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友們好,我是江南養魚人。
這篇文章和魚友們分享一個三無原生青鳉魚缸的開缸、造景過程。不用過濾,不用魚缸燈,不用氧氣泵,完全原生狀态。這個景水陸結合,計劃是養青鳉魚,也可以養小水陸龜,或者小溪螃,以及河蝦、泥鳅、螺蛳、河蚌之類,模拟原生狀态,根據自己的喜歡自由搭配,但是不能養太多,太多了水質承受不了。
先放成品給魚友們看:
這是7月19日晚,開缸第二天之後的狀态,水很清,保濕情況很好,赤玉土是潮濕狀态。
自我點評一下哈:陸地部分其實還可以多放些石頭和沉木,做出起伏的坡度,那樣更有陸地的感覺,但是因為想養烏龜和螃蟹,放了石頭的話,烏龜和螃蟹一定是會沿着石頭越獄的,所以我就沒有在陸地部分再造複雜的景,隻簡單放了幾塊山水石,搭配些植物。
魚友們可以在陸地部分繼續造景,這樣會更加出彩。我這個缸,作為彌補,打算種小葉霹靂和黃金過路黃,讓一部分藤蔓伸展到水中,這樣水陸的銜接就自然了,同時也利用植物的吸收能力達到淨水目的。
本來買了短絨苔藓,準備覆蓋住裸露的赤玉土,但是非常遺憾,物流太慢,我收到貨之後又因為忙,沒有及時處理苔藓,導緻苔藓失水幹枯了,所以魚友們就看到那些裸露的赤玉土。不過我想了想,不種苔藓也好,給植物留出足夠的蔓延生長的空間,讓它們自由生長,後期出來的景色會更加自然,更可以期待。我會為魚友們及時更新,魚友們可以點個關注,方便看到這個缸後期的變化。
還有一些紅網紋草,那個很好看,但是也在運輸過程中挂了。植物部分還是少了,以後再補種。
浮萍的種類,略少,不過冬天浮萍養不活,所以也不打算再添加了,水芙蓉太大了,放在這個缸裡不協調也不好看,暫時放在缸裡養水,放魚之後會把水芙蓉拿走。
水陸區隔的石頭,發泡劑看得比較明顯,不過等過路黃和小葉霹靂蔓延下來之後,會遮蓋掉。或者在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縫隙裡種些蕨類植物或其他挺水植物,這樣既可以遮蔽發泡膠,又非常好看。
所以,這個景目前其實不算完成,最後完成它的,是大自然,是時間,是植物生長的力量。
接下來展示素材:瓷缸:這個瓷缸是我之前養金魚用的,算就地取材,其實不算特别理想的容器,最好是土陶缸——以前鄉下盛放糧食、鹽鹹肉的陶缸,不過需要敞口的,深度最好不要超過45厘米(如果太高,就多墊些石子和底砂,或者用紅磚墊高也可以)。土陶缸更樸素、古拙,更接近原生狀态,更有韻味。土陶缸吸水性也好,缸沿可以種苔藓和蕨類植物,很好看。據說透氣性也比瓷缸好,這個我沒有考證過。如果魚友們現買,那麼首選土陶缸。
我這個瓷缸的尺寸是高度45厘米,上口最寬的部分直徑是65厘米。缸的大小可以參照我這個,挺合适的。
瓷缸,顔色白,沒有土陶缸好
底砂:打底用,一可以培養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二可以墊高水位,三是作為石頭的緩沖墊。
我用的是細的溪流沙和河沙,用小石子、小溪流石、生化棉、網格闆代替也可以。如果缸淺,不用打底也可以。
底砂一定要洗幹淨,否則非常渾水
石子:大小不一的石子,覆蓋在細沙上面,主要的作用是在換水、抽底時不會吸到細沙,不會揚沙,方便維護。
同樣需要洗幹淨
大石頭:我用的是鵝卵石和溪流石,陸地部分造景後來又用了三塊山水石。找到合适的就用,沒有特别講究,最好是整體保持統一。用大石頭來做水陸之間的區隔的,相當于自然界中的堤壩或壘砌在岸邊的石頭。
50骨架膠、幹發泡劑:作用是把石頭暫時固定在一起,以免在壘砌的時候倒掉,因為石頭要壘出一定的高度,需要好幾塊石頭壘疊在一起。如果沒有幹發泡劑,可以用衛生紙、煙蒂、生化棉、石粉等粘合介質代替,反正用50骨架膠把石頭粘牢就可以了。或者用雲石膠也可以。
當然,如果你的功夫夠好,找到合适的石頭,保證石頭不倒,那也可以不用這些,壘好石頭之後直接用發泡劑固定就可以了。
發泡劑:水族專用的發泡劑,我用的是褐色的,顔色和石頭接近就可以了。作用是把石頭連成整體。
火山石顆粒:用了三包,9千克(18斤),墊底用的,火山石顆粒空隙發達,吸水、透水,而且淹沒在水中不會粉化,不會渾水。另外火山石顆粒比較輕,不會因為分量重,讓壘起來的石頭倒塌。
如果沒有火山石顆粒,可以用輕石替代。但是輕石孔隙不多,沒有火山石顆粒好,火山石顆粒發達的孔隙可以起到培養硝化細菌的作用。
大小1-3厘米都可以
當然,在沒有水流循環的情況下,這些硝化細菌的數量是非常有限的。三無缸,要想維持良好的狀态,主要還是依靠勤換水、少喂食、少放魚、養小魚、多種植物。
對了,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光照、光照、光照!!
植物生長,沒有光照是萬萬不行的,所以你們看,我把這個缸擺在陽台,讓自然光充分照到它。如果沒有這個條件,那就隻能配一盞魚缸燈了。
赤玉土:用了差不多2斤,用來種植陸生植物,是陸生植物的介質,赤玉土不混水,自帶的營養可以維持植物生長很多年,不需要再額外施肥,後期維護方便。
植物:水上植物為小赤楠、金錢菖蒲、福祿桐、銅錢草,後期打算在石頭的縫隙裡種植一些蕨類,在赤玉土上補種小葉霹靂、黃金過路黃、姬虎耳等。水下植物為小水蘭、金魚藻。水面是浮萍和水芙蓉。
幹水苔:這個特别說明一下,最好在火山石顆粒和赤玉土之間再鋪2厘米左右厚的幹水苔,幹水苔的保濕性非常好,可以吸水保濕,為赤玉土提供水分。我因為水位比較高,所以沒有放。
接下來說造景過程:第一步:鋪設打底的底砂。
我鋪了大約5厘米厚。
第二步:壘石頭,并用50骨架膠和幹發泡把石頭聯結起來。
石頭我差不多壘砌在中間的位置,把魚缸的空間一分為二,一邊養魚,一邊種水陸植物。石頭壘砌的高度低于缸口10厘米左右。
第三步:用水族發泡劑填滿石頭的縫隙。
讓石頭牢固地連成一個整體,類似于一個堤壩,石頭和魚缸壁之間也要打上發泡劑,這樣堤壩就不會倒。填滿發泡劑之後,需要耐心等待發泡劑幹。
幹了之後,把過多的發泡劑去除掉,對發泡劑進行修整,為了讓發泡劑看上去比較自然,可以先用刀在幹發泡劑上劃一個口子,然後用手直接去撕發泡劑,這樣撕出來的比較自然。
發泡劑盡量打滿,粘牢固
第四步:在養魚的一邊鋪上小石子,用小石子蓋住細沙。
沒用細沙打底的話,小石子可以遮住缸底,讓景看上去自然、接近原生的樣子。
第五步:在種植物的那一邊先放火山石顆粒。
火山石顆粒的高度差不多就是水位的高度,所以要看你想放到什麼水位,就把火山石顆粒放到什麼位置,但是火山石顆粒擺放的位置一定要低于石頭的高度。
如果想在陸地部分繼續造景,那麼可以用火山石顆粒堆出坡度,再用石頭造景。
第六步:在火山石顆粒上填充赤玉土。
赤玉土的高度差不多石頭的高度。有幹苔藓的話先在火山石顆粒上鋪2厘米厚的幹苔藓,然後再放赤玉土。
在赤玉土上還可以适當擺放些小石頭,對石頭造景進行調整和修改。
第七步:種植植物。
把小水蘭和金魚藻種在養魚的一邊,用小石子把根固定好就可以了。陸上部分,在赤玉土裡直接種植物就行了。
種植植物最好高低錯落,遠近呼應,前低後高,矮的植物(比如:金錢菖蒲)種在前面,高的植物(比如:小赤楠)種在靠後的位置,喜水植物種在水邊。
最後,放滿水,放上浮萍,就大功告成了。
放水時要輕一點,不要暴力操作,破壞了造景,還會把水弄混,可以沿着魚缸壁或者石頭慢慢倒水,或者用塑料袋或生化棉緩沖一下水的沖擊力。
這是2022年7月17日完成之後的樣子:
水略微渾濁
這是7月19日水沉澱、造景稍微調整之後的樣子:
植物的狀态不是太好,水清了。
在陸地部分造了景,用了山水石,直接放在赤玉土上面。換了一部分水,因為素材都是新的,造景用了骨架膠和發泡劑,擔心有毒物質析出。繼續養水中。
好了魚友們,這個造景就分享到這裡,如果對你有用,請點贊鼓勵一下,我會繼續為魚友們更新這個缸的後續狀态和其他造景。
全文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