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氣轉暖,到戶外鍛煉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有些居民卻發現,家門口的健身場地,總是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是安裝過健身器材後來卻拆了,有的雖然器材還在但損壞了不少,還有的場地本身就有安全隐患。居民們希望,場地的管理方能盡快将問題解決,還大家一個更舒心的鍛煉環境。
有危險
球場存隐患 球友頻中招
下午四點,房山依山路公園内的籃球場十分熱鬧。大約二十個球友,分成四五支隊打着車輪戰。因為對抗十分激烈,籃球經常會在拼搶中被某一方打出場外。但因為球場四周沒有圍擋,每次打出界的球都要好一會兒才能撿回來,而且球還會落到泥土地裡搞得很髒。
“這裡能有個球場挺好的,但設計上實在不太合理。”球友阿龍表示,相比起沒有圍擋,這座球場還存在着更嚴重的安全隐患,容易讓打球的人受傷。
“你看球場中間有一道縫,不小心就會絆到。”一般的球場都是一整片的水泥地或者塑膠地,但偏偏在這裡,變成了兩塊大的水泥地拼在了一起,而拼接的部分就出現了裂縫。在激烈的球賽中,如果不小心腳磕在裂縫上,很容易絆到。
球場的“危險之處”還不止這些,從球場中央往底線方向看,可以發現整個場地是歪的,一側高而另一側低。阿龍表示,這種傾斜對于籃球這樣的跑跳運動影響也很大,容易在落地時受傷。
除此之外,球場還有一個幾乎被所有球友都诟病的問題,它的四周邊沿明顯比周圍的土地要高出一塊,一旦踩到高低落差的部位,很容易崴腳。正因為存在這樣的危險,場上的球員雖然對抗很激烈,但每每到了臨近邊沿的位置,都會盡量“收着勁”。但時間一長,有人還是會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而踩到邊沿受傷。一名球友表示,自己之前就因為崴腳休息了兩個月。
“這附近有七八個小區,離得近,其他球場都太遠了。”因為距離上有優勢,雖然場地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依然有很多居民會選擇來這裡打球,大家也希望管理方能對球場做進一步的改造,消除安全隐患。
記者将球友們的問題反饋給了公園的主管方房山區園林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經了解到了居民的需求,預計會在下半年對球場進行改造。
已損壞
缺胳膊少腿 器材毛病多
在朝陽區的常營體育公園,從西門進入一路往裡走,沿途可以看見面積很大的籃球場和足球場,在裡面練球的年輕人很多。再往南走一些,有一片稍小的健身區則更受老年人歡迎,下午五點左右,不少老人正在其中鍛煉。
記者觀察發現,健身區的器材一共有兩排,總共加起來有十多種,但老人們主要集中在靠裡側的一排,那裡大多是一些固定的架子,可以用來拉伸、壓腿。靠外側的一排,則是劃船器、漫步機、推舉機這樣可以旋轉活動器材,但使用的老人并不算多。
“别提了,我們也想玩,但是好多機器都壞啦。”居民于大媽就住在公園附近的小區,隻要天氣好,她就會來這片健身區練上一練,她也眼睜睜看着這片區域能用的器材越來越少,“你看這個踏步機,一個踏闆掉下來了。這個擺腿的,也少一個踏闆。這兩個往上推的,把手全沒了……”
除了明顯缺胳膊少腿的,還有一些器材雖然看起來沒問題,但也已經沒法使用。比如一個可以左右搖擺訓練腰部的鐘擺器,雖然踏闆還在,但踩上去之後發現它會卡在支撐杠上,根本擺動不了。
這些器材上都有銘牌,上面寫着安裝時間為2019年7月,也就是将近兩年前。于大媽回憶,這片場地剛修好時她就來了,剛開始器材沒出什麼問題,可到了去年夏天,器材慢慢就開始損壞了,而且越壞越多。
“有的不知道為什麼壞了,有的我親眼見過,是人為弄壞的。”在健身區中央擺着一張乒乓球台,離近一看,球台中間已經凹下去了一塊。于大媽表示,有好些小孩會在球台上蹦,家長也不管,久而久之就成這樣了。“我們也希望來健身的人能文明一些,畢竟器材都是公共的,另外也希望公園能盡快修一修。”
記者将器材損壞的問題反饋給了公園管理方,工作人員表示,這些問題已經反映給了區體育局,會有專人盡快進行修理。
器材少
環境變好了 健身卻難了
下午三點,朝陽東旭新村的圓形大廣場上,孩子們正在追跑嬉戲。負責照看孩子的,有不少上了年歲的老人,但他們很少跟着孩子一起在廣場上玩,基本都是坐在廣場邊的椅子上休息。
“這裡原來是有健身器材的,但後來全都拆掉了。”居民趙大媽表示,其實她挺願意活動一下身體,以前的器材她也經常用。但後來村裡做了環境改造,為了給綠化騰地方,器材陸陸續續都拆了。
趙大媽介紹,除了廣場旁邊,以前在村外的公交站附近也有不少器材,大家可以在等車時鍛煉身體,但那些器材也拆掉了。“村裡後來在公交站南邊的一個公廁旁邊又新弄了一小塊地方,擺了點器材,但是沒什麼人去。”
記者來到趙大媽所說的位置,果然在發現了一片健身區,但隻有一位老人在鍛煉。老人介紹,這裡離廁所太近,一刮風有味。而且這片地方面積太小,還背陰,沒什麼人願意來。
“以前村裡器材挺多的,改到這邊後,已經不剩幾個了。”記者看到,這裡的器材大約有七八種,像上肢牽引器,大轉盤還算比較常見,但也有名字叫“仰卧起坐機”的器材,記者和老人研究了半天都不知道怎麼用。器材旁邊還有一張乒乓球台,但上面落滿了灰塵,看起來已經長時間無人清理。
“其實村裡做綠化,我是挺支持的,現在環境也确實比以前好了。但拆掉的健身器材,也該再裝回來一些吧?”趙大媽表示,新安裝健身器材的那塊區域,其實并不算遠,但旁邊沒有小孩能活動的地方。現在老人很多都帶孩子,最好是能邊看孩子邊活動,所以希望能在廣場上加裝一些器材。
記者向東旭新村所屬的麼鋪村村委會進行了咨詢,工作人員表示,東旭新村的廣場有時會用作活動和排隊場地,暫時無法加裝健身器材。村裡已經了解到居民的需求,會在之後讨論研究。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莫凡
編輯 匡峰
流程編輯 劉偉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