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喝水!”
自從同居後,早上醒來,男友小張都會端一杯溫開水讓小雯喝下,他說:“早起喝一大杯水,好處多多,通便又排毒。”但小雯卻認為,早上起來口中肯定有不少細菌,灌這麼大一杯水,相當于把細菌全部喝下去了。于是小雯隻願意喝一小口,而男友依舊堅持讓她喝完一整杯,不想兩個人竟然因為喝水的觀點不同吵了起來,誰也不能說服對方。
早上喝一大杯水對身體好這一說法是否有依據?醒來到底應該先刷牙還是先喝水?今天1藥網就和大家聊聊這些和喝水有關的問題。
早起一杯水,好處竟然這麼多早上起來喝杯水,可以對排空的胃腸道進行一次“大掃除”,不僅有助于消化,還能預防便秘。
經過一夜睡眠,早上起來時,身體已經處于生理性缺水的狀态,喝一杯水可以改善脫水的症狀,降低血液粘稠度,預防心血管疾病。
此外,飲水還可以增加血容量,加速血液循環,也可以讓大腦變得清醒,幫助人體迅速恢複精力。
不少人起床後,都習慣先喝一杯水再去刷牙,也有不少人擔心起床後直接喝水,會将口腔中的細菌和殘渣喝進腸胃,不僅不衛生,還不利于我們的健康。
早晨起來,到底應該先刷牙還是先喝水?
嘴巴有細菌其實是一種正常現象。
很多人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頭天晚上認真刷牙了,但第二天早上起來後,嘴裡還是會感覺到口幹、口苦,甚至有口氣,這是不是就意味着,在我們睡覺時,嘴巴裡的細菌數量就在偷偷的增長呢?
其實,正常人的口腔有500多億個細菌,相當于一個超級細菌培養皿,但是在這些細菌裡,大部分都是對人體有益的細菌,隻要細菌總體數量控制在正常範圍内,各種細菌會在口腔中保持動态平衡。因此,起床後直接喝水,會将口腔中的細菌喝進腸道這個說法是不科學的。
但有些人又有這樣的擔憂:口腔裡有各種各樣的細菌,萬一喝水時把有害菌帶下去了怎麼辦?
首先,細菌沒那麼容易被“帶走”,即便被帶走喝進胃裡,也會被胃裡的胃酸殺死,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所以早起喝水等于喝細菌的說法更是不成立。先喝水還是先刷牙是個人習慣問題,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即可。但一定要記住的一點是,早晚都要認真刷牙,别偷懶。
早上第一杯水,這樣喝才正确早起喝水應該做到慢慢喝,每次不超過100ml。
早上起床後,人體處于缺水狀态,容易感到口渴,往往會一口氣喝下一大杯。
但這樣的喝法其實并不好。因為人的腎髒每小時能排水800-1000ml左右,若在短時間内突然大量飲水,易導緻稀釋性低鈉血症,造成心髒和腎髒的負擔。而脾胃功能較弱的人一次喝太多水,也容易引起腹脹、腸鳴等腸胃不适應症狀。
就算早上口渴難忍,也盡量緩慢、分幾次喝水。
早晨最好喝溫水,太涼的水容易刺激腸胃,引起胃黏膜血管急劇收縮,造成腸胃不适,甚至出現嘔吐腹瀉的情況,為避免“自己找罪受”,1藥網建議大家早起還是喝熱水或常溫水,水溫以25~37℃左右為宜。
喝水少的人身體更容易出現這幾種問題都說女人是水做的,但其實無論男女,身體裡含量最多的都是水。
水占人體重量的60%~70%。我們的體溫調節、新陳代謝、運輸及排洩等,都離不開水。
一些平時不愛喝水的人,在短期感覺不到明顯的影響,但如果長期喝水不足,容易對身體造成這幾種傷害。
1、血液粘度增高
血液中90%以上都是水。如果身體缺乏水分,血液粘度會增高,循環減緩,常表現為頭暈、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愛打瞌睡等。
2、易過敏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身體長期缺水是引起過敏症狀的原因之一,而喝水有助于改善過敏症狀。
3、容易發生便秘
水是腸道的一種天然潤滑劑。身體一旦缺乏水分,就會導緻腸道的蠕動能力下降,容易發生便秘。
4、更容易發生痛風和結石
引起痛風的原因是體内過多的尿酸無法代謝出體外,在關節處堆積而引起酸痛不适。而尿液是代謝尿酸的主要途徑,而身體長期缺水,就容易造成尿酸堆積,進而加重痛風。
同時,喝水少還是引起尿路結石的一大因素,喝水少的人尿液容易形成結晶沉澱,久而久之就會變為尿結石。
除此以外,喝水不足還會減慢新陳代謝,甚至在極度缺水的情況下,心情也會受到影響。可以說,水與人體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
6個月以内、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可以通過母乳中的水來滿足身體的需要,不需要額外喝水。
6~12個月的嬰兒,一天大約需要900毫升的水,可以通過母乳或奶粉中的水,以及額外喝水來滿足需要。
大一些的兒童,每天需要喝600~1000毫升的水。
絕大多數的普通成年人,一天大概需要喝1500到1700毫升水,同時還需要通過含水的食物,如水果、湯汁等來補充水分。
對于哺乳期女性,每日約需喝水2100毫升。
此外,體力勞動者水分消耗較多,在戶外作業或氣溫較高時,可根據自身情況酌情增加飲水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