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水肥一體化優質高産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北海市 2021 年财政項目
_顧業連等
豇豆,俗稱長豆角,清脆爽口,食用方法有腌、煎、炒、油焖、炸等,其是備受廣西乃至全國人民喜愛的蔬菜。 2021 年,北海市豇豆種植面積 1.17 萬 hm 2 、産量 32.38 萬 t 、産值 14.45 億元。 北海市是廣西“南菜北運”蔬菜重要生産基地,豇豆已成為北海早春種植的主要蔬菜之一。 北海市蔬菜研究所根據豇豆的生長發育習性開展研究,并配套總結出水肥一體化優質高産栽培技術,為豇豆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1 栽培季節
豇豆在廣西北海地區早春造于 12 月下旬至翌年 1 月,日均溫達到 13℃ 以上時播種;秋造于 8 月下旬 9 月上旬播種。
2 種子質量要求及品種選擇
種子質量參照《糧食作物種子》( GB 4404.2-2010 )第 2 部分:豆類中大豆種子質量要求,符合《無公害食品 豇豆生産技術規程》( NY/T 5079-2002 )中 4.7 的“種子質量要求”。 宜選生長勢強、抗逆性強、高抗病蟲害、高産的優良品種,如廣西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提供的農豐 9 号, 具有雙莢率高、結莢整齊、抗病性強等優點;廣東湛江中燕種業有限公司提供的長江 9 号, 豆莢縱徑 70 cm 左右,無鼓籽,無鼠尾,賣相好;廣州科田種苗有限公司提供的科田 1 号,豆莢形美而整齊,結莢多而集中,品質優 。
3 土壤要求
土質疏松,土壤肥力應達到《無公害農産品 種植業産地環境條件》( NY/T 5010 ) 中土壤環境質量要求,《綠色食品 産地環境質 量》( NY/T 391-2021 )中土壤環境質量要求。
4 整地及施基肥
播種前 10 d 深翻土壤,曬 5~7 d 後每 667 m 2 撒施生石灰粉 20~25 kg ,然後打碎耙平起畦。 畦面寬80~90 cm ,畦高 25~30 cm ,開雙條淺溝,田塊四周應開好排水深溝。 每 667 m 2 撒施生物有機肥 300~500 kg 、複合肥 20 kg 、培肥地力的微生物菌劑 500 g作基肥,撒于溝内,與土混勻後點種。 肥料的使用應符合《肥料合理使用準則 通則》( NY/T 496-2010 )的規定。
5 種子處理
播種前将種子晾曬 1 d ( 28~30℃ ), 晾曬後按2.5% 咯菌腈懸浮種衣劑 ∶ 種子 =1∶300 的比例拌種進行消毒, 一般情況下為利于機械播種選擇直播;若選擇催芽後播種,将豇豆種子置于清水中浸泡 12~24 h ,然後用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浸泡1 h ,取出洗淨,用幹淨濕潤棉布包裹,置于 25~30℃環境下催芽, 催芽過程要保持種子濕潤, 60%~7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6 播種
每 667 m 2 用種量 1.6 kg 。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使用豇豆專用播種機播種(不催芽),也可人工點播,播種時要确保雙粒點種,雙行,行距 60 cm ,株距 8~12 cm ,播種後覆蓋表土。 種子發芽前使用 960 g/L 精異丙甲草胺乳油600 倍液噴畦表面,每造最多使用 1 次。
表 1 豇豆主要病蟲為害及化學防治方法
7 搭棚
于早春季節播種,當天播完後搭小拱棚覆蓋薄膜保溫,用長 1.8 m 、寬 1.5~2.0 cm 的竹片,寬 1.8 m的薄膜,搭建寬 1 m 、高 0.5 m 的拱棚,每隔 1 m 插1 根竹片,膜邊緣用泥土壓實,定植後撤棚。
8 田間管理
8.1 出苗前田間管理
注意天氣變化,遇晴天連續幹旱、土表見白時及時淋水,有條件的可灌 1 次“跑馬水”保證土壤濕潤,也可通過滴灌帶适當滴水保濕,以保證種子發芽對水分的需要。
8.2 幼苗管理
① 通風降溫降濕 出苗後遇高溫晴朗天氣,可于 10 : 00 揭開薄膜兩端通風降溫降濕, 16 : 00 後将兩端薄膜覆蓋壓實防夜間低溫。
② 追肥 當幼苗有 4 片以上真葉時通過滴灌帶每 667 m 2 沖施高氮高鉀型( 20-10-20 TE )水溶肥 3 kg ,沖水 1 000 kg 。 肥料的使用應符合《肥料合理使用準則 通則》( NY/T 496 )的規定。
③ 主要病蟲害 重點防治豇豆薊馬,用 60% 乙基多殺黴素懸浮劑 2 000~3 000 倍液噴殺。 及時防治猝倒病,用 60% 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 1 000~2 000 倍液。 農藥使用要符合《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要求 。
8.3 伸蔓期水肥管理
每 8~10 d 施 1 次高氮高鉀型( 20-10-20 TE )水溶肥,每次每 667 m 2 用量 5 kg ,沖水 1 000 kg 。第1 次每 667 m 2 加水溶肥 3 kg 、生物菌劑 500 g ,以後單獨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即可。
8.4 結莢期水肥管理
從初花期開始,每 8 d 左右施 1 次平衡型( 18-18-18-TE )水溶肥,每次每 667 m 2 用量 8 kg ,沖水1 000 kg 。 其中第 1 次每 667 m 2 再加入腐植酸水溶肥 5 kg 。
從初莢期開始,使用(豆角)專用葉面肥每隔5~7 d 葉面噴施 1 次,至采收期前結束。
8.5 采收期水肥管理
從始收至采收高峰期, 每次每 667 m 2 使用高磷高鉀型( 10-30-20 TE )水溶肥 10 kg 加入平衡型( 18-18-18-TE )水溶肥 5 kg ,沖水 1 000 kg 滴淋,每 5~8 d 施 1 次, 期間需使用大肥大水沖施 3~4次。 采收高峰期後,使用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高磷高鉀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各 5 kg 沖施滴灌即可 。
2021 年 4 月 2 日北海市蔬菜研究所 專業技術人員對豇豆項目進行測産
2021 年北海市蔬菜研究所開展豇豆配方施肥項目
9 植株調整
9.1 壓苗
一般整造壓苗 3~4 次,第 1 次株高 50~60 cm 時進行,第 2 次在株高 100~120 cm 時進行,第 3 次在株高 150~160 cm 時進行, 第 4 次植株封架頂時進行,每次壓苗用 30% 苯甲·丙環唑乳油 1 000 倍液進行噴霧。
9.2 整枝
植株長出第 1 花穗時,将第 1 花穗以下的側枝全部摘除,以保證主莖粗壯,第 1 花穗以上的側枝留 1~3 葉摘心,主蔓至支架頂時打頂摘心,以控制生長,并促下部側枝形成花芽。 生長中後期應注意及時摘除基部老葉,促進通風透光,減少病蟲為害。
10 病蟲害防治
10.1 防治原則
豇豆主要病害有鏽病、病毒病、灰黴病等,蟲害有薊馬、蚜蟲、美洲斑潛蠅等。 為有效防治豇豆病蟲害,堅持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做好豇豆生産工作。
10.2 農業防治
實行輪作,水旱輪作更佳,施用腐熟有機肥,減少菌源及害蟲源。控制氮肥使用,培育壯苗。及時通風,控制育苗大棚濕度。
10.3 物理防治
按照一定密度懸挂黃、藍闆,黃闆宜在行間高出植株頂部 5~10 cm 處,誘殺有翅蚜蟲、粉虱、斑潛蠅等,藍闆挂在植株中部,注意不要粘到花果,誘殺薊馬。 利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蛾類、鱗翅目等害蟲的成蟲。利用糖醋液引誘地下害蟲,集中殺滅。利用銀灰膜驅趕蚜蟲。
10.4 化學防治
豇豆主要病蟲害的化學防治方法是噴施,使用次數根據發病蟲害發生情況而定, 1 種藥使用不超過 3 次,跟其他藥輪換使用,間隔期 5~7 d 。 具體見表 1 ,農藥的使用應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規定。
11 采收
豇豆以采收嫩莢為主。 經試驗, 2021 年 1 月上旬播種, 3 月底始收,采收期 40 d 以上, 5 月中下旬結束采收,實測每 667 m 2 産量達 2 500 kg ,豇豆種植效益可觀。 采收時間以早上為宜。 外銷的豇豆采收後應及時預冷,放入冷庫或者冷藏運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