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世界真的很神奇,如果把一條蛇和一隻鵝放在你面前,你更怕哪個?估計很多人都會怕蛇吧,畢竟對我們人來說,蛇可比鵝恐怖多了。
看到蛇會躲看到鵝說不定會摸一下
不過奇怪的是,根據觀察和研究,鵝在動物圈裡竟然還是個令動物聞風喪膽的存在,難道還真是個“白切黑”?鵝在人們眼中是啥形象?在其他動物眼中大鵝是何地位?鵝的攻擊性有多強?如何發動攻擊?
談鵝色變
接下來咱們就來聊聊,為何動物們都很怕鵝,以及蛇和鵝之間“一山不容二虎”的處境,鵝的真實面貌,很有可能會超出大家的想象!
鵝在人們眼裡的樣子許多人對鵝的第一印象都停留在駱賓王的《詠鵝》中吧,其中描述的鵝有長長的脖子,潔白的羽毛,一看就是一種很溫和的動物。
鵝,鵝,鵝……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就現在的寵物市場裡,還有不少買寵物鵝的,很多人都把大鵝當成小寶貝一樣寵着。不過在養的過程中,竟然發現大鵝有兩副面孔。安靜的時候溫和得不行,一旦生氣了,看着比惡犬還兇。
寵物鵝已經成為市場新寵
确實,一些沒有在真實生活中見過鵝的人恐怕都會被詩歌裡的描述給欺騙,畢竟他們可沒有被大鵝追過呀。在興起養寵物鵝這陣風之前,許多小孩都曾被農村的“三大惡霸”吓得不敢獨自去學,走在路上不是被公雞啄,被惡犬吼叫,就是被撲棱這翅膀的大鵝追。
鵝大哥人狠話不多
所以在人們眼中,鵝有時候可愛的冒泡,有時候卻十分的兇猛。不過鵝的兇猛可不止體現在人身上,一些兇猛的動物同樣會怕它。按理說,大鵝攻擊人或許還能用人身上沒有攻擊性器官,看上去手無縛雞之力。
好鬥的大鵝
但是那些兇猛的動物,具有的攻擊性器官可是五花八門,不僅有鋒利的爪子,還有尖牙和利齒等。這些攻擊性器官随随便便應該都能把大鵝幹趴下,但是它們卻很怕大鵝,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很多動物都怕鵝我們在不少視頻中都看到過這樣的畫面,一隻鵝闖進了老虎的籠子,本來老虎還想去挑釁一下它,甚至還想把大鵝吃了。結果沒想到剛靠近大鵝,就被撲棱的翅膀吓得直接掉頭跑掉。
老虎被鵝欺負,世道變天了
這還是咱們平時見到的猛虎嗎?竟然會被一隻體型比自己小了數倍的大鵝給唬住,真是活久見了。你想這大鵝連老虎都敢兇,那其他動物更是不在話下了,什麼大猩猩啊、牛啊、羊的可都被大鵝給欺負過。甚至還委屈巴巴的不敢反擊回來,這樣的現象也吸引了很多動物學家的關注。
打遍天下無敵手
先說說大鵝給這些動物帶來的實際的傷害吧,有句老話是這麼講的“甯被狗咬,不被鵝擰”。意思是說,被鵝擰一口那可比被狗咬了還痛。
現在家裡養的鵝都是從大雁馴化而來的,中國的家鵝原本是鴻雁,而歐洲的家鵝以前則是灰雁。因此鵝屬于鳥綱目,按理來說沒有牙齒。
鵝是大雁的一種“變種”
但是掰開鵝的嘴巴就可以看到,鵝雖然沒有牙齒,但是有上中下三層像倒刺一樣的家夥,密密麻麻,形如鋸齒,看起來比一些動物的牙齒還吓人。配合上它的嘴,還有着極強的咬合力。
被鵝咬是一種酷刑
但是大鵝的“牙”還不是最可怕的,關鍵還在于它咬住了之後就不會松口,而且還會靠着它那長長的脖子,給你來一個180°的旋轉。那酸爽,可不是寫錯了作業被你媽擰了一下那麼簡單了。
修長的脖子不僅為了美觀而是秘密武器
要是被大鵝咬到,沒有過分掙紮的話,可能情況會好一丢丢,但是還是會感到鑽心的痛啊。要是被咬住了還拼命抵抗的話,那大鵝還會咬的更死,擰的更賣力。不少被大鵝擰住了的動物少不了要掙紮一番的,結果可想而知,肉都能給你擰掉一塊 。看那些被鵝擰住了脖子的雞,幾乎要奄奄一息,那大喇喇的破洞就是大鵝的傑作。
雞在大鵝面前手無縛雞之力
不過這些大鵝一般也隻是擰一些小一點的動物,大一點的動物就靠它雙大翅膀揮舞,以及它那“一米八的氣場”了。
有一種動物十分怕鵝,那就是令人類和很多動物都感到害怕的蛇。這就奇怪了,蛇吃雞和鴨的時候不是挺厲害的嘛,怎麼到吃草的鵝這裡就吓得不敢靠近了?蛇怕鵝到什麼程度?根據觀察,一般有鵝的地方根本就見不着蛇。要是把蛇和鵝放在一塊,那蛇根本都不敢動彈。
鵝克蛇
蘇轼的《仇池筆記》中有這樣一段話來描述鵝:“能警盜,亦能卻蛇。其糞殺蛇,蜀人園池養鵝,蛇即遠去。”由此可見,蛇真的很怕鵝,而且鵝的糞便甚至可以殺死蛇。
鵝的糞便中含有一種微生物——隐狍子蟲,是一種能夠引起腹瀉的寄生蟲。一些哺乳動物的免疫系統可以将隐狍子蟲殺死,所以感染後的症狀一般較輕。
隐狍子蟲病是種以腹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人畜共患原蟲病
但是蛇就不一樣了,蛇最為一種爬行動物,如果爬過大鵝的糞便,那會大面積地接觸到隐狍子蟲。而蛇體内的免疫系統不僅無法識别這一可怕的寄生蟲,而且還沒有辦法消滅它。
蛇因為爬行很容易觸碰到鵝的糞便
由于隐狍子蟲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和生存能力,因此在蛇的體内可以長久地生存。如果感染了隐狍子蟲的蛇,肚子開始腫脹,那就說明它的胃已經遭受到了猛烈的攻擊,這讓蛇會頻繁出現反刍食物的情況。
蛇被感染後就是死路一條
而這種傷害對蛇來說是不可逆的,用不了多久蛇就會死亡,要是頑強一點,那最多也就兩年的壽命。因此蛇是斷然不敢接近有鵝的地方的。
鵝為什麼具有攻擊性不少人會問,鵝到底為啥具有這麼強的攻擊性?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猜測,科學家們也給出了一些相關的解釋。就鵝的那個殺傷力十足的嘴,其實和遠古的巨鳥如出一轍,這種巨鳥就靠着大嘴來捕食大型動物,果然還是不能小看了大鵝,萬一哪天就真的返祖了呢?
令 動物界聞風喪膽的嘴
關于鵝的攻擊性,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我們小時候應該都讀過《牛和鵝》為課文。裡面講得就是牛的眼睛很大,但是卻怕人,而鵝的眼睛很小,卻敢攻擊人。
這其實和鵝的眼睛構造有關,鵝的眼睛就像凸透鏡一樣,所以鵝看很多巨大的物體都感覺很小,這就使得鵝敢肆無忌憚地仗着自己“體型大”去欺負别的動物或者人類了。
邁着六親不認的腳步
不過這種說法确實不具備科學依據,因為鵝看别的物體時,雖然會顯小,但是原本的比例并不會變。也就是說,如果在水中看自己的話,也會覺得很小。所以僅依靠鵝看物體顯小,就覺得鵝具有攻擊性的說法并不正确。
不過鵝的領地意識和性格确實是它具有攻擊性的一點原因。鵝的領地意識是家禽裡面數一數二的,它的警覺性超強,這一點也得益于它那廣角鏡頭似的眼睛。一旦有活物進入自己的領地,那它馬上就會采取行動。
這塊地盤我說了算
尤其是雌鵝在孵化幼崽的時候,那警鈴直接會加強好幾倍,有時候二話不說就開始攻擊。
鵝不像其他動物一樣,被侵犯了領地之後還會猶豫。比如狗,很多時候感覺到被侵犯的時候,都是發出嗚嗚的低吼或者狂吠來吓退侵犯者。如果侵犯者太猖狂,還會沖上去咬,但要是被敲一棒子,那立馬就蔫了。
領地意識是它們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外來侵犯
鵝就不會害怕,管它是什麼,隻要侵犯了自己的領地,就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展開進攻,絲毫不會退讓。很多動物都被它這“愣頭青”的模樣唬住,幾乎都不敢造次。
要是這個侵犯者夠勇,那也沒事,最多也就少一塊肉而已。不過要是一些不識水性的家夥被大鵝給忽悠到水裡去,那結果可能就更嚴重了。
被鵝忽悠進水的狗
怎麼樣,看了對鵝的介紹,它的真實面貌是不是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樣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