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古代穿小鞋的過程

古代穿小鞋的過程

時尚 更新时间:2025-02-05 05:07:14

古代穿小鞋的過程(古代鞋尖上的秘密)1

古代穿小鞋的過程(古代鞋尖上的秘密)2

作為人類最早穿鞋的民族之一,中國古人曾經創造過非常豐富的鞋文化。穿草鞋往返一趟後,便脫下來看鞋底、看鞋尖、鞋中和鞋跟的磨損情況,看哪一段先被磨爛,哪一段堅實無損,以此預測她一生中的禍福。

作為人類最早穿鞋的民族之一,中國古人曾經創造過非常豐富的鞋文化。其中,有許多“鞋尖上的秘密”,更是讓人意想不到。

古人穿鞋不分左右腳

鞋子分左右腳,這是現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識。但如果時光能回到100年前,鞋子分左右腳,還是頗為另類的現象。分左右的鞋子,古代稱之為“運腳鞋”,古人是不穿的,在幾千年的時間裡,古人穿鞋始終不分左右。

古代穿小鞋的過程(古代鞋尖上的秘密)3

左右不分的鞋子是不是很難穿?非也!古代制鞋的材料大多非常柔軟,如草鞋、麻鞋,即使用動物皮也處理得很柔軟。而且,古人穿的鞋子做得相對寬松,尺碼比較大,不會有穿不上或是磨腳的現象。有意思的是,古代鞋子不講尺碼,隻說鞋号,稱“腳第幾”。

雖然鞋子不分左右,但古人買鞋還是講左右的。試鞋時,一般會先伸左腳,隻要左腳能穿下,右腳就不用試了。這是因為,人的左腳一般比右腳稍長一些,這與手剛好相反。在古代,還有人也因左腳畸長而出名,如楚國的宰相孫叔敖,《荀子·非相篇》中便記其“長左”。

因為鞋子不分左右,古代制鞋用的鞋楦隻有一隻。其實,鞋子不分左右國外亦然,西方鞋子分左右距今也不到200年的時間,出現于1818年的美國。中國第一雙分左右的皮鞋,誕生于1876年,由上海浦東人沈炳根試制成功,可見穿鞋分左右的曆史很短。

古代穿小鞋的過程(古代鞋尖上的秘密)4

不分左右的鞋子又叫“正腳鞋”,也叫“直腳鞋”。古人的鞋子為何不分左右?可能與古代人忌諱穿顔色、款式不一的“鴛鴦鞋”有關。在古人眼裡,兩隻鞋必須一模一樣,兩隻不一樣的“鴛鴦鞋”則被視為不潔,這與現代前衛一族有意穿之,以顯時尚,完全不同。

與官匪都有勾結之人在民間俗稱為“黑白兩道”,其來曆便與“鴛鴦鞋”有關。古代鞋履等級區分嚴格,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連所穿鞋子的顔色都有嚴格規定。

對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影響極深的北魏孝文帝曾在“服制改革”中規定,鞋履的顔色“士卒百工無過綠、青、白;奴婢侍從無過紅、青,犯者問斬”。而對做買賣的生意人,西晉朝廷則規定,凡市儈必須一腳穿白鞋,一腳穿黑鞋,這種鞋就是“鴛鴦鞋”。

古代穿小鞋的過程(古代鞋尖上的秘密)5

這種一雙鞋分黑白兩隻的現象,古人稱之為“黑白兩道”。由于有些商人多侫,喜官商勾結,關系複雜,進而衍生出了現代含義的“黑白兩道”。

古代鞋頭都有高高的“鞋翹”

古代穿小鞋的過程(古代鞋尖上的秘密)6

古人雖讨厭鴛鴦鞋,但不讨厭鴛鴦。鴛鴦被視為“愛情鳥”,在鞋上繡鴛鴦一類飛禽圖案做裝飾的現象并不鮮見。特别是漢唐以後,婦女常用鴛鴦圖案裝飾鞋履,成為潮流。唐代詩人令狐楚在《雜曲歌辭·遠别離》一詩裡即說:“玳織鴛鴦履,金裝翡翠簾。”這裡的“鴛鴦履”并非顔色不一的鴛鴦鞋,而是一種做工精細、在鞋頭繡有鴛鴦的精美女鞋。除了繡鴛鴦,還有的在鞋頭上繡鳳頭、雀頭、伏鸠等圖案,相應稱為“鳳頭履”、“雀頭履”、“伏鸠頭”等。這些鞋的共同特征是鞋尖翹起,古人稱之為“鞋翹”。

鞋翹設計雖然不是中國獨有,卻是中國古鞋的代表性特征。古代男鞋女鞋都是翹頭,區别一度“男方女圓”。鞋翹設計早在上古時已出現,到漢代出現了革命性的履頭絇分歧設計,即所謂“歧頭履”。湖南長沙馬王堆一号漢墓、湖北江陵鳳凰山168号漢墓,都曾出土過雙尖翹頭的歧頭履。此後,即便是草麻質地的鞋子也會設計出高頭鞋翹。隋唐時期,女鞋的款式變化主要在鞋頭上,或圓或方或尖,或分為數瓣,或增至數層,但均是高頭鞋翹設計。

古代穿小鞋的過程(古代鞋尖上的秘密)7

鞋翹的設計相當講究,如較為高檔的高頭雲舄,以白布為鞋,青布作高,挽雲頭鞋面,以青布作條左右分置,每邊橫過六條,象征十二月。

即使五代以後出現了“三寸金蓮”,即裹腳女性所穿的尖頭小鞋,也沒有放棄鞋翹設計。古人為何在意鞋翹?裡面的道道很多。首先,鞋翹與鞋底系一體,這樣鞋底與鞋幫便不易開裂,耐穿;再者,古人多穿裙袍,鞋翹能托住裙邊,不會踩在鞋底而跌倒。實際上,鞋翹設計還包含古人樸素的良好願望,穿上鞋尖高高的鞋子,是不是“步步高升”?還有,鞋翹設計和古屋頂上翹的建築設計實系一個理念,使鞋子輕盈風格變得突出。

古代穿小鞋的過程(古代鞋尖上的秘密)8

古代窮人借衣服穿并不少見,但鮮見的是“借鞋”,即所謂“借衣不借鞋”。這是因為鞋子太便宜,草、麻都可以用來做鞋,沒有借的必要。所以,古代的草麻鞋别稱叫“不借”。

古代女性熱衷“鞋蔔”

古代穿小鞋的過程(古代鞋尖上的秘密)6

古代穿小鞋的過程(古代鞋尖上的秘密)10

鞋在古代還是一種占蔔工具,即所謂“鞋蔔”。鞋蔔,在今天看來屬于一種迷信,但古人頗為熱衷。至于古代怎麼用鞋子來占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占法。

用鞋占蔔或與纏腳有關,是流行于古代女性中間的十分獨特的占蔔形式,女人常用它來預測她們的丈夫或情人何時回來、是否回來。鞋蔔是兇是吉,是好是壞,要看鞋頭和鞋口的朝向。

鞋蔔在少數民族中間也很流行。廣西瑤族過去有一種“合鞋”的訂婚儀式,其實也是一種鞋蔔:男女雙方有意後,回家各做一隻木拖鞋,如能配對,則合天意,否則不合。

貴州新娘的“試鞋蔔婚”更典型。過去苗族姑娘出嫁時一定要穿草鞋,這不是沒錢買好鞋,而是要試鞋蔔婚。選出一把又長又白的“糯米草”,請寨裡那些父母健在、兒女滿堂的人,給自己打出一雙草鞋,出嫁時便穿着這雙草鞋去夫家,回門時則穿這雙草鞋回娘家。穿草鞋往返一趟後,便脫下來看鞋底、看鞋尖、鞋中和鞋跟的磨損情況,看哪一段先被磨爛,哪一段堅實無損,以此預測她一生中的禍福。

感謝原著作者

文章與圖片 網絡轉載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 請及時聯系處理 (删除發表文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