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6篇古文字字珠玑讀完一生受益

6篇古文字字珠玑讀完一生受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2:53:17

6篇古文字字珠玑讀完一生受益(每天一篇小古文1)1

6篇古文字字珠玑讀完一生受益(每天一篇小古文1)2

斷句及注釋譯文:

刻舟求劍

楚人/有/涉江/者,

涉:本指徒步過河,此指乘船渡河。

有一個渡江的楚國人,

其劍/自/舟中/墜于水,

自:從 墜:掉下

他的劍從船上掉進水裡。

遽/契/其舟,日:“是/吾劍/之/所從墜。”

遽:急忙,立即。 契:用刀雕刻。是:這兒

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掉劍的地方刻了一個記号,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求:尋找。

船停以後,這個人從船沿所刻記号的地方下水找劍。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

行:前進 船已經向前行駛了很遠,而劍卻不會和船一起前進,

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亦,也 像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賞 析

劍落水中隻會沉底,這是普通常識。船走遠了,還要在船底下找那早掉下水去的劍,真是愚蠢可笑。假使船是靜止的,劍沉水底,在船的落劍處刻上記号順着記号下水找劍,自然有可能找到。無奈劍沉水底就不動了,船卻在不斷移動。這個客觀事實沒在求劍的人的頭腦裡得到反映。他一心以為劍從哪裡落下去,就從哪裡去找,必能找到。他的認識同客觀事實不一緻,結果自然隻有失敗。用這樣一個比喻來諷刺死抱着教條的人,非常有力。

這則成語包含着兩層道理。一層是,人的思想認識如果不符合客觀實際,就不會把事情做成功。另一層是,客觀實際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果把陳規舊章當成解決新問題的法寶,也要鬧笑話。作者這種思想是樸素的唯物思想,辯證思想。

道理啟示:

刻舟求劍的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不能憑主觀做事情。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展的事物,必将導緻錯誤的判斷。

刻舟求劍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變通的人。

創作背景

《刻舟求劍》出自《呂氏春秋.察今》,《察今》是戰國時期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創作的一篇散文。闡述了應當明察當今形勢,因時變法,不宜拘泥古法的道理。以發展的觀點向秦國的統治者說明,法令制度的制定應從當時的社會實際出發,并随着客觀形勢的變化而與時俱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