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提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認為這是用來規勸人結婚的。其實,在《孟子》一書中,原文是這樣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重點在于後半句。是說:舜不告訴父母另娶的行為雖然不好,但是因為舜是為了後代,所以反而是孝順父母的表現。
那麼,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這“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本意,是被人誤解了。那麼,三不孝是指哪三不孝呢?它真的是出自孟子麼?
孔孟之道中的“孝道”
在最初的孔孟之道有關的書籍中,提到孝道時,實際上并沒有明确指出不孝有三這樣的概念,這是後來做了總結和縮減之後形成的,并非他的原文。在孟子看來,不孝并不隻有三種,而是大緻分成了五類。
大緻指的是,懶惰不能立身,更不能供養父母視為不孝;因為自己的錯誤言行,連累到父母視為不孝;自私自利,偏信妻子,而不信父母視為不孝;不能侍奉供養父母天年,不能在父母最需要時陪伴,視為不孝。
這些才是孔孟之道中所提到的不孝,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子的徒弟曾子,在家裡被父親痛打一頓,但是當到了第二天時,曾子還專門跑到家裡去唱歌,以此來證明自己被打之後沒有出事。
這樣的做法受到了孔子的贊揚,孔子認為曾子是懂得孝道的人,這是孝敬父母的一種體現,但是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現如今,卻是大家所不能理解的,是妥妥的“愚孝”,畢竟即使作為父母,也不能随便打孩子。
這便是孔孟之道中提到的關于“孝道”的一些相關内容,但是由于這些古籍曆史久遠,裡面記載也頗多是後人集合而成,因此并不能說這些就是孔子和孟子關于孝道的所有思想,那樣一定是偏頗的。
而且在不同的曆史時代中,有不同的追求和不同的社會信仰,因此也不能武斷地就認為孟子和孔子這樣的思想是錯誤的。畢竟他們的思想中認為的孝道,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供養父母,就是不孝,這個是即使在今天也為大家所公認的。
民間常常有言“養兒防老”,這句話聽起來太過于片面,但也确實有它正确的方面在,烏鴉尚且知反哺,人又怎能不孝呢?而無後,在古代看來也确實是很嚴重的一件事,相當于“斷了香火繼承”,要知道在古代極為看重宗廟傳承。
因此會衍生成這樣的話語也一點都不奇怪了,無後斷了宗廟,不僅是不孝順父母,還在很大程度上對不起祖先,所以後來他也被加入了不孝的部分之中。
趙歧認為的“孝道”那孔孟這樣的孝道,又為何會傳到後世變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樣的定論呢?那必須找另一個相關的人物了,這個人物就是趙歧。正是在東漢趙岐的總結之下,成功定下了“不孝有三”這樣的定論。
東漢趙岐認為,第一不孝應當是:在明知父母做錯的情況之下,依舊因為所謂的孝道曲意奉承他們,而不是指出他們的錯誤,讓他們改正,這是非常不孝的情況。
第二不孝是:因為自身貪戀家庭的溫暖,在明知家裡貧困,依舊不能去社會上努力奮鬥,掙錢養活自己,以及很好地供養父母,反而還讓父母來倒貼自己,就是所謂的“啃老”,這樣的也被視為是極大的不孝。
而第三類不孝,自然就是後世廣為流傳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了。在東漢時期,宗法制已經形成,整個社會基本上形成了以宗法血緣維系的大家庭,而男丁就尤為重要,各類祭祀以及重要的活動,都需要依靠男丁來完成。
因此,如果不能為家族繁衍生息,沒有後代來繼承,就被視為是最大的不孝,比之前的兩類還要嚴重,可見“香火傳承”在當時的重要性。
之後這樣的話也漸漸流傳下來,成為了一句民間俗語,甚至是成為各位家長“催婚的名言”,不過其實關于孝道的解釋有很多種,這句話也并未就是将孝道框為了三條,僅僅是為了突出無後這件事情的重要而已。
這句話是古代那樣特定的環境裡,特定的産物,随着如今時代的發展,有後或者是無後都成為了個人的選擇,不再被這些世俗所牽絆。但是孝道卻依舊是大家需要遵循的很重要的一點,孝敬父母也是道德和法律的共同要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