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2萬隻候鳥抵達閩江河口濕地過冬

2萬隻候鳥抵達閩江河口濕地過冬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3:19:38

彭山區融媒體中心 石蔚然 川觀新聞記者 張蒙

9月27日下午5點,攝影愛好者盛曉波來到彭祖新城濕地公園拍攝湖中的水鳥,“平時空閑了就會來這裡拍照。”今年3月,盛曉波拍到了一種全身黑色的鳥類,照片經過眉山市彭山區林業與園林中心專業人員的識别,确定圖片裡拍攝到的動物名叫白骨頂,又名骨頂雞,全身黑色,僅嘴巴和額甲為白色,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這是岷江彭山段首次記錄到骨頂雞的出現。

不僅是骨頂雞,近年來每到冬季11月至次年3月,赤麻鴨等大批候鳥都會準時出現在岷江河畔栖息越冬,這也反映出岷江彭山段的生态環境和水質環境持續向好。

2萬隻候鳥抵達閩江河口濕地過冬(江河上遊看變遷)1

航拍彭祖新城濕地公園 袁志福攝

這樣一幅生态美景的背後得益于彭山大力實施的碧水攻堅戰。近年來,彭山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每年按目标、任務、問題、責任四項清單和清河、護岸、淨水、保水行動方案,開展生态修複,繪制治水“作戰圖”。通過完成岷江岸線保護和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及河湖劃界,關停散亂污企業84家,整治畜禽水産養殖850家,拆除違建5000平方米。關停河道砂石企業11家。累計投入5億餘元,建設城市濕地公園2座,建設生态堤防15公裡,綠化美化岸線50餘公裡等,有力解決了水域環境治理“岸”上的問題。

“現在每天吃完晚飯我都會來逛逛濕地公園,有時帶小朋友去兒童樂園區玩耍,有時和老伴散散步,挺舒服的。”70歲的王大爺告訴記者,他家就住在濕地公園附近,從出門到公園,步行隻需十幾分鐘,很方便。濕地公園不僅為市民休閑娛樂提供了好去處,也改變了岷江流域的水域環境。

2萬隻候鳥抵達閩江河口濕地過冬(江河上遊看變遷)2

岷江河畔附近栖息覓食的骨頂雞 盛曉波攝

岸線問題整治的同時,大力推進全域污水治理。位于鳳鳴街道城南片區的城南污水處理廠,從表面看是一個綠色景觀、草木蔥郁、溪水潺潺的濕地公園。而透過表面,這裡卻是全省第三座、眉山首座地埋式污水處理廠,自2020年2月投用以來,日處理規模達3萬噸。

除城南污水處理廠外,彭山還投資6.6億元,建成了10座城鎮污水處理廠、2座工業污水處理廠、35座農村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污水收集處理能力達6.8萬噸/日,實現污水處理全覆蓋,并由第三方專業運維。

“山得水而仙,水抱山而美”,岷江由南向北縱貫彭山全境,近年來水質均保持在Ⅲ類。2021年彭山區獲評四川省省級生态區。“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宜居”的美好生态正在彭山逐步實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