣泛的問題解決,以圖來促進實際運用和遷移。

研究團隊并以“可視化呈現、結構化梳理、深層化加工、遷移化應用”為導向,針對不同課型教學又衍生出7種不同的教學變式,引導教師在實踐中探究、在探究中創新。

當課堂改革走過19年

東陽市吳甯五小地處城郊,是一所典型的薄弱學校。學校秉持“為每一名學生的自主生長盡責”的辦學理念,提出“讓每名學生保持生長,讓每位教師保持自信,讓每處角落保持歡喜”的辦學願景,以“生命在場、生态育人、生長不息”為教育追求,實現“讓每一顆童心都在陽光裡,讓每一株小苗都在舒展中”。

2003年,學校為解決“課堂低效、學生高負”的問題,提出“懶課勤思”教學主張,強調課堂是“學”的投入而非“教”的表演,把課堂時空還給學生,要以學生的觀察、思考、讨論、抽象、推理等活動為主。學校以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諾瓦克的概念圖為支架,開始開展概念構圖教學研究。2005年,“概念構圖教學策略的研究”立項為浙江省教科規劃課題,由此開啟學校以概念構圖變革課堂教學的序幕。從2003年提出“思維可見”的教學主張,到2016年提出“簡約課堂”,以精簡促增長,全面構建課堂新樣态,再到2018年提出“自主生長”的教學主張,重視以課程體系的構建來推動學生在概念構圖中實現自主學習,學校逐步制定了“理解層次标準”,構建了《概念構圖教學指南》,開發了《概念構圖:讓孩子愛上自主學習》校本課程等。

如今,學校課堂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學生學得辛苦、教師教得盲目”的現象有效緩解,思維不可見、理解不深層、學生不主動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2021年,學校立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概念構圖撬動教學深度變革的實踐研究”,成為全國小學唯一立項課題。近年來,學校先後3次榮獲浙江省教科研優秀成果獎評選一等獎。《理解可見:小學概念構圖教學18年探索》獲得2021年浙江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與此同時,概念構圖教學研究帶動了一大批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自2018年以來,學校每年走上市級教學展示平台的教師有30多人次,有7位教師被評為省市級教壇新秀,有1名教師被評為特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剛剛被評為省教壇新秀的盧萍萍說:“概念構圖教學研究刷新了我的課堂觀和教學觀,更新了我的教學方式,也有效推動了一大批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作者系浙江省東陽市吳甯第五小學校長)

《中國教師報》2022年04月20日第6版

作者:葛敏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